在当今信息时代,芯片技术无疑是我们生活中的“隐形英雄”。从你拿在手中的手机、电脑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智能设备,都离不开芯片的支撑。芯片是信息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每一次工艺的革新都像是给全球科技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推动着世界向前发展。
无论是人工智能、5G通信,还是自动驾驶、物联网,芯片技术都是推动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动机”。芯片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动整个科技产业的变革。有一家公司,它在芯片技术领域可谓是“掌握着话语权”,那就是ASML。这家公司研发的EUV(极紫外光)光刻机,被誉为“芯片制造的灵魂”,它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生产设备之一。前段时间,ASML公司公布了他们的EUV光刻机路线图,透露了芯片制造背后的一些秘密。这一发布,让科技界的关注度再次飙升,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未来芯片技术的演进方向。ASML的EUV光刻机就像是现代芯片工艺的“点金手”,它能够通过高精度的光刻技术,让芯片在更小的尺寸上“画”出更复杂的电路图案。这项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芯片工艺的更大突破,进而推动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说芯片技术是一门艺术,那么芯片工艺的命名就像是这门艺术的语言。从最初的简单命名,到如今的复杂多变,芯片工艺的命名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最早,芯片工艺的命名方式非常直接,它与晶体管栅极的长度直接挂钩。比如,某个芯片工艺被命名为“90nm”,就意味着它的晶体管栅极长度大约是90纳米。随着技术的进步,芯片的制造工艺逐渐突破了“栅极长度”的限制,命名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记得在2007年,芯片工艺的命名标准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那时的28nm工艺芯片,虽然晶体管的栅极长度已经缩短到大约70nm,但它的命名依然是28nm。到了28nm工艺时代,芯片的制造工艺遇到了一些瓶颈。由于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单纯依赖晶体管栅极长度来命名已经不再那么精确了。于是,芯片行业开始采用“等效工艺命名”的方法,芯片的命名不再严格依照某一单一的技术指标,而是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芯片命名变得更加混乱了。不同的晶圆厂根据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为同样的工艺起了不同的名字,导致同样尺寸的芯片在不同的厂商之间有着不同的命名方式。台积电的7nm工艺,其实对应的金属半节距大约是27nm,而3nm工艺则对应大约22.5nm。3nm并不指芯片晶体管的实际大小,而是指芯片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达到了与3nm相当的水平。如果说芯片工艺的命名让人眼花缭乱,那未来的芯片技术发展绝对值得我们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芯片工艺将会更加先进、高效,甚至可能突破我们目前的想象。
英特尔总裁早都说过,比手机soc的7nm,5nm根本没有意义,命名方式不同而已,其实和英特尔的27nm,20nm能效一样。英特尔cpu才到14nm,才是真正的14nm。可以去看一下英特尔总裁的采访。
天天造谣就是自媒体的职业。
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人家写的是等效3nm,重点在于等效两个字
佩服小编,有小编在,我们世界第一
华为吹牛逼绝对遥遥领先
马上到头了,到时候和天气一样吗,零下多少纳米?!
华为最牛逼中国最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呲牙笑]
少编一天能死哇[得瑟]
如果真是物理距离两纳米芯片会短路
我就喜欢英特尔这种死鸭子嘴硬的性格。AMD7840hs集显本真香2650块,用了后感觉以前英特尔2000多的笔记本都她妈什么玩意儿。
没有新突破的同时,现在都在追求新架构以提升性能和能效
5G还不如2.5G。
没毛病啊,现在的工艺就是等效而已。要不当年因特尔会14++++了那么多年啊。就是因为这个宽度下不来啊。
就像女人,明明六十多了,依然说是18岁,问就说是心态[汗]
奇技淫巧而已[呲牙笑]
以前的纳米指的是晶体管大小,现在的纳米指的是晶体管之间的格栅[笑着哭][笑着哭]格栅距离缩小了确实能增加晶体管的数量但是散热就会变差,漏电率也会增加。那些所谓的突破也是字面突破,因为光刻机决定了晶体管的纳米数,14纳米的光刻机就只能造14纳米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