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2年入伍,4年后提干当排长,33岁由“副团科长”职位转业

梦碎无痕 2024-08-02 12:46:45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1950年,陈国强出生在一个位于北方偏远山村的小村庄里。村子不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靠种地为生。陈国强的父母在他五岁时就因病去世,留下他和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祖母虽已上了年纪,但对陈国强的抚养毫不含糊,她常常一边拉扯着他长大,一边对他说:“国强啊,你得记住,不管生活多难,都不能放弃,咱家没人了,可你还在,咱就还有希望。”

在祖母的严格教导下,陈国强从小就懂事早熟,明白生活的艰辛。每天天不亮,他就和祖母一起去地里干活,放牛、砍柴样样不落。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陈国强渐渐培养出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

到了1972年,陈国强22岁了,正值壮年。村里传来消息,说政府正在征兵。这消息点燃了陈国强心中的热血,他渴望走出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他对祖母说:“奶奶,我想去当兵。那不仅能为国家出力,还能改变咱们家的命运。”

祖母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去吧,孩子,奶奶支持你。只是记得,无论在哪里,都别忘了自己的根。”

带着祖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陈国强毅然报名参军。他被分配到南方的一个部队,刚到部队的日子里,陌生的环境和严格的训练并没有让他退缩。相反,他越发觉得这是一个锤炼自己、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每天清晨,他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到训练场,扎实地完成每一项训练任务。

很快,陈国强的努力引起了连队长的注意。一次连队的战术演练中,陈国强出色的表现让连队长刮目相看。演练结束后,连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小陈,干得不错!有点当兵的样子。”

陈国强憨厚地笑了笑,回答道:“连长,我只是想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

从那以后,陈国强的名字开始在连队里传开,他也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班长。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是他多年努力的回报。

在部队里,陈国强结识了来自同一个省的战友李建国。李建国与陈国强性格迥异,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尤其擅长和人打交道。两人虽性格不同,但在一次次的训练和任务中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两人在闲暇时聊起了各自的家乡和家人。李建国开玩笑地说道:“国强啊,你这性子可真沉稳,我说句话你都要想半天才回我。”陈国强笑了笑,回道:“你啊,就是嘴皮子利索,啥都能聊。不过,有你这样的战友,日子也不那么单调了。”

李建国哈哈大笑,拍了拍陈国强的肩膀,“咱俩正好互补,你稳重,我活跃,正好是一对好搭档。”

自此,两人成为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不仅在训练中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常常一起完成艰难的任务,彼此之间默契十足,逐渐在连队中小有名气。

2

1976年,陈国强所在的部队被派往边境地区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当时,边境局势紧张,随时可能爆发冲突。作为班长的陈国强深知这次任务的危险性,他对战友们说:“大家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这次任务不简单,咱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半点马虎!”

李建国笑着拍了拍陈国强的肩膀,“老陈,你放心吧,有你在,我们这些兄弟们一定不会掉链子。”

随着任务的进行,情况变得越来越紧张,战火在边境线上骤然爆发。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敌方的火力异常猛烈,情况危急。陈国强眼见着前方的防线即将被突破,便毫不犹豫地带领着自己的班冲上前去。他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鼓励着身边的战士们,“兄弟们,顶住!我们不能让敌人突破防线!”

就在这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陈国强掀翻在地。他强忍着耳边的嗡鸣声,迅速爬起来,环顾四周,发现李建国正带领着另一队战士顽强抵抗。然而,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强,李建国所在的区域被密集的炮火覆盖。陈国强大声喊道:“建国,小心!”

可是,李建国还是没能躲过这致命的一击,他倒在了血泊中。陈国强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将李建国抱在怀里,痛苦地喊着他的名字:“建国!你醒醒,建国!”

李建国睁开了眼睛,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老陈……我这次怕是不行了……你……一定要替我……照顾好战友们……还有……我的家人……”

陈国强眼眶湿润,哽咽着答应道:“放心吧,我一定会的……我一定会照顾好大家,完成我们的使命!”

李建国的手慢慢垂下,永远闭上了眼睛。那一刻,陈国强感到心如刀割。他将李建国的遗体小心地放下,起身继续指挥战斗,直至战斗结束。虽然他们最终守住了防线,但李建国的牺牲却在陈国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战斗结束后,陈国强因为在这次任务中的英勇表现被破格提拔为排长。然而,他心中的愧疚和责任感却愈加沉重。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营帐外,想着李建国临终前的嘱托,默默地流泪。

成为排长后的陈国强更加严于律己,对战士们却格外宽容。他深知作为排长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带领战士们完成任务,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他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吃饭、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排长,您怎么总是这么关心我们啊?”有一次,一名新兵忍不住问道。

陈国强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咱们都是一家人,照顾好你们,是我的责任。”

在他的带领下,全排战士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大家对他既敬佩又感激,都说“有陈排长在,咱们心里就踏实。”

1983年,陈国强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副团科长。这本应是个喜讯,但对于陈国强来说,这个职务带来的压力却远不止于此。随着职务的提升,家庭与事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他的妻子王秀云开始对他频繁的工作表现出不满。

“国强,你整天忙着工作,家里的事情你都不管了,孩子的教育你也没时间过问,这日子怎么过啊?”王秀云忍不住埋怨道。

陈国强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知道对不起你们,可是部队里的事情太多了,等我忙完这阵子,一定多陪陪你们。”

但这样的承诺一再被打破,夫妻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陈国强在军旅生涯与家庭生活之间陷入了痛苦的两难境地。

3

1984年,陈国强在经历了多年的军旅生涯后,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转业。他深知这是对家庭的一种弥补,也是一种责任的承担。33岁的他,离开了伴随了自己12年的部队,回到了地方工作。这一决定虽然让他告别了热爱的军营生活,但也让他得以重新审视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转业后的陈国强被分配到地方的一家国有企业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初来乍到,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工作内容,他依然保持着在军队中养成的严谨作风和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他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处理事情果断、干练,得到了同事们的广泛认可。

“陈哥,你可真是我们的榜样啊,这么敬业!”办公室里的年轻同事常常这样夸奖他。

陈国强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当兵的人嘛,干什么事都要认真负责。你们年轻人也是,这份工作不仅是糊口的饭碗,更是咱们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

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企业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陈国强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这让他在新的岗位上迅速站稳了脚跟。

然而,事业上的顺利并不能完全弥补他对家庭的亏欠。妻子王秀云对他转业后的表现既欣慰又有些生疏,毕竟多年分隔两地的生活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一些裂痕。每当夜深人静时,陈国强总是想起过去那些在部队的日子,以及自己与王秀云之间的矛盾。

有一次,陈国强下班回家,发现王秀云正在厨房里忙碌。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他忽然感到一阵心酸,走过去轻轻抱住了她。王秀云微微一愣,随即轻声问道:“怎么了?今天你怎么突然这么感性?”

陈国强低声说道:“秀云,这些年我亏欠你和孩子们太多了,今后我一定好好陪着你们,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王秀云叹了口气,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看着他,眼中泛起了泪光,“国强,我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我也不怪你。只要你能多陪陪家里,我就满足了。”

这次真挚的对话让夫妻之间的隔阂渐渐消散,王秀云也逐渐理解了陈国强在军队中肩负的责任。她看到陈国强对家庭的重视和努力,心中的怨气也慢慢化解。两人开始更多地沟通交流,夫妻关系也因此得到了修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国强在地方工作中愈发得心应手,他不仅帮助企业在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带领团队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家庭生活也在他的努力下逐渐步入正轨,孩子们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更加刻苦,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个周末的下午,陈国强终于有了空闲,带着全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步。夕阳的余晖洒在一家人身上,王秀云挽着他的胳膊,孩子们在前面欢快地跑着,笑声在公园的每个角落回荡。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陈国强感慨万千。

“秀云,能和你们在一起,我真的很满足。以前我总觉得工作重要,但现在才明白,家人更是不可或缺的。”陈国强轻声说道。

王秀云依偎在他身边,温柔地回应道:“有你在,我和孩子们也很满足。无论以前经历了什么,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足够了。”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映照着一家人幸福的笑脸。陈国强知道,过去的种种都已成为历史,而现在,他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上,让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得以延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