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发展轨迹出发,浅析明朝厂卫衙门的不同作用

傲云历史谈 2024-05-30 02:25:45

想到明朝,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么一个场景:月黑风高的一个凄凉夜,冷风吹下枯树的叶子,一个身穿飞鱼服拿着绣春刀的锦衣卫,飞檐走壁,刹那间取下某个贪官的人头。当然了,这种情形基本上只存在于影视作品,真实的历史场景和这些肯定有不少的差距。

提到明朝特务机构,不少人就会第一时间想到锦衣卫东厂等影视剧形象,那么,这些特务机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都深深打上了明朝的烙印呢,为何前代与后代,都在明面上没有如此恐怖的部门呢?

锦衣卫影视形象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然需要了解明朝的这些个特务机构的一个共同名称:“厂卫制度”。什么叫做“厂卫制度”?厂指的就是东厂和西厂,卫指的就是锦衣卫。这三大机构就共同构成了大明朝令人闻风丧胆的“厂卫制度”。

锦衣卫的发展史

先说这个锦衣卫,自打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因为对下面这些官僚的极大不放心,所以制定了非常严苛的律法来约束他们——贪污五十两银子就剥皮实草。在朱元璋看来,如此严峻的法律之下,应该会政治清明,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官僚们还是前赴后继的朝着腐败这个大坑里面跳,朱元璋杀了一批又一批,但总是斩不尽杀不绝,加上这个时期又遇到了胡惟庸谋反一事,本来就对官僚队伍极为不满的朱元璋,此后对官僚们更加不信任了。

在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身边聚起很多知根知底的亲军侍卫,于是朱元璋打算重用这些“体己人”,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人远比官僚们靠谱,尤其是主管刑狱的刑部以及大理寺这帮官僚,屁股早就不知道歪到哪儿去了。

朱元璋

锦衣卫就这样被朱元璋搞起来了,在朱元璋看来,只要对官僚的威慑力足够大,官僚就迟早会胆寒,天下这么多人,杀几个官僚根本影响不了什么,毕竟想做官的人多得是。于是朱元璋肆无忌惮的派遣锦衣卫坐探和密探去监察百官,所谓“坐探”就是光明正大的在政府办公衙门直接监督官僚;至于“密探”,则是偷偷摸摸的潜入官僚家中,或乔装为佣或为梁上君子,将官僚的私家之事一应报至皇帝案头。

明初著名学者,同时也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就曾被锦衣卫全方面无死角的观察过,就连昨日吃的什么菜,有几双筷子都被锦衣卫汇报的清清楚楚。

一旦被锦衣卫抓到把柄,可以不经大明律以及三司会审就直接抓捕,抓捕之后就是各种酷刑,直教人求死不能求死不得,不管昨日还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一旦被锦衣卫拿住,不但要沦为阶下囚,而且要遍尝酷刑之威,攀咬无数同僚,直到皇帝御批处理方法,总之,断然是十死无生。

朱元璋后来上了年纪,总算是觉得锦衣卫越来越残暴了,实在是有伤天和,同时为了重新加强“大明律”的权威,正式在南京焚毁锦衣卫的各类刑拘器具,锦衣卫暂时的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明朝厂卫

永乐中,尽戮建文诸臣,怀疑不自安,始设东厂,主刺奸。”靖难之役之后,锦衣卫重新被朱棣启用,由于朱棣是篡位,所以民间朝廷私下议论的人很多,还有很多建文帝的忠臣一直在各地发起抵抗,朱棣重启锦衣卫,再次掀起大狱,并且给予了锦衣卫更多的特权,范围也从洪武年间的官僚队伍扩大到了皇亲贵族,在血腥至极的手法之下,朱棣的统治稳固了,皇权却又开始受到了挑战——锦衣卫实力过强,锦衣卫都指挥使居然敢当着朱棣面玩“指鹿为马”的戏码。

东厂的发展史

朱棣明白自己不是秦二世,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也远远达不到赵高的水平,可就是这样,那些衮衮诸公,居然就真的沉默了,由此观之,锦衣卫确实需要严加提防,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在历朝历代都被轻蔑的一类人身上——宦官。

在朱棣的操作下,几个宦官打响了反抗锦衣卫暴政的第一枪,作为替死鬼的都指挥使自然是首当其冲的被举报谋反,然后走的依旧是锦衣卫最熟悉的“不经三司会审就定罪处死”的套路。

永乐十八年立东厂命内官一人主拨锦衣卫官校剌虎戋大小事情。

那些宦官就此踩着锦衣卫都指挥使的血和头颅,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这帮地位低贱的人一旦拥有了皇权特许的特权,将会爆发出怎样令人恐惧的实力呢?

明朝太监形象(剧照)

东厂是他们的组织,他们这些宦官明明干着陷害忠良的事情,他们却在东厂里面供奉着岳飞岳武穆,这可不是黑色幽默,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东厂自打成立起,就起到监督制约锦衣卫以及文武百官的重要作用,所以它的权力更大,能造就的破坏力也就更大。

东厂在朱棣手上的时候尚能掩藏獠牙,与锦衣卫旗鼓相当,等到朱棣的重孙明英宗继位的时候,权力的天平第一次失衡,东厂这股势力因为太监的特殊身份,得到来自的皇权的特别眷念,因而地位水涨船高,锦衣卫在它面前犹如腐萤之光,很快就几乎成为了东厂的下属机构——锦衣卫的力士当中几乎九成九都是东厂的探子、锦衣卫的百户千户若干得好,才有机会呢成为东厂番子。当时的东厂有多跋扈?在当时的京城,东厂几乎等同于皇帝,动辄就将富户拷打至死、将官吏威逼到胡乱攀咬,而天子脚下竟然无人敢管。

朱棣

到了正德年间的刘谨手上的时候,东厂势力更是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有一次,因为宫里一个柱子上被贴了辱骂自己的条子,暴怒的东厂刘谨马上命令文武百官全部跪在门口,因为是大夏天,天气很热,很多官员因此中暑而亡,但是刘谨依然不满意,直到案子被破,原来是另一个宫里的小宦官张贴的一个条子而已,文武百官这才得以回家休息。当时的人纷纷称刘谨就是“立皇帝”。

西厂的发展史

与锦衣卫和东厂都不同的是成化年间的西厂,西厂论起历史悠久程度是要远逊于锦衣卫和东厂的,之后的持续时间也比不上锦衣卫和东厂,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一横空出世就立刻抢走了锦衣卫和东厂这俩老牌的特务机构的威风,西厂自创立之初,丧心病狂程度就要远胜于锦衣卫和东厂,这也难怪,因为在成化年间,皇帝越来越对东厂不满,加上东厂很多时候确实办事不力,所以为了加强对锦衣卫和东厂的监督和控制,皇帝又搞了个西厂过来监控东厂,起到一个监督和提防作用。

魏忠贤(剧照)

这个西厂创立之初是由一个非常受宠的宦官执掌,这个宦官是“汪直”,这个人做事情非常狠毒,而且不守规矩,在当时的京城,要是落到了锦衣卫手上,塞点钱可能就只打几个不痛不痒的板子、落到东厂手上,倾家荡产也就能把人好端端赎回来了、落到西厂手上,倾家荡产不说,人还被折磨的半死不活,最关键的是还有一定概率倾家荡产之后还得全家陪葬。

汪直靠着自己狠辣毒绝的手段,短时间内获得了皇帝的极大好感,皇帝自然是特别喜欢 这种疯狗的,可是随着这条疯狗得罪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到了最后就连锦衣卫和东厂都宁可和官僚们站在统一战线,最后成为了公敌,最后皇帝为了平息民愤,把这个疯狗当做替死鬼贬到了南京守陵,最后凄凉的死在了明孝陵。

影视剧照

西厂之后就逐渐势微了,前文提到的刘谨,作为东厂扛把子,在正德年间甚至可以直接安排亲信兼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和西厂提督,权威大到无以复加,不过刘谨说到底手里的权力都是皇权特许的权力,本身并没有做一个权臣的基础,也许只要他所依附的皇帝的一个纸条,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到头了。

明朝的厂卫制度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官僚的作用,但是更多时候属于劳民伤财且自带负面效应的制度,为最后明帝国的覆灭还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本文配图多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

参考文献:

《明会典》

《皇明异典述》

《明史纪事本末》卷37《汪直用事》

《明通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