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视剧《安家》的这一幕看哭了,卖包子的严叔两口子实在太难了,同时也让人心疼。
去的时候满怀着笑脸讨论着,如何才能照顾好儿媳妇。回来的路上,两人沉默地推着三轮车。
1严叔和老伴卖了几十年的包子,每天起早贪黑,不舎得吃好住好,租住在几平米的小破屋,终于攒下几百万给儿子在上海买了一套房,想着马上就抱孙子,老俩口满心欢喜搬去照顾,可是家门都没进,却看到亲家已经住进去了。
老俩口面面相觑,而后对亲家说是路过的。
儿媳妇看着站在门口的公公婆婆,非但没有笑脸相迎请进家门,而是翻个白眼,扭头转身回房。
我在想她是不是忘性大,忘记当初是如何说要好好孝顺俩老的,而如今却是这样的态度。
亲家倒是热情得很,要请他们进屋坐坐,可怎么看都觉得滑稽。难道她不知道这房子是人家花钱买的,怎么还需要你请进门呢
儿子的态度先是愣了一会,后来干脆劝爸妈先回去。
看到这里,真的很让人生气,为什么严叔两口子还能如此隐忍,默不吭声呢。
其原因是他们毫无原则地溺爱儿子,才会导致现在的无家可归。
2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严叔两口子,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委屈孩子,不让他背着贷款过日子。
宁愿自己回去住阴湿的小房子,也不会告诉儿子,无家可归。
自己花钱买来的房子,儿媳妇根本没想过要同住,为了儿子,也得忍气吞声。
儿子没让他们进家门,他们还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明明是要回自己的家,还说是路过看看。
明明就是委屈得很,却说让儿子不用挂心。
大包小包的东西搬上楼,这本就应该让儿子帮忙做的。却心疼儿子,宁愿自己辛苦,也不让儿子辛苦。
自己无家可归了,只能躲起来哭诉,咱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买的房,落不着住,亲家一分钱没出,还住进去了。
严叔却安慰说:我们做的一切不就是为儿女做贡献的嘛。
教育专家马卡边柯曾过: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幸福,只为把一切都给孩子,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这是一种溺爱,看似牺牲的爱,其实是懒惰的爱。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身上,从无考虑过孩子的想法。
在签约合同的时候,工作人员友情提示,建议严叔可以选择贷款一部分,这样他自己压力也不至于过大,也能更好地应对以后的突发状况。
但是他丝毫没有问过儿子的意见,听听他的想法,或者告诉儿子,如果钱全部拿出来买房子后,谁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呢?
这些问题他们从无沟通过。可见,严叔并不懂得应该给予孩子什么,也不会关注孩子的成长,甚至没有了解过儿子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习惯于包办一切,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给予儿子。
习惯于溺爱的父母或者看不得孩子“受苦”的父母,他们不会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而是帮他们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无条件地去付出。
殊不知,这会让孩子缺乏自我、失去自我,长期以往往,孩子的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这样长大下的孩子,如何能察觉到父母无条件的付出以及爱呢?更谈不上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绝不会让自己的媳妇对父母做翻白眼这种事。
懂得感恩的人,绝不会做不让父母进家门的事。
懂得感恩的人,绝不会让父母全款买房,自己坐享其成。
严叔溺爱造成的后果是儿子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增广贤文》: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
动物长大后都有如此感恩的举动,何况生而为人。
莎士比亚在他的《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儿子的默不吭声,儿媳妇的扭头就走,亲家的明知故问。三种不同的反应,却是同一种态度——不欢迎。
花了所有积蓄买来的房子,本想着是一家团圆地住在一起生活,谁想最后被拒之门外,不受人待见。
可想而知,他们心里宛如刀割。
3没有哪个孩子从出生就是“白眼狼”,无一不是在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中长大成人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爸妈辛苦点没什么,只要你过得好。孩子,其它的不用你操心,学习最重要。
小时候,在父母眼中,学习是头等大事,只要是学习,我们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
表面上看,这是父母的一片苦心,希望孩子努力读书,以后就能出人头地。
但殊不知,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这些的事情不用自己做也是理所当然的。别人对自己付出,他会心安理得地接受,不懂得感恩。
父母过度的爱,过度地保护会导致孩子无意识地索取,会让孩子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把父母对他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最终变得越来越自私、不负责任,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只懂得享受,不知道付出。
鲁迅先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如果在小时候,大人习惯替孩子做事情,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是弱小的,做不了什么,有了问题,自动会有人帮我解决。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一个家庭,孩子也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从小培养他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让他学会独立完成某些事。
我们不要包办替代,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学会放手,让孩子为自己负起责任。
4古语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天下之大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爱,父母爱护孩子是人之常情。
然而,我们应该把握分寸,不能让他坐享其成。
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
但是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
刘邦问为什么,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这些家族慢慢就会没落。
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后,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
可见,父母爱孩子不是单纯地给予好的条件,而是让他学会生存之道,拥有独立于世的本领,如何在困难之下逆行。
只有他经历了付出的过程,他才会格外地珍惜拥有,明白其中的艰辛,才会懂得感恩,才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
曾国藩曾说过:如果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给他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
我们在家里可以替他做事,但到了家以外,我们不能替他学习、交友,不能替他融入学校和社会。
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父母给孩子独立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应对的能力。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信念,尽管自己受了挫折,但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我们大人总要经历一些事情,才会慢慢学着长大,而孩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