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这个让2300多名师生在地震中逃生的校长,却在3年后病逝

独翰林文学说 2024-11-18 04:19:09

"可能因为最近几个月过于忙碌,没有充足的睡眠,我只需要睡两个小时就可以了。"

2011年6月3日,叶志平躺在绵阳市第三医院的病床上,他说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却没人料到。然而,这一睡却成了他与这个世界的告别。

这位57岁的校长,本应在人生的黄金岁月中度过。然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他领导2300多名师生创造生命奇迹,却因过度操劳突发脑溢血,倒在家中。

尽管身在抢救室,他心里仍然放不下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们。

校长正在与死神搏斗,大家都非常想念他。得知这一消息,当时的学生们纷纷在本子上写下对校长的牵挂。

从6月3日到6月27日,整整24天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医院的走廊上总是挤满了前来探望的师生们。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6月27日的清晨,这位曾经救过他们性命的校长,却会如此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叶校长预料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没料到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一位老教师含泪说道。

他防住了危楼、地震等各种安全隐患,却没有防住他那颗过度操劳的心。

然而,或许他并无遗憾。就在他住院期间,2011年的中考成绩出炉,桑枣中学的学生们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这位教育者自始至终都在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生命去阐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2008年5月12日,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是一个平常的午后,学生们刚刚从午休中醒来,正准备上下午的课程。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个普通的下午将被历史铭记。

突然,一场地震等级为8.0的地震袭来。

然而,诡异的是,在这所学校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出现恐慌。第一波震波来袭时,所有师生的动作犹如事先经过无数次彩排,整齐划一。

“躲到课桌底下!”老师们在教室里的声音格外镇定。

同时刻,所有班级的老师都冒着危险打开教室的门,为何?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发生建筑物晃动,门框可能会变形,导致在需要时难以打开。

这哪是普通的临场反应,他是将安全意识深深地连根刻进了骨子里!

当第一波地震过后,发生了一件更为神奇的事情——2300多名师生按照预先演练过的路线,井然有序地撤离了现场。

老师们的喊声看似矛盾,实际上却表达了他们的良苦用心,既要尽快撤离保证学生安全,又要防止他们摔倒。

仅用了96秒!这不是你看错了,整个学校的人都安全撤离到了操场上。

此刻,叶志平校长正在绵阳办事。当他听到地震的消息后,没有理会余震的危险,立即赶往学校。

可当他赶回学校时,看到的那一幕让这位55岁的硬汉瞬间泪奔。

操场上,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站得整整齐齐,老师正在认真清点人数。

"报告校长,学生和老师均无人伤亡!"

在那一刻,叶志平忍不住哭了,他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整个安县内,只有这座桑枣中学的教学楼完好无损地矗立着。这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并非偶然,而是准备得当。

然而,这样的"奇迹"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这位被许多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的校长背后的故事了。

不务正业的定义是什么?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一个好校长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力以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正是这位全心投入"正业"以外事务的校长,早在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对学校的安全隐患高度关注。

那时桑枣中学的教学楼可谓危机四伏:栏杆摇摇欲坠,楼层间居然是靠水泥纸袋填充,而承重柱更是不符合标准。

这个东西表面看起来很新,实质上却烂得很厉害。

一般人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叶志平偏不。

他拆掉了教学楼连接的危险厕所楼,在一楼重建新的厕所。这样高年级的学生上厕所就需要多跑几层楼,但他认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承重柱的事情。校长找到了正规建筑公司,把原本直径37厘米的柱子,一根一根加粗到超过50厘米。

除了这些,他还要求用四个金属钉固定外墙的大理石贴面,生怕哪天它掉下来砸到学生。

为了改造这些,学校就花了40多万,然而当初这栋楼建起来的时候只花了17万。

钱是如何得到的?叶志平就像要饭的一样,一点点向教育局争取。无论给多少,都会投入到学校安全上。

至今,从2005年开始,他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安全演练。

当时许多人觉得他小题大做,然而2008年的地震证明了他的预警是正确的。

"我不牛,但我想成为牛。"这是叶志平的口头禅。

对,那位"不务正业"的校长,通过他的"不务正业",成功地拯救了2300名孩子的生命。那些曾经批评他不务正业的家长们,如今谈起这一切,都不禁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然而,在地震后的故事并未结束。在废墟中重新燃起希望,这位老校长肩负起了新的使命。

地震后,除了那栋教学楼奇迹般保存完好,桑枣中学的其他地方基本都遭了殃。

教职工宿舍倒塌,食堂也发生了坍塌,但叶志平的担子却越来越重。

叶校长马上忙着帮老师们搭帐篷,并先把大伙住的问题解决了。然后,他又开始琢磨着搭建临时厨房。

说实话,这个简易厨房还挺有意思:仅仅是用红砖支起一口大锅,找些干柴,便可以烧菜。虽然简陋,但是当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喝上一口热汤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涌现出一种温馨的感觉。

然而,最让叶志平焦心的是即将参加中考的500名学生。

尽管疫情是无情的,但学习不能停。等到救援物资到达,有了正经帐篷,叶校长马上把受损的学生食堂改造成临时课堂。

除此之外,桑枣中学的教师们还感觉到了自身责任重大,他们在全县各个乡镇设立了辅导点,只要有学生,就有他们的身影。

最让人感动的是,叶校长亲自把复习资料送到每个学生手中。

"有如此的好学校和好老师,我们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是当时学生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看到学生们在临时帐篷里专心致志地学习,叶志平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是他没有预见到,这份坚持最终要用生命来偿还代价。

在他57年的人生中,仅仅只有1分36秒的时间他是最璀璨的。

叶志平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比起这个数字,他留下来的启示,更为我们所铭记。

看到这些年来教育界的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后才开始进行补救措施的。然而叶志平却用行动告诉我们,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防范,做到有备无患。

他看似"不务正业"的付出其实是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良知。

"我们无法遏制灾难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减轻灾难带来的伤害。"这句话,是叶志平经常说的,如今看来,真的非常深刻。

2011年他离开后,桑枣中学仍保留了安全演练的传统。每次演练前,师生们都会看一看他的照片,仿佛他还在学校里转悠,检查着每一个安全细节。

或许这就是一个好校长的标准答案:不仅要让学生学有所成,还需要让他们平平安安。

叶志平做得相当出色,甚至比其他人都更优秀。

这不仅是校长个人的故事,更是我们对于一个时代的深思。用生命书写的教育情怀,无疑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启示。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