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病房里,看最最惜命的群体

扬州大兔子 2025-01-06 08:50:32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同事说过,世界上哪儿都能去,只有医院不能去。尚处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对同事的话无感。当时,同事的爱人刚刚中风不久,在治疗中。

随着年岁增长,不去医院成了幻想。去医院有时候成了常态。有时会想:“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美国医生爱德华·特鲁多刻在墓碑上的这句话,为什么成了医界名言?中国人说的“医者不自医”又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两句来自东西方有关“医”的名言,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心理安慰。然而,作为一门要求严格的专业学科,医生承载了多少人求生的渴望啊!

这一次,因心内科实在没有床位,住进了某医院的老年科。老年科,仿佛是个浓缩的人生舞台。病人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几天看下来,老年人没有“向死而生”的精神,而是对疾病“风声鹤唳”。

文明化程度增加,生活条件变好的最大坏处是,老年人的基础病,貌似个个都有。心脑血管病的占比,更是大到了几乎百分之百。我接触到看到的病人,大的八十几岁,小的五十六岁,心梗脑梗的名字,一模一样。点滴一滴滴流进身体,棕黄色的液体,据说是活血通淤。

老人在医院的态度,证明着不同家境和环境。年关岁末,人人都忙。能有儿女陪伴的老人,无疑是幸福的。有的人家儿女不在身边,只能自我打理:在食堂订餐或自己去吃。偶尔孩子送来一餐饭菜,小心地分为两份。中午晚上都有了。

在医院的陪护,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儿女。儿女陪护细心贴心,小心翼翼。但是真的好吗?其实未必。有的老人强势惯了,稍不满意会发脾气。有的儿女能克制,有的本就疲于奔命,再被指责,会克制不住地爆发。“久病床前无孝子”,不只是儿女不孝,还有老人自己的“高要求”。

病痛的折磨,让他们变得脆弱而敏感。生病后的人,自认为有了特权,成了整个大家庭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必须以他们为中心运转。对家人来说,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的照顾,白天还要上班,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第二类陪护,属于有钱没时间的人家。他们的儿女不但有久病成医的经验,还有处变不惊的心态。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时候,通过中介找到一位全陪,代替自己尽孝。同性的陪护,看上去挺有耐心。细看却不然。打工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家人那样精心。

还有就是在医院找的护工。这个群体早已经“百炼成钢”。凭借着和护士站的关系,他们不缺工作。医院越建越大,病人越来越多,护工的需求始终有缺口。就算请了“全陪”,他们捎带着挣点小钱的机会,很多。

这段时间的甲流,来势威猛。病房与走道的加床上,躺满了病人。与呻吟声交织在一起的,是咳嗽。老人们本就虚弱的身体,在病毒的侵袭下更加不堪一击。在这个特殊的地方,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以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真正含义。

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在忍不住的呻吟声。有的呻吟得很克制,有的却肆无忌惮。晚年的腥风血雨,不是形容词。病人们都在吸氧。咕嘟嘟的声音,很响很嘈杂。挂在脸上的绿色细管,将更多的氧气带进他们的身体。他们费力地喘气,有了明显好转。

本来说过很多“豪言壮语”人,一旦疾病来临,豪气全无了。昨天看到一位病人,刚刚出院两天又发病了,以至于小护士以为她还没有出院。她成日呻吟,发着低烧,不断咳嗽。心脏肥大让她的每一次呼吸,都很困难。呻吟声中,夹杂着她一次次地诉说:这样的日子,一天都不想过了。可是每一次医护查房,问得最多的,就是她。问用药,问什么时候能好……

还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一天护士发来几次药,也不管那药有多难吃,老人们都很配合地服下去。可是到吃饭的时候,幺蛾子出来了。有的病人坚称没胃口不想吃,然后拒绝吃下去哪怕一口两口。

他们活成“人精”的经历,能不知道再不好吃的饭也比最好吃的药好吃吗?偏偏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最难喝的补钾水能喝下去,香喷喷的小米粥,一口不吃。或许是有药就行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老人,是不是民间所说的“磨人”?

要过年了。新年就有新的希望。祝福医院所有的老人们,能安然度过这个严苛的寒冬,一起迎接新的春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