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唐代诗人喜欢四处题诗,看到名胜山水、古迹高楼就会赋诗一首。这首诗《题严陵钓台》是张继的作品,张继就是写《枫桥夜泊》的那位诗人。张继生平经历鲜有记载,后人因他的作品记住了这位言辞真挚的大诗人。张继为何前往严陵钓台已经无法考证,他到达严陵钓台前发生了什么也无人知道。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厌倦了仕宦生涯,想要成为水边垂钓的隐士。
严陵钓台是严光隐居垂钓的地方,位于富春江北岸。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据《后汉书》记载,严光是余姚人,少年时和刘秀是同学,二人经常一起讨论学问游学四方。刘秀登基后,想到了这位“老同学”,派人四处寻访请他入朝为官。找了好久都没查到严光的踪迹,原来严光隐居躲了起来。
刘秀不肯放弃,某一天听说有个人穿着羊皮裘在水边钓鱼。刘秀猜测这个人就是严光,于是派人请了三次才请到这个人,果真是严光本人。严光住在使馆,刘秀的车马仪仗到了使馆门口,严光依然卧床不起。刘秀没有生气,亲自走到严光卧室,等他起床。刘秀还跟严光开玩笑,知道严光装睡就拍着他的肚子说,为什么不进入朝堂啊?严光无法继续装睡,只能说,人各有志不能强人所难啊。严光后来去了富春江畔,找一处风景秀美之处,垂钓度日。
史书中记载的事情,可信度相当高。后人读了之后,无比佩服严光。古人觉得,高尚的人“不事王侯”。像严光这样不追名逐利,享受平淡自由的生活,就是文人榜样。张继到了严陵钓台,当然要表达见贤思齐之意了。
张继说,昔日的隐士好像还在这里,因为清风始终都在。夜晚来临满天星光,张继也学严陵在钓台垂钓。江水清澈,可以看到水底的石块。鸟儿栖息在向阳的树枝上,鱼儿在浅水处缓缓游过。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放下鱼饵,谁能拒绝鱼饵的诱惑不吞下鱼钩呢。
在张继看来,严陵像清风,像星辰,像飞鸟,像游鱼,他是自由的象征。他能够拒绝任何诱惑,享受隐逸之乐。唐代很多文人选择了隐逸生活,有人含有功利目的。有个成语叫“终南捷径”,就是讽刺那些披着隐士外衣进行投机取巧。因为有了这样的人存在,让很多人误解了隐士。张继写诗赞美严光,真正的隐士不会受到功名利禄诱惑。
每当有人到严陵钓台,就会想起张继的诗句,“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不吞钩与终南捷径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张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