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卫星定位精度差距明显,美0.1米,俄1米,中国是多少

七七的话匣子 2024-11-04 19:01:37

每次用导航,它总能带你准确地找到位置,这是因为在我们头顶上,卫星们正精准地“瞄”着地球!定位精度直接决定了这些导航到底能有多“靠谱”。那么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卫星定位精度究竟有多高呢?

美国:曾经的全球定位之王

美国的GPS诞生于冷战时期。

美国军方最早研制它,就是为了打破“看天吃饭”的老套路,让自己的部队、战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准确位置。

GPS最初的定位可不算什么精细,甚至可以说是粗放型操作。

早期的精度只能在百米左右徘徊,这种情况在战场上还算凑合,但要用在日常生活中,简直就跟瞎子摸象一样。

不过美国人下了血本,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将这套系统一步步完善。

到了90年代,科技越加成熟,精度也有所提高。

然而美国并没有立即把这个宝贝疙瘩拿出来给全世界分享,毕竟人家当初可是打着军事用途的旗号立项的。

其实GPS的军转民过程还真有点戏剧性。

1983年一架韩国民航班机误入苏联领空,被击落。

这个事件一出,美国便意识到卫星导航的潜力,索性将GPS逐步开放给全球用户。

就这样曾经的军事神器摇身一变,成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导航工具。

不过美国还是藏着掖着的,表面上是开放了,但其实在民用版中加入了“选择性可用性”这个小花招,限制民用信号的精度,让普通用户的误差达到100米。

说白了,就是要保留先手,保证自家军方用的GPS比别人精度更高。

这种留一手的策略持续了不少时间。

直到2000年,美国政府才宣布取消这项限制。

全球用户的GPS精度一下子提高到了10米以内,这才真正把便利带给了全世界。

然而江湖从来不乏后起之秀。

俄罗斯的GLONASS和中国的北斗也在悄然崛起,挑战着GPS的老大地位。

美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GPS系统的升级计划就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继续霸主之位,美国推出了GPS III,进一步提升精度、抗干扰性和全球覆盖能力。

说到这儿,你也许会好奇,现在的GPS精度到底有多高?

说实话,美国的技术已经把民用版的GPS精度压到了5米以内,而在理想条件下甚至能达到3米。

如果是军用的话,那精度达到了0.1米。

不过这些精度并不是靠天上的卫星单打独斗,它们还得依赖地面增强站来配合。

信息来源:知乎.《全球定位系统》

俄罗斯:从追赶到自成一派

俄罗斯的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跟GPS相比就命运多舛多了。

最早的时候,苏联在冷战激烈的年代里启动了GLONASS项目。

那会儿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美国有了GPS,自己也必须有个一样的系统,不能在导航定位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导航是战略必争之地,苏联决心不惜重金,也要打造一套自主的定位系统。

在苏联解体之前,GLONASS的启动可谓是热火朝天,科学家们加班加点,一颗接一颗地把卫星送上天,逐步完成了最初的卫星网络布局。

按说一切都进展顺利,但命运喜欢开玩笑。

就在GLONASS系统初具雏形的时候,90年代苏联解体了。

新生的俄罗斯面对经济上的重重困难,哪里还能顾得上继续发射卫星?

缺乏维护资金的GLONASS就这么被搁置了,逐渐丧失了最初的覆盖能力,真是可惜。

不过,俄罗斯人最终熬过来了。

进入21世纪后,普京政府力图重振俄罗斯的国力,GLONASS项目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俄罗斯政府咬牙拿出巨资修复和升级这套系统。

短短十年间,俄罗斯不仅补齐了“漏掉的卫星”,还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实现了GLONASS的覆盖。

这下可好,GLONASS不仅重获新生,还具备了和GPS叫板的本事。

GLONASS的强势回归,不仅是俄罗斯科技复兴的一部分,更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布局。

试想如果全球导航都靠美国的GPS,那等于把自己的定位安全完全交给别人,难免有种任人宰割的不安。

通过GLONASS,俄罗斯彻底摆脱了对GPS的依赖,这也让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多了张底牌。

其实GLONASS系统还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优势——它在高纬度地区的表现相当优异。

由于卫星轨道的设计不同,GLONASS在极地尤其是北极一带的定位精度远高于GPS。

这在北极航运和极地资源勘探中非常有用。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经济价值大增,而GLONASS在这个区域的稳定性和高精度让俄罗斯独占高位。

不过话说回来,GLONASS虽有独门绝技,但和GPS相比,整体精度稍逊一筹。

一般民用精度在5到10米左右,而军用精度则可达到1米以内。

尽管如此,俄罗斯并未放弃,近年来持续在地基增强系统上加大投入,试图缩小与GPS的差距。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格洛纳斯》

中国,后发而先至的北斗

最后来聊聊咱们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上世纪90年代初,咱们刚刚开始琢磨卫星定位的时候,国际上已经有了美国的GPS和苏联的GLONASS。

靠着别人系统的时代,的确方便,而且始终心里悬着点——关键时刻一旦被人卡脖子,咱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最早“北斗一号”系统,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两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覆盖的范围仅限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

北斗一号可以在偏远和复杂地形下提供定位服务,这在当时中国的特殊需求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比不上GPS的全球覆盖,但在当时,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以说北斗一号是咱们自主导航的“试水之作”,是我国在卫星导航上迈出的第一步。

但有了这一小步,我们很快就盯上了那更高远的目标。

2004年,我国启动了“北斗二号”项目。

这一次咱们把目标扩大到亚太区域。

随着更多卫星发射入轨,北斗二号逐渐构建起了更大的网络。

到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终于完成亚太覆盖。

咱们不仅能在自家用,还能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导航服务。

北斗二号让我们实现了区域导航,不再是独木支撑,而是真正形成了一个服务广泛的系统。

它也因此广泛应用在救灾、交通、渔业等领域,为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既然起步了,就得向前再走一步。

2015年咱们启动了北斗三号系统的全球组网建设,这次的目标,是全球。

这是个大工程,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到2020年,北斗三号终于宣布全球组网成功。

要知道这一系统不仅是咱们自己的导航系统,也是全球范围内能“自己说了算”的导航服务平台之一。

凭借这项成就,咱们成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自主全球导航系统的国家。

今天的北斗三号,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提供5-10米的定位精度,而在亚太地区,精度则更高,可达2-5米。

尤其在国内,通过地面增强系统的支持,北斗系统甚至可以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高精度。

咱们常说的智慧农业、智能驾驶,很多都离不开这样的“毫厘之差”,北斗的精度和可靠性让这些高科技应用变成了现实。

信息来源:北斗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