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三大传统节日为祭祀节,寒衣节便是其中之一。
寒衣节又被称为“冥衣节”、“十月朔”,定于农历十月初一,古人对这一节日的名称有很多,正所谓名称多了有人气,有点道理的东西也就广泛流传。
寒衣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古代人们很看重孝道,寒衣节这一天不是给自己添置新衣服,而是那些已经逝去了亲人的亡灵的。
看似古怪的习俗,其实包含着古人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与敬意。
在寒衣节这一天,又有着“十月初一三不空”的说法,这“三不空”是什么呢?
下面便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索这个有趣的俗语和寒衣节的起源吧。
寒衣节起源。根据史学家考证,寒衣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周代人们开始重视先祖和逝去亲人,在必要的时候祭祀他们,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敬意。
春节的时候在祭拜天地之后,控告向上天请示。
农历七月的时候还会有一个鬼门大开的节日,到时候,家家户户会张灯结彩,想要逞这烈鬼来袭。
而三月的时候,则是先祖诞辰,一般在清明节的时候祭祖和陆地,以祝福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来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对祭祀先祖和逝去亲人的重视程度变得更高了。
这个时候祭祀的方式变得多姿多彩,民间流行焚烧亡灵需要用的寒衣和冥币,这才发展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寒衣节。
而寒衣节的时间,则是在宋太宗年间确定了下来的。
当时宋太宗下令十月一这天,全国范围内都要焚烧棺材纸和寒衣,这项规定一直延续到了清代,足见古人对于孝道的重视。
那么这些焚烧的东西又有什么具体的意思呢?
其实就像我们祭拜的时候先祖,常常会摆上一些许多种色彩的小菜一样。
这些菜品不仅可以作为祭品供奉上天,也是逝去亲人的陪葬品,他们在阴司目测是看不见的,所以,只能通过这些物件寄托它们的情感。
焚烧寒衣实际上是亲人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弥补。
既然这个人已经逝去,那就没有办法再为他缝制衣服了,这时候再焚烧一些纸做成衣服送去寄托一下自己的情感也是好的。
至于焚烧的钱币其实是因为古代连币值都是钱,那些只是纸做的,不如废纸用得好,所以,才会焚烧给逝去的亲人使用。
现在很多地方虽然依旧非常重视寒衣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清明节和春节这两天还是比较重视的,后者是辞旧迎新,前者是忠孝天下。
而寒衣节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祭祀先祖或者逝去亲人的节日罢了,所以,现在很多地方只是简单地吃点东西表示祭祀即可,没有必要太繁琐。
“三不空”是什么?古人治穷讲究的是丰俭由己,在富贵人家中祭祀先祖可以丰盛一点,但是在贫穷人家中也不能为难自己,多多益善少少无害,但是不能差。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很贫穷的人家,都没有钱为自己的死去的人添置什么寒衣,那这样是不是就不祭祀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古代农村家庭中最重要两个东西就是粮食和柴火,因为前者是温饱基础,而后者是炒菜和取暖之用。
当逝去的亲人要祭拜的时候,就像我们现代人生日的时候家里要提前备料一样,需要主持人进行数次去逝去亲人家中查看进度,这些家里的进度也很重要,因为进度快慢决定着今年死去的亲人多不多。
如果进度快的话,那说明平时过得还不错,没有让祖宗担心很久,所以丰盛一些也能让古人满意,如果进度很慢的话,那他也有心,不愿意花钱,但是又不能让自己显得太差,于是就让自己家进行倍增效果来让人满意,在这个古代一般都是鸡鸭兔子来解决问题。
所以“三不空”就是不能让家里的炉子、肚子、以及送往亡灵家的火纸这些东西空出来。
首先最重要的是炉子,炉子有火,也就是家中还富庶,可以支撑着这家人的日子过得很不错,那么寒衣节装模作样地给死去的人送衣服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火,那就说明家中穷得连火都生不起来,不给逝去的人送衣服不仅不好,所以尽量让死者面上光彩照人最好,毕竟芝麻开花—节节高嘛!
其次就是肚子,肚子是要吃饭的,肚子富有的话说明这个家庭生活富足,而肚子空空的话不仅形象不好,而且面上也很难看。
最后就是送往亡灵家中的火纸了,在古代,不缺钱的人又舍不得花钱的话,那送进去的火纸一定会占便宜,也就是说不会少于五包进去,那么五包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它代表着两个意思,一个是之前提到过的死去的人多,所以古代主持人的面前比之前提到的小家庭中死去的人还会收到很多包,每包装一封信,五封信乘以五包就是二十五封信。
除非这个周围富贵人家很多,不然一般情况每个家庭不会超过二十个罹难者,所以每个家庭最多也只有二十封信,而且一包最多装五份足够了。
所以钱不多也没事,也别占领导家的便宜,这样之后诸事好福气才能跟过来。
结语所以“三不空”说的是要把炉子点明、家的肚子保持富饶,同时送往冲喜场合不能让它空着。
它表达着古人的想法,要富裕过冬,要招福气等等,如果什么都空空,那么生活就只能乞讨了,又怎么招来好福气呢?
只有冬天过补充努力才能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