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赞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会有意识地采用共情方式跟孩子沟通,希望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心。
假期聚会,表妹的儿子丞丞不小心摔倒了,丞丞趴在地上没哭没闹,表妹却一个健步地冲到了孩子身边,抱起孩子,紧张地问孩子摔到了哪里?
丞丞被妈妈这么一问,忽然嘴一瘪,伤心地大哭起来。
我们检查了一下,发现丞丞的膝盖只是轻微有点擦伤,并没有大碍。
一会儿表妹又满眼忧虑,抚摸着丞丞说:
“怪妈妈没看好你,让你摔跤了,刚刚一定摔得很疼吧!”
原本已经不哭的丞丞,被妈妈这么一说,又嗷嗷地哭了起来,还一直黏在表妹身边,干什么都要妈妈陪着才愿意去。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明明那么共情孩子的情绪,可孩子非但没有变得坚强勇敢,反而情绪化严重。
其实,家长对孩子过度共情,很容易让父母和孩子都落入情绪陷阱中。
01.以下3个共情误区,你踩了几个?
亲子间的共情,是指积父母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从而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与理解,增强亲子情感连接。
但一些共情误区,只会造成无效共情。
一,过度关注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时时刻刻“看”着孩子,恨不得能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好及时给他提供帮助。
薇薇30岁了,和父母住一起,她不想恋爱不想结婚,她说自己就是那个被妈妈过度关注的孩子,想离开妈妈,又离不开妈妈:
“很多事情我明明自己可以做到,但从小到大我妈总认为我一旦离开了她就不行,很多事情都是她抢着做又喜欢抱怨。
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必须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不然她就会很生气。
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言行举止必须符合她的要求,不然她就会各种碎碎念。
有时我也分不清楚,哪些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注,但如果家长“用力过猛”,关心过度,反而会引发更多问题。比如,高度敏感,无法自立等等。
二、过度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共情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些情绪没有好坏,都是人生的体验。
但在生活之中,父母似乎更容易被消极情绪所困扰,常常会觉得消极情绪是需要共情的,而积极情绪并不需要共情。
这是因为孩子的消极情绪往往伴随着一些消极行为,让父母感到焦虑和害怕。
比如,伤心会伴随着哭泣,愤怒会伴随着大喊大叫,害怕恐惧会伴随着逃避,这些消极行为对父母们来说意味着麻烦和危险,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父母更希望能消灭这些“麻烦”,从而更容易共情孩子的消极情绪。
由于父母过度解读,放大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容易让孩子更加情绪化。
其实,共情不是让父母做孩子负面情绪的追随者,父母需要做的是帮孩子培养出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
与其担心孩子在雨天有没有雨伞,不如在晴天时陪着他建立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屋,父母先自己有力量,才能给孩子正能量与支持。
三、把自己的情绪投射给孩子
孩子的体重已经严重超标,达到肥胖的程度,可这位妈妈依然给孩子买各种不健康的食物。
孩子的爸爸觉得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夫妻两个经常因为孩子吃的零食吵架。
据这位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穷,很少吃零食,有次拿了家里几块钱买零食吃,差点儿被妈妈骂死。
现在自己做了妈妈,也有这个条件,就不想儿子过自己小时候的日子,只要儿子想吃什么,就都会满足。
这位妈妈之所以会毫无顾忌地给孩子投喂零食,她投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孩子,还有20多年前的自己。
有时,父母会错把对自己儿时的补偿,误以为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哪怕ta是我们生的,也不是幼时的自己,尊重孩子自身的需求和发展需要,才是爱孩子。
02.过度共情,是孩子和妈妈的“负担”
一、过度共情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父母都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家长,能保护孩子的情感,少让他们受到伤害。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共情是不尊重事实、妄自猜测的行为,会让孩子错失自己消化和调节情绪的机会,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比如,孩子学走路突然摔跤了,一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妈妈吓坏了,一下子冲到孩子面前,表情夸张地说:“很疼吧,特想哭吧。”
渐渐地,孩子就形成了“摔倒了疼,要哭”的观念,哪怕摔倒了不疼,只要看到妈妈在身边也会哭。
如果在孩子摔跤时,我们能温和微笑地着看他,轻声细语地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也许孩子就能自己站起来了,而不是用哭声来代替。
又比如,孩子刚开始学习弹琴很积极,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想练琴了,家长说:
“我知道练琴很枯燥,你一定很烦……”孩子很难会坚持下去,阻碍了孩子兴趣爱好的发展。
因此,如果家长过度共情,长期给予孩子与他自身感受不一致的反馈,就会阻碍孩子对自我情绪的觉察和感知,到最后真的就成了父母所“期望”的样子。
因此,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感知自己在遇事时内心真实的感受,从而才会去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自己好一些。
比如,摔跤了,是主动爬起来,还是趴在这里呆一会再爬起来,或者是哭一会儿向妈妈求救。
二、过度共情会导致自身心理能量耗竭
有些父母常会情绪失控,自责、怀疑自己不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我们假设一种场景:
你加班到晚上10点钟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孩子还没睡觉,本来你就担心孩子这个点还不睡觉,会影响睡眠,明天上学。
可孩子看到你很开心,还缠着让你陪他玩五子棋,此时你会不会很想发火呢?
就算你压住了情绪陪孩子玩,玩的过程也会三心二意,让孩子感觉你在敷衍。
我们再换一种场景:
五一放假5天,你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家务家里其他人也给做好了,你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这时孩子过来说,“妈妈,你陪我下五子棋吧!”此时你会发火吗?
我相信此时你更容易感受到孩子渴望和你一起玩的心情,也更容易体验到亲子游戏中的快乐。
因此,共情是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但不一定是满足孩子所有行为要求。
要知道,是人就有情绪,过度的共情,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共情。
只有自己的情绪处于一种饱满、平和的状态时,才能真正看到孩子当下的情绪状态,才能共情到孩子,给予他温暖和支持。
三、过度共情会引起孩子反感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大了,共情没效果了。
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些家长发现对孩子事事共情,常会引起孩子反感。
“你以为你很了解我是吧?”“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怎么想的?”
其实,这些家长对孩子共情,只是例行公事,真正的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听话。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真诚、信任和无条件接纳,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
随着孩子长大,辨别能力增强,察觉到你共情“套路”背后的目的,反感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03.适度共情,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幼儿园搞亲子活动,两个孩子剪纸时都遇到了困难。
一位孩子的妈妈没有责备、评价,也没有鼓励孩子,或者亲自下手帮孩子剪,而是温柔地对孩子说,“剪好这个真不容易”。
然后微笑看着孩子,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后背。
最后,孩子终于剪好了,虽然作品不是最好的,但孩子脸上快乐的表情让人动容。
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不停地对孩子说“不是这样剪的,要这样剪”,最后孩子完全放弃,由妈妈代劳。
虽然上交的作品很完美,但孩子的脸上是满满的失落。
孩子成长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
真正有效的共情,不是急着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父母能够保持冷静理智、态度温和。
父母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并给孩子积极的反馈时,孩子就能从中获得力量。
因此,父母只有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适度共情,才是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4.写在最后
共情的好处有很多,比如, 能够促进亲子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从而产生愉悦和满足,促进孩子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探索……
但是“过犹不及”,真正的共情也应该是有边界感的。
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们绝不破坏规则,你如果想哭就哭一会,妈妈会陪着你,你需要的话,妈妈也可以拥抱你。
我们育儿的目标是让孩子自立,父母不事事代办操劳,用过度共情捆绑孩子,提供给孩子成长的养分,才能有助于孩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成为父母后,你会过度“共情”孩子吗?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