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中国最懂高科技产业布局的城市,没有之一

合肥买房参谋说 2024-04-21 00:05:16

推荐语:个人来到合肥有整整十年了,这十年可以说是合肥发展速度最快的几年,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同时也是合肥房价上涨速度最快的几年。那么合肥为何会如此发展迅速?未来产业发展会如何,房价会如何走向?看完了以下文章,我想你就会明白全国那么多的城市与省会,为什么是合肥发展如此之迅速无人能敌。

科教兴国,几十年来,合肥一直在落实,在布局!最近微博上有个段子,彻底带火了一座城市:

一时间引发网友讨论:简直是神操作,合肥市政府有隐藏的股神。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合肥跻身进了新一线城市!

当时还有好多人发出质疑:合肥配吗?

想想也是,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合肥属于“爹不疼妈不爱”的大县城。二十年前,虽是一省首府,GDP 却仅为325亿元,比肇庆、临沂这类十八线城市还要低。

不过回头再看二十年后的今天,合肥的GDP已经高达9409亿元(2019年),位列全国第21名,相比2000年整整跃升了59个名次。

合肥,作为一个不靠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有着明显的“天然不足”。

周身被一圈的强省会包围,身下的小弟被拆解的七零八落。

但合肥却实现了“无中生有”高质量发展,真的是创造了“中国芯”的“合肥奇迹”。

如今,回过头来看合肥——

背靠着50年前赌来的中科大,这个全国最好的人才聚集地;有江淮-大众-蔚来所搭建的新能源汽车体系;也有京东方所搭建的液晶面板研发制造产业链;

还有合肥晶合和合肥长鑫日拱一卒的芯片研发制造;更有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中科寒武纪这种AI的独角兽企业;

更长远的未来,还有中科院量子科技研究院、世界首个商用聚变堆……这些次时代的BUG级产物在前方等着。

芯片、新能源、AI智能、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合肥,用一场场豪赌,捆绑上了事关国运的一切!

这样的城市是可怕的!可怕在——

当一城捆绑国运时,你已无法判断它的征途终点,究竟在何方?

合肥崛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的中高端产业分布和大城市房价探讨

中国未来的体量最大的和新兴的中高端产业,高度集中在这11+4=15个城市。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合肥,郑州,东莞,苏州,杭州,南京,重庆,天津。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未来产业升级的中高端产业有哪些呢?

关于进口替代产品中,我国进口最多的中高端工业品是三大项:集成电路,汽车及其零部件,显示面板。

也是2017年我国仅有的三项进口金额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中高端工业品。

西安,郑州,合肥,东莞这几个发展急速的四个城市里面,合肥的崛起可以说是教科书,一个二三流城市,却有大大的雄心。

很少有人知道,从2011年开始,合肥就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

在2011年,合肥的家电产量,一举超过海尔总部的青岛和美的总部的顺德,位列中国第一。

2017年合肥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四大家电的产量达到7000万台套,其中冰箱的产量更是超过了全国的30%。海尔,美的,格力,TCL,美菱,三洋都在合肥建有工厂,外资品牌惠而浦更是把中国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设在合肥,可见合肥在家电制造的全球地位。

合肥另外一个举动是大力引进京东方,合肥是京东方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京东方这样的高端产业在合肥落地,给合肥带来了惊人的变化,

给京东方配套的上游企业,纷纷到合肥设厂,

玻璃基板的彩虹,康宁,

显示面板产线设备的欣奕华,通彩,商巨,凯世通

显示面板光学材料领域的乐凯,三利谱,翰博,泰沃达

靶材领域的先导,江丰电子,拓吉泰等

合肥甚至还把下游的企业也拉过来,实现京东方就近供货,例如长虹,惠科,京东方视讯等。

除此之外,合肥还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最著名的就是存储器的合肥长鑫公司,和兆易创新公司合作联合研发,合肥一举成为全国三大存储器基地之一。合肥长鑫的DRAM预计2018年底试产,良率不低于10%。

如何打破马太效应:用大城市对抗大城市

我们的世界同样是马太效应,先进的产业集中在少数国家手里,

2000年的时候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到全球几乎接近50%。

到2015年,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30%多点了。

美日德对工业的垄断被逐渐打破。

那么全球马太效应是怎么打破的呢,因为体量超过十亿人的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崛起了,

另外还有一个人口五千万的韩国,集聚起全国的力量在部分产业实现突破。

如同击败大国的只有另外一个大国,能够击败大城市的也往往也是大城市。

我国要改变中高端产业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的局面,实现全国走向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必须走大城市路线。如同发达国家绝不愿意自己的先进产业被转移一样,国内的一线城市也绝不愿意先进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这也注定了后来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意志,资源和能力和先发者进行竞争,

今天成功实现从北上广深抢夺产业资源的四大城市:武汉,成都,杭州,南京,

全部都是省会大城市,这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只有足够的实力才更容易在产业竞争中获胜。

同样的,今天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四大新一线城市崛起了,对于我国来说仍然是不够的,八个城市加起来才1.2亿人不到,占全国人口不过9%,这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落后的地区应该集中力量把某个大城市(一般是省会)发展起来,借助省会大城市的力量去跟15大城市争抢中高端产业在本省落地,从而带动全省发展,不能“放眼望去,全省的城市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城市之间也是存在激烈竞争的,城市小了提供资源的能力不足。

大城市的崛起,也能带动附近地区经济发展,

成都和武汉的中高端产业崛起,就极大的造福了本省人民,不需要再跨越2000公里去沿海地区打工,在自己省会就可以找到和沿海薪资差不太远的工作,离家距离很近,房价更低,生活幸福感大大提升。

大城市的崛起,还能通过产业外溢的形式,在周边城市形成联动效应,形成城市群。

最为典型的,就是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

京东方在成都和绵阳都建了显示面板生产线,距离上也非常近。

成都市在经济发展情况下,就大力向南扩展地盘,发展天府新区,极大的拓展了空间,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吸纳能力。

对于落后地区,必须要集中力量扶植能够和一线城市对抗的大城市,不要觉得不可能,

成都,武汉,南京,杭州都做的非常好,位于这些城市的吉利汽车,华为研究所,中兴研发中心,长江存储,阿里,网易,京东方,华星光电,海康威视等等,都是一线城市想要的中高端产业资源

落后地区和中小城市也要勇于争抢国产中高端产业资源

承接产业转移没有问题,但是人要有志气,不要总是想着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这样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我国各个省份,人口在三千万,四千万,五千万以上的比比皆是,人口达到五千万就是韩国的人口数量水平了,为什么不能去和先进省份和城市竞争争夺先进产业资源?

虽然落后,但是要有野心,要有梦想。

很多内地大城市引进企业,都想着是承接沿海先进产业转移,这个倒是没错,但是绝对不是重点,重点是引进先进产业,引进中高端产业。这种高价值资源对本地区带来的发展将是飞跃式的,这方面合肥就是典范。

合肥在国内,在地理和人口上都不占优势,200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常驻人口才447万人。

这个人口在当时是什么水平呢,我举例一些人口数量相近或者比合肥人口多的城市就知道了。广东梅州,山西运城,湖南永州,云南昭通,四川宜宾,湖北孝感,山东泰安,黑龙江齐齐哈尔,河南新乡,浙江温州,山东德州,广东揭阳,广东茂名,河北石家庄…….

在地理上,合肥也不是沿海省份,隔壁的江浙沪都是发达地区,经济和地理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城市比比皆是。

合肥引进的家电制造和研发,让自己和沿海地区的青岛(海尔),佛山(美的),珠海(格力)等城市在产业上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而近年来合肥引进的京东方的显示面板集群,和打造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都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是可以和一线城市一较高下的产业。

事实证明,即使要敢于去抢夺高价值的产业,这样带来的收益也会无比的高。

合肥可以说是过去十几年全国GDP排名提升最快的城市,也许没有之一。

合肥经济总量2010年排在全国第38名

2017年排在了全国第25名,这个进步速度是无比惊人,这意味着每年都会超越1-2个城市。

这背后,就是合肥引进的产业和一线城市没有代差,处于同一水平,因此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向上动力,敢于去争夺中高端产业的勇气,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大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关系,为什么大城市房价要在合理水平

我国目前优先级应该是先把落后地区的大城市发展起来,然后是中小城镇,最后是农村。

究其原因,农村人口是在不断减少的,2017年我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312万人;

上世纪末和21世纪初,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因为并不知晓未来的城市化趋势,动用在城市打工赚的钱在老家盖了不少房子,我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就有好几幢新盖的房子,然而现在村民几乎都进城了,房子也空在那里,造成了浪费。

把落后地区的大城市发展起来,无疑是在当地增加了转移支付资金供给来源,也增加了中高端的就业机会,可以更好的反哺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和农村。

而我国人口总体在继续向大城市集中。

如果把我国分成大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三级的话,目前的趋势非常明显:

农村人口在以每年1300万人左右的速度迅速下降;

中小城镇人口也在上升,为什么这样说,因为2017年我国总人口增加737万,而农村人口减少1013万,意味着大城市+中小城镇人口增加2049万人;

大城市人口占比上升,这里大城市定义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实力城市(例如青岛,厦门,深圳,无锡,宁波,苏州,大连,东莞,佛山,烟台等等),加起来大约四十多个;

当然了,大城市内部也有农村人口,但是占比不高,这里我们简化处理。

三级体系里面,由于中高端产业的向心力,大城市的人口增加最快,以2017年为例,四川省常驻人口增加40万人,而成都就占了12.71万人,占比31.78%,这大大高出成都常驻人口占四川省的比例。

目前我国处于中高端产业在第一级体系扩散时期,也就是主要在四十多个大城市内部扩散,

具体来说就是从中高端产业从北上广深,到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合肥,郑州,西安,宁波,长沙,无锡,贵阳,重庆等城市进行扩散,

在这个过程中,人口不断被中高端产业吸引而向大城市集中。

在未来,这四十多个城市按照平均一千万人口计算的话,能够集中四五亿人居住。

由于中高端产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大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国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三级体系里面作为体系第一级的大城市,

担负起支撑第二级中小城镇和作为第三级的农村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金供给任务。

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城市存在发展产业但是通过资源供给来控制人口的理念。

通过控制土地供给和教育资源,抬高房价和教育支出的方式来抑制人口,

北京和上海为什么特别喜欢清理群租房,喜欢清退地下室,其背后就是控制人口的大棒在指挥。

而这个控制人口的线,是多年前做规划的时候凭借长官意志决定的。

通过控制资源,提高竞争的激烈程度,提高居住和子女教育的成本,来逼迫部分人口退出。

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的结果,就是人口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面互相争夺资源,会永远保持争抢状态,这是人性,的确会有人受不了退出,但是退出会让激烈程度减弱,必然又会有新人加进来。

走向香港化,年轻人买的房子越来越小,居住面积越来越拥挤

但是不买房孩子上学怎么办,房租上涨怎么办,于是还是要买的,那就退而求其次,不买90平的,买总价相对更便宜的82平米的,买78平的,买六十多平米的,或者就是啃老让六个钱包多凑点首付,花的钱越来越多,买的房越来越小,这不是香港化是什么?

如果你想在合肥买房,请关注【合肥买房参谋】。如果你对买房有任何问题欢迎下方私信或评论告诉我,能让你买房路上不踩坑多优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