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1年,徐茂公奉命去斩杀单雄信的家人,他和单雄信本是情同手足的结义兄弟,只可惜两人投靠到不同的阵营里,单雄信被诛杀以后,徐茂公悲痛不已,如今又要去斩杀好兄弟的家人,看着满屋子瑟瑟发抖的老幼妇孺,哪里下得去手?
他思来想去,最后做了一件事,既保全了和单雄信的兄弟情义,又能去向李世民交差。
单雄信被捕以后,徐茂公作为他昔日的好兄弟,曾经三番两次亲自去劝降,从家人性命讲到天下大势,从个人情感谈到公理道义,任他磨破了嘴皮子,单雄信始终一言不发,被逼得急了,对着他一通痛骂。
徐茂公深知说服不了单雄信,只能觍着脸去求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看在他尽忠尽力的份儿上,饶他的好兄弟一命。李世民低头沉吟片刻,严肃地说:“单雄信不能留!之前他还有心留单雄信一命,但是徐茂公求情后,他忽然意识到这个人留不得。为防夜长梦多,很快就处死了单雄信。
单雄信死后,李世民深知斩草要除根,命令徐茂公亲自带人去单府抄家,男女老幼格杀勿论。李世民手下能臣众多,他却选定徐茂公去执行这项任务,一来表明自己对瓦岗寨旧人的信任,二来也希望徐茂公能对得起自己这份信任。
起初,徐茂公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奈何李世民态度坚决,只能领命。他带兵来到单府,发现府里满地狼藉,一个人都没有,想来是下人奴仆们听说主人被杀,害怕受到牵连,抢了家里的东西逃命去了。
徐茂公心有戚戚焉,单雄信在时,单府是何等得风光无限,每天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庭院里时常传来欢声笑语,如今树倒猢狲散,门庭冷落鞍马稀,单家人也不知道都到哪里去了。
想到这里,徐茂公倒松了一口气,单家人是个烫手的山芋,杀也不能杀,留也不能留,原本他还担心见了面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今其他人都跑了,他只需要面对单雄信就好。
《旧唐书》:勣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矣。”
单雄信见他一身装备的前来,神色十分坦然,他淡然道:“我就知道你我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徐茂公听了十分难受,但他只能叹道:“我这辈子发誓要和兄长共患难,哪敢自己贪生?只是我已经许了国家,这事儿难两全。我死了,谁照顾兄长的家人啊?”说着,他就割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单雄信,说:“生死永别,这肉就陪你一起入土了!”
单雄信看了一眼对方,一句话没说,就毫不犹豫地吃了,随后慷慨赴死。
单雄信走了,徐茂公便将单雄信的儿子藏了起来。虽然徐茂公愁得来回踱步,但他再三考虑后,最终在手下的再三催促下,咬牙拔出了刀……
徐茂公把几具尸体呈到李世民面前,声称单家人都已经被自己杀了,李世民十分满意,当众表扬了他一番。
等到李世民离开,徐茂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满头冷汗,幸好李世民没有仔细审查,否则就会发现面前的尸体根本不是单家人,而是徐茂公从死牢里找来的几个死囚,真正的单家老小早已经在他的安排下秘密出城,如今大约已经到了安全地带。
徐茂公这一出“偷梁换柱”,既保住了单雄信的家人,又在李世民面前能交差,历来忠义两难全的难题,最后被他轻松化解,可谓机智过人。
后来,徐茂公备受李世民的宠爱,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再后来,他还成为了李治的左膀右臂。公元669年,李勣去世的消息,传到了皇帝李治的耳朵里,李治听了之后非常悲痛,哭得像个泪人。
为了表达对李勣的哀悼,李治下令朝廷停止办公七天,这是对李勣的极大尊重。他还追封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给他“贞武”的谥号,允许他陪葬在昭陵,碑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书。这是对李勣一生功绩的肯定。
到了下葬的那天,李治不光让所有官员送葬,他自己也亲自到了未央宫的故城,登上宫楼,望着李勣的灵车,又一次痛哭。太子李弘也跟着李治来送葬,他的悲痛之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然而,说到这里,很多人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单雄信,其实李世民原本也想放他一马,但是单雄信性格刚烈,又骁勇善战,早先在王世充手下任职时,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让李世民吃了很多亏。
王世充也非常信任单雄信,除了任命他为大将军,赏赐无数的金银财宝,还把女儿嫁给了他,两人有这层关系在,难怪单雄信会对他忠心耿耿。后来,王世充在和李世民的争斗中兵败被杀,单雄信一直把李世民视为仇敌,被捕后宁愿被杀死,也不肯俯首称臣。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性格,刚烈又直接,然而,这样的人,如果不能为李世民所用,那么必然后患无穷。
李世民有很多手下都是瓦岗寨旧部,活捉单雄信以后,他曾派出包括徐茂公在内的很多人前去劝降,希望能把这位世间罕见的良将纳入麾下,同时也可以向瓦岗寨旧部展现自己的仁慈英明,以便笼络人心。但是单雄信的态度让他意识到此人无法收服,与其放虎归山,让自己日后在战场上多一个难缠的敌人,不如除之以绝后患。
此外,徐茂公来求情,也是李世民杀单雄信的原因之一。单雄信作为瓦岗寨数一数二的人物,在瓦岗旧部心中的地位很高,如果劝降单雄信没成功,反而让他把李世民的手下都策反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尽管李世民以求贤若渴著称,但在面对单雄信时,他必须权衡多方面的因素。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这样的深谋远虑和狠辣果决,是很多帝王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