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个临近破产的企业,收购一个国际车企,还四处借钱,放到现在都未必有人敢做。
但14年前的吉利集团却做到,集团创始人李书福,赌上集团和自己的一切,成功收购了豪华车企沃尔沃。
两家有着天上和地下的区别,当这个消息传出来后,让群众震惊不已,甚至有人戏称为“蛇吞象”,那如今14年过去了,这两家公司怎么样了?
收购沃尔沃
李书福是吉利的创始人,那时候公司在破产的边缘,但是他还是希望能进入到汽车领域。
为了更加了解汽车零件,他买了几辆车,一点点的拆开,然后在尝试拼回去,终于他有了自己组装车辆。
后面有领导来吉利集团参观,李书福认为这一个机会,他一见到领导就表示了自己造车梦,并且表示给一个失败的机会。
这份努力,也让他获得了国家的认可,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为了打开市场,吉利采取了低价策略,以3、4万元的价格让普通民众也能买得起轿车。
就这样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销售量一路飙升,但是在国际上,他们缺乏品牌效应,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李书福先试一些先进的车型,但都失败,随后他将目光转移到沃尔沃。
那时这个沃尔沃出现资金问题,只要帮助他们就能解决吉利公司问题,但沃尔沃再怎么有资金问题,也是国际集团,对于吉利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
但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李书福基于对国际汽车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清晰规划做出的战略决策。
高风险豪赌投资
确定收购沃尔沃后,摆在吉利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他们必须要准备18亿美元。
但那时的吉利的现金储备只有6亿,足足还差3倍,李书福动用了身边的所有资源,还将自己名下各种资产做抵押,也凑了一点,但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外部支持,开始向中国和外国的一些银行贷款,然后国内的两个地方的政府资助了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此外,吉利还出售了15%的股权,获得了高盛3.3亿美元的投资,即便如此,资金缺口仍然巨大,吉利最终还是向福特借了2亿美元,用于卖家融资。
李书福通过各种方式,筹集到了收购沃尔沃所需要的钱,最终完成了收购。
技术融合困难
吉利解决了国际困难,但是怎么整合沃尔沃,成了关键问题,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沃尔沃品牌价值受损,甚至拖累吉利自身的发展。
于是李书福决定,两个公司保留品牌特色,独立运营,有人知道后都在怀疑这件事情的靠谱性。
先不说靠谱,两家集团针对用户不一样,很多东西都被背驰的,如果要强行的去融合,那么只能得到两败俱伤。
如果两个都保持独自运营,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后面的事情,也证明了李书福的正确性。
两家公司遇到技术融合困难,双方直接创新研究中心,为了双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之后沃尔沃在保持独立运营,品牌价值也没影响,而且市场价值还提升,后面两个集团还培养很多优秀研发人才, 开发了那种叫做CMA的紧凑模块化设计。
CMA架构的开发,标志着吉利在技术整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吉利后续推出的一系列新车型奠定了技术基础。
如今双赢局面
吉利收购沃尔沃,并非简单的“蛇吞象”,而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吉利接管沃尔沃后,给它带来了新的生机。
吉利从当初的普通国产品牌,逐渐发展成能与国际大牌一较高下的汽车制造公司,自身的技术进步和品牌也大大提升。
沃尔沃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逐渐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安全、可靠、高品质的代名词。
吉利汽车的品质和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逐渐摆脱了“低端”的标签,吉利为沃尔沃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全球的销量不断上升,其中中国市场的成绩尤为亮眼。
两家的未来挑战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沃尔沃虽然销量增长,但盈利能力却面临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沃尔沃不得不采取降价策略,导致利润率下降。
此外,沃尔沃的产品线相对单一,也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吉利进步明显,但在打造品牌和研发技术上还得再加把劲。
吉利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但国际化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如何整合全球资源,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管理,都是吉利需要面对的挑战。
沃尔沃的全球化经验,可以为吉利提供了参考,但吉利也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吉利和沃尔沃必须紧跟新技术潮流,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稳居优势。
结尾
而如今的吉利已经是500强企业之一,更是连续了13年的当上有名,而沃尔沃也在欧洲上市,为14年的努力画上了很好的句号。
未来吉利和沃尔沃还会继续努力,在国际造车领域继续努力!
信源:
新华网2009年12月25日——李书福回应为何要收购沃尔沃:让中国车走遍世界
人民网2011年12月06日——汽车狂人李书福: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