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当年嫁给暴发户,全家沾光,丧偶后回家养老,家人态度太伤人

赵俨聊人啊 2024-11-29 08:53:31

整理:看雨听风

素材:钱万发

30多年前,我小姑嫁给了一个很出名的暴发户,虽然小姑父年龄比我小姑大十几岁,可全家人没一个人说小姑父不好,都夸小姑眼光好,以后有享不完的福。

小姑定居深圳那些年,没少帮扶娘家这帮亲戚,可以说,没有人没得到过我小姑的恩惠。

一年前,小姑突然回到家乡养老,小叔一家沉默,大姑一家不吱声,小姑伤心痛哭,说自己娘家没人了,我站出来,小姑,来我家!

小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大姑老大,我爸老二,我还有一个小叔,小姑作为家中最小孩子,读书最多。

其实,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不爱上学,其实我大姑和小叔学习就不错,小时候也没少得奖状,可肚子都填不饱,我爷爷奶奶根本也不会让他们上学。

我父亲倒好,从小对书本儿就不感兴趣了,总跟在我爷的身后学一些庄稼把式。

等到我小姑上学的时候,家里的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几个哥哥姐姐也能为家里挣钱了。

那时候,我大姑和小叔就常常抱怨我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当年如果能够坚持让他们上学,也不至于现在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候小姑总是没心没肺的说,“大姐,二哥,等以后我有钱了,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我小姑是那么说的,也真是那么做的。

小姑在他们姐弟中长相是最好的,个子高挑,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仿佛会说话,那时候,主动上家给我小姑说媒的人很多很多,可我小姑一个都没看上。

我比小姑小十岁,曾经我也问过她,“小姑,你都20岁了,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我看你那个同学李瑞就挺好,经常帮咱家干活儿,还总给我带好吃的。”

“馋猫,一点儿好吃的你就给小姑卖了,小姑以后一定要嫁给一个有钱人,让你爷爷奶奶和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我觉得我小姑就是在异想天开,因为我感觉最有钱的人就是李瑞,他总给我拿那些大白兔奶糖。

有一天放学,我就看小姑领着一个男人回家了,一看他就比我姐大很多,外面还停着一台轿车,我不认识是啥车,只觉得特别的酷,我去城里赶集的时候见过。

进屋以后就看见炕上放着很多花花绿绿的盒子,一看就是好吃的,我小姑一把把我拉出门外,笑着问我,“我大侄子,你看老姑的对象咋样?”

我又瞥了一眼坐在炕上的男人,他的手里始终拿着一个大哥大,那是我在邻居家电视中看到的东西。

我转过来你对小姑说,“长得还行,就是有点儿老,这回你满意了吧?找到个有钱人。”我向小姑撇撇嘴。

小姑倒是满脸得意的说,“他对我可好了,以后姑姑就去城里住了。”说完,小姑从兜里给我掏出了一把糖,花花绿绿的,我从来没吃过。

后来从父亲的口中我才知道,小姑原来嫁了一个二婚的男人,那个男人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听说是个暴发户,前几年去广州倒腾服装,发财了,小姑有文化,长得又好看,也不知道两个人怎么就认识了。

其实对于这段婚姻,我父亲是不看好的,总觉得自己妹妹嫁过去会很辛苦,后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有钱也未必过得舒心,可我父亲人微言轻,我爷爷奶奶,大姑小叔都同意,还夸我小姑有眼光。

我小姑更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义无反顾的就和那个男人结了婚,结婚以后,就和小姑夫一起住在了城里,没几年,就又去深圳。

小姑结婚以后,就很少回家了,但自从家家都安了电话后,小姑的电话倒是经常的往家里打。

每次我大姑和小叔有事儿,都会用电话晃我小姑几下,之后小姑就会把电话打过来,我大姑和小叔总说,长途电话费太贵了,你小姑有钱不在乎这些。

我小姑确实不在乎,每次打电话都问家里缺什么,只要有人开口,她一定会做到。

当年我大姑给他儿子结婚,差3万块钱,我小姑毫不犹豫就给打了过来。

连他们家孩子的工作,都是我小姑托人帮忙弄的,要不然他也进不去政府工作。

我小叔家更是受我小姑恩惠最多。

我小叔要给儿子结婚买房,我小姑赞助了10万,我堂弟要买挂车跑运输,钱不够,我小姑又给拿了10万,这都是有据可查的,平时我小姑几百几千的转,那都没有数了。

连我爷爷奶奶葬礼的花费,也都是我小姑出的大头,我小姑总说,“自己这个闺女当的太不合格,为父母做的太少,自己多出点钱是应该的。

在我的记忆里,只要家里人给我小姑打电话,就是说钱的事,好像也没人关心我小姨过得好不好,小姨夫对她好不好。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他们哥俩还能说点心里话,可自从父亲10年前去世了,我对小姑的生活也不太了解了。

以前我只听我父亲说,“你小姑别看有钱,她过得苦啊,这辈子就生了一个女儿,不受婆婆的待见,那个养子对她也不好,”

父亲临终时,最放不下他的小妹,他没有等到我小姑回来就去世了,父亲告诉我,“以后让我替他好好照顾这个妹妹,因为家里人亏欠她太多了。”父亲预感到我小姑的晚年不会太幸福,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到底还是发生了。

去年,我正在外地办事儿,妻子打电话告诉我,说小姑回来了,我当时真的很高兴,因为我已经有好几年没看着火小姑了。

“你告诉小姑,我明天就能回去,让她别着急走,等等我,我真的挺想她的。”我兴奋的和妻子交代着。

可我妻子却支支吾吾的告诉我不用着急,还说我小姑不会着急走的,我这个人心粗,到时就没有在意。

第二天,我急急忙忙赶回来看小姑,发现小姑住在快捷酒店里。

“小姑,你怎么住在这里了?怎么没去大姑家和小叔家,去我家住也行啊?”我一边和小姑说,一边好好观察小姑,因为我好几年没看见她,发现小姑老了很多,腰都没有以前直溜了,脸上的皱纹也很多。

“你眼睛怎么肿了?哭过了?”我还没等问完,我妻子用手拽了我一下。

我一愣,“怎么了?”我问妻子。

眼见小姑眼睛又红了。

“小姑想回来养老,想把爷爷的房子翻盖一下,可是小叔不同意,说话还挺难听。”我妻子小声的解释着。

我一听火气往上窜,我努力压制火气,笑着对小姑说,“小姑,咱也不能总在酒店待着,你还没去侄子家去过,今天,侄子就领你参观参观。”

小姑笑着说,“也行,小姑就打扰你了。”

听着小姑这么客气,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来我在妻子的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小姑父去世以后,虽然给我小姑留了一部分财产,可他的儿子对我小姑不是很好,小姑的女儿出国了,也顾不上她,小姑就想回老家养老,离娘家人近一点,她年岁大了,以后也能有个照应。

可是小姑说出要在老家建房子时,却遭到了小叔的反对,小姑好像真的伤心了,听妻子说完,我心里就有数了。

第二天我向公司请了一天假,我把大姑一家和小叔一家都请到了我家,理由是小姑回来了,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那天,我大姑和大姑父,小叔,小婶儿还有我堂弟都开着车来了,我也提前在酒店订了一桌子菜,也拿出两瓶好酒,

“大外甥,我们可是粘了你小姑的光了,平时你可舍不得请我们。”我大姑阴阳怪气的说。

“大姑,我小姑回来,你才应该第一个先请,你们可是亲姐妹,和我还差一层呢。”我说完,只见大姑的脸色变了变,我也就当没看见。

席间,我给几位长辈都倒满了酒,我端起酒杯对着大家说,“小姑回来了,咱们家就全了,现在小姑父去世了,大家看看我小姑以后怎么办,我小妹在国外,照顾也不方便。”

我大姑不吱声,我又看看小叔,我小叔脸色红了红,“你小姑想在老房子上翻盖,可是那房子我早就卖给你小婶的弟弟,现在也没办法,不行,小妹就在城里买套房子得了。”

我小婶也附和,“现在还谁回家盖房子?小妹还得在城里养老,方便呀。”

我看小姑不说话,笑着对小叔说,“小叔,去年我还问你老宅卖不卖,你还说不买,留着以后升值,怎么一年多,思想就转变了。”

我小婶在那边不乐意了,“大侄子,你这话啥意思,好像我们舍不得那房子?”

“我知道小叔小婶舍得,以前,你家最困难的时候,我小姑可是出钱买车买房,我大姑家没钱,我小姑毫不犹豫的就汇钱,现在我们都过好了,我小姑的晚年我们也该给安排好了才行。”

“大侄子,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不管小妹似的,关键我们也没有办法,也不能让你小姑和我们一起住,那就太委屈妹妹了。”我小婶说的头头是道,我小叔就是不知声。

“我知道这次回来太唐突,我就想落叶归根,实在不行,我就租个房子吧!”沉默半天的小姑终于开口了。

“小妹,咱们二哥的老房子还在,不行你和大侄子商量商量,在他那里盖个房子得了。”我小婶得意的看看我。

“好的,我早就想说了,家里的房子我早就想推倒重建了,正好,小姑回来,想在那住,就住,不想住,就来城里和我们一起住。”

小婶听我这么说,白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没滋没味,很快就散了。

大家都走了以后,小姑抓住我的手说,“大侄子,你别听他们那么说,我,我租个房子就行。”

“小姑,我没开玩笑,房子我一定会建,以后你就在那养老,过两天,我准备好一切就开工,以后我退休了,也回去,那是我们的根,就算你不回来,以后我也会重建的,只不过是现在提前了。”

我小姑掩面痛哭,“我以为你们都不要我了,嫌弃我是个没用的人了!”

“小姑,你怎么能这样想,当年要不是你把我父亲接到省城的大医院治病,他老人家十五年前就没了,你连医药费都没让我们掏,侄儿都记着呢,那些年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咱们这一大家子,能不能吃饱饭都难说?人得知道感恩啊。”

小姑在那边早就泣不成声。

一年过去了,老家的房子早就建好了,小姑也早就搬进去了,小姑每天收拾她那些花花草草,院子的小菜,还有那鸡鸡鸭鸭,一天过得无比充实,脸上的笑容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昨天,我和妻子还一起回去看看小姑,给她买了很多好吃的,小姑做了一桌子的好饭好菜,有我爱吃的糖醋排骨,有妻子爱吃的干锅兔,还有我儿子爱吃的水煮鱼。

看着这满桌子的菜,我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小姑这辈子,把所有人都照顾到了,可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那天,我陪小姑聊了很久,从以前聊到了以后,我说以后自己给她养老,小姑听了,笑的像个孩子一样。

其实我不是说说而已,小姑对我们一家人太好了,她的恩情我一辈子也还不完。

人活一辈子,一定要学会感恩,有些人对我们的好,需要我们铭记一辈子。人不该只学会遗忘,更该学会感恩和回报才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