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家建在海上,那冰蓝色的液体注定了我一生的漂泊。”
一个人的童年少年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色,童年少年时期读的书,那些隐含在书中和生活中的道理与做人的规范,包括所受到的文学和艺术熏陶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色彩。哪怕他穷困潦倒,哪怕他只是个外卖小哥,可立在人群中,你总会发现有些人总与其他人是有些不同的,那不同是底蕴和书香气。
要看一个人的底蕴,不是看他对上如何,而是要看他对下如何。
常常看到好多人标榜自己是个非常不错的人,然而在很多细节上,他们很少能照顾到他人的情绪和辛苦,尤其比自己级别低的人,不是他特意而为,实在是他意识不到。
每天和保安点头说声你好,对保洁道声辛苦了,并且在细微之处不做让他们为难的事,就是一个人自小被打下的底蕴。
这种底蕴来自于我们从小的熏陶,可现在这种熏陶却让人越来窒息,在某平台上,有人给我说,为什么非要看书呀?短剧、视频吸收知识更快,我就乐意让我的孩子看短剧。
短剧偶尔也瞟过一些,很难评。只能说,至少我们现在的短剧太太急功近利了,并非没有看到过好的短剧,可惜几乎不属于这边。
大多数短剧追求的主打就是一个无脑,逻辑是什么?历史是什么?都不必将就,只要爽——无脑的爽。
这样的童年氛围,你要给予你的孩子吗?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至少离我们孩子很远,其实这些童话作品中文字部分,如果孩子们不耐烦看,可以先从插画让他们看起。
现在好的插画作品也非常非常少,西班牙插画师阿兰察·塞斯塔约(Arantza·Sestayo)算是现在为数不多的插画艺术大家,她于1964年出生于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她的作品在《光谱》、《艺术复兴中心》及《被艺术感染》等权威艺术出版,部分作品还成为企鹅兰登书屋封面,她非常善于画奇幻题材和儿童题材,她的插画作品充满了想象力。
她是一位涉猎范围很广的插画艺术家,从硬金属摇滚杂志的《重金属》封面,美国独立漫画出版商SQP的封面,到比利时《红耳朵》,以及瑞典儿童绘本《普萨戈公主》,并受邀参与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特别版“权力的游戏20周年”纪念项目的创作,当然她的很多作品,以我们现在平台的判断没办法让大家坦然欣赏。
她就像一个现代插画界的惊喜盒子,总能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插画作品,有些时候我们未必能够记住一本很长的故事书,但一幅惟妙惟肖的插画,会让书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刻入我们心灵,就如同老一辈的人,永远无法忘记王文娟和陈晓旭创作的林黛玉形象一样,一说起黛玉,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最生动的就是她们。
艺术大抵就是这样,它不仅仅只是诗与远方,他是我们童年的原色,以及长大后能勇敢地去拥抱四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