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十五年》看李贽的思想锋芒

闲人杂谈 2025-01-09 10:31:59
一、《万历十五年》引出的奇人李贽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宛如一把钥匙,为我们解锁了晚明那段风云变幻却又暗藏玄机的历史大门。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万历十五年这个看似平凡却极具深意的时间节点,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问题一一剖析,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症结所在。

在书中,万历皇帝在皇权与臣权的博弈中逐渐心灰意冷,消极怠政;张居正生前雷厉风行推行改革,死后却惨遭清算;申时行周旋于朝堂各方势力之间,力求维稳却难挽颓势;海瑞坚守着传统儒家的廉洁与正义,却在现实官场中四处碰壁;戚继光空有军事奇才,却因时代的局限与政治的暗流,晚年落寞凄凉。而李贽,这位在书中着墨颇多且极具争议的人物,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明朝士人的固有认知。

李贽,号卓吾,生活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那是一个社会变革暗流涌动、思想禁锢与突破相互拉扯的时代。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却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与独特见解,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犹如一部行走的思想启示录,吸引着我们去深入探寻。

二、李贽的生平轨迹:时代浪潮中的跌宕人生

(一)坎坷仕途路

李贽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 年)的福建泉州,原名林载贽,后改姓李。他出身于一个亦商亦儒且与伊斯兰教有所渊源的家庭,家族的多元背景为他日后思想的开放性埋下了伏笔。自幼聪慧的李贽,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成长,7 岁便随父读诗书、习礼文,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26 岁时顺利中举。然而,这看似一帆风顺的开端,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无奈与艰辛。

中举后的李贽,并未迎来命运的垂青。由于家道中落,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他无力承担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费用,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更高的科举追求,沉潜于官场底层,默默等待机会。在此期间,他先后在河南共城任儒学教谕 3 年,在南京和北京国子监任教官各数月,在礼部任司务 5 年,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又近 5 年。这些官职大多位卑俸微,生活捉襟见肘,甚至时常陷入食不果腹的困境。

为官各地的李贽,还饱尝了仕途的艰辛与挫折。他性格刚直,好强喜辩,不肯在言辞上为人所屈,面对官场的种种黑暗与不公,他常常仗义执言,与上司发生冲突。在共城任职时,他目睹当地百姓深受苛政之苦,毅然挺身而出,为百姓发声,却因此得罪了权贵,遭到打压排挤。在南京刑部任职期间,他又因坚持公正断案,不迎合上级意图,而被同僚孤立。

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父亲的离世让李贽悲痛万分,他急忙返乡奔丧,却又遭遇倭寇入侵泉州。在国仇家难面前,李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不顾丧服在身,率领弟侄投身晋江保卫战,与倭寇展开殊死搏斗。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未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战后的李贽依旧面临着生活的重重困境。

直到 1577 年,李贽被任命为云南姚安知府,生活才稍有改善。在姚安三年任期内,他兢兢业业,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他廉洁奉公,“禄俸之外,了无长物”,自题楹联 “听政有余闲,不妨甓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 以明志。他关心百姓疾苦,建连厂桥便利交通,修火神祠杜绝火患,开设三台书院重视教育,还提出 “至人之治” 的主张,宽法缓征,减轻百姓负担,使得当地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生活安定,深受百姓爱戴。但即便如此,他的为政理念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最终还是遭到了顽固守旧派官僚的诽谤和迫害,愤而辞官。

辞官后的李贽,并未回归故乡泉州,而是前往湖北黄安,寄居在耿氏兄弟家中。他深知,一旦回到家乡,便会陷入家族与官场的双重束缚之中,难以挣脱。从此,他开始了另一段远离官场喧嚣,专注于思想探索与讲学授徒的人生旅程。

(二)思想转变因

李贽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熟读四书五经,对孔孟之道深信不疑,一心渴望通过科举入仕,践行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理想。他在早期的为官生涯中,也是秉持着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政治理念,试图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建功勋。

然而,现实的残酷却一次次冲击着他的信念。多年的官场沉浮,让他目睹了太多的黑暗与不公:官员们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科举制度沦为权贵子弟晋升的阶梯,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寒门学子却报国无门;朝堂之上,党争激烈,政治腐败,皇帝与大臣们为了权力互相倾轧,置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于不顾。这些现象让李贽对儒家学说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儒家教条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问题,也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在困境与迷茫之中,李贽开始接触佛道思想。佛教的 “空”“无” 观念,道家的 “自然”“无为” 思想,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灵,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考之门。他在闲暇之余,研读佛经、《老子》《庄子》,试图从这些古老的智慧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在与佛道思想的碰撞交融中,李贽的人生观逐渐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对世俗的功名利禄、繁文缛节产生了厌倦之情,生出了避世之心。

与此同时,李贽个人生活的接连打击,也促使他的思想进一步蜕变。他一生饱经磨难,至亲相继离世,生活穷困潦倒,曾祖父的灵柩停了 50 年才得以入土为安。这些惨痛的经历让他对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善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背离传统、追求自我的道路。他不再满足于儒家所规定的人生轨迹,而是渴望打破束缚,重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寻找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李贽的思想锋芒:剑指正统的 “异端” 学说

(一)“童心说”:对虚伪礼教的宣战

李贽最为著名且极具震撼力的思想主张当属 “童心说”。在《童心说》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所谓 “童心”,即人之初生时那未经世俗污染、未被功名利禄侵蚀的纯真本心。在李贽看来,这颗童心乃是人性中最为宝贵的部分,它是人们认知世界、感受生活的最初源泉。

然而,当时的社会却被虚伪的礼教所充斥。传统儒家礼教发展至明朝,已然沦为一种形式主义的枷锁,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墨客,背地里却干着追逐私利、阿谀奉承的勾当。他们以 “天理” 之名,压抑着人的自然欲望,将人的真实情感深埋心底。李贽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虚伪与做作,他高举 “童心说” 的大旗,大声疾呼人们要回归真心,摒弃那些虚假的道学面具。他认为,一旦失去童心,言语便会不由衷,政事将无根柢,文辞亦不能达意。只有保持童心,才能写出 “天下之至文”,因为真正的好文章,皆是作者真性实情的自然流露。

为了维护这 “童心”,李贽不惜向传统的权威发起挑战。他批判当时盛行的摹古拟古之风,反对文人墨客们一味地尊崇 “宗道、宗经、宗圣”,认为这种僵化的写作理论,恰恰是对人性真实表达的禁锢。他主张文学创作应从日常生活感受出发,以真心为笔,书写真实的人生百态。他的这一思想,不仅在文学领域掀起轩然大波,更是对整个封建统治思想的有力冲击,宛如一把利剑,刺向了虚伪礼教的要害。

(二) 反传统观念:挑战权威的思想先锋

李贽不仅以 “童心说” 震撼世人,在诸多观念上,他都展现出与传统截然不同的姿态,堪称挑战权威的思想先锋。

在对儒家经典的态度上,他大胆质疑,毫不留情地批判那些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教条。他指出,儒家学者,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们,整日空谈道德,使得士人阶层虽饱读诗书,却无治国安邦的真才实学。在国家面临存亡危急之时,这些满口仁义的儒生们往往束手无策,互相推诿。他认为,“儒者不可以治天下国家”,因为他们总是 “学步”“践迹”,拘泥于古人的陈言腐词,不知变通,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李贽对传统的等级制度也提出了挑战。他反对封建礼教所强调的尊卑贵贱之分,认为 “天下之人,本与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地位与尊严。他尤其关注女性的权益,猛烈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对受封建压迫的女性给予了深切同情。他主张男女平等,反对 “男子所言尽长,女子所言尽短” 的荒谬言论,肯定女性的智慧与长处。他甚至以实际行动打破传统禁锢,儿子早亡后,他毅然将守寡的儿媳妇嫁给自己的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对封建节烈观念的唾弃。

这种种反传统的行为,使得李贽在当时的社会中犹如一颗孤星,备受争议与排挤。但他毫不退缩,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与非凡的勇气,在思想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为后人点亮了追求自由与真理的火把。

四、跨界成就:文学与教育的卓越建树(一)明清小说的伯乐

在文学领域,李贽堪称明清小说发展的关键推手。彼时,小说在传统文人眼中不过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街摊文学”,地位卑微。然而,李贽却独具慧眼,他坚信文学作品应源于生活、抒发真情实感,而非一味尊崇古圣先贤的刻板教条。于是,他挺身而出,大力抬高小说的文学地位,为其正名。

李贽对诸多名著的精彩点评,更是如点点火种,点燃了明清小说创作与传播的燎原之火。他评点《水浒传》,以犀利笔触剖析书中的 “忠义” 内核,称其为 “古今至文”,让世人看到这部作品不仅仅是绿林好汉的传奇故事,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映照。在他的影响下,金圣叹评点《西游记》、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胭脂斋评点《红楼梦》等相继涌现,形成一股评点热潮。这些评点不仅挖掘了小说的深层内涵,还引导了读者的阅读品味,使得小说逐渐摆脱低俗的刻板印象,昂首步入文学的主流殿堂,成为明清两代文学的耀眼主角,为后世文学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平民教育的先驱

教育,是李贽倾尽心血的又一领域,他怀揣着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理念,堪称平民教育的先驱。

李贽坚决反对传统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 观念,旗帜鲜明地倡导男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年代,他勇敢地招收女弟子,打破了学校对女性的禁锢之门,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女性的世界。他的这一创举,犹如一声春雷,为无数女性带来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使她们有机会挣脱封建枷锁,展现自身的智慧与才华。

李贽深知,人才不应被狭隘定义。他批判埋头苦读八股、只为求官的 “书奴”,提出真正的人才应具备识、才、胆。“识” 即敏锐的思想见解与辨别是非的能力;“才” 是扎实的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的技巧;“胆” 则意味着果敢的意志、无畏的勇气。他认为,只有三者兼备,才能成为经世致用之才,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担当重任。

在教学实践中,李贽别具一格。他主张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坚信各行各业皆能出状元,而非将科举做官视为唯一出路。他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独立思考,让学生的个性与天赋得以尽情舒展。他的讲学内容紧密联系百姓日常生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深刻哲理,摒弃了传统教育中晦涩难懂的弊端,将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的理念融入教学,使学问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实用智慧。正因如此,他的讲学深受年轻士子与普通百姓的热烈追捧,每有讲学,台下必人满为患,众人如痴如醉,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璀璨明星。

五、争议与困境:时代夹缝中的挣扎

李贽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与困境,犹如在时代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他的 “异端” 思想,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封建正统的神经,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当时,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正统思想,它所构建的封建礼教秩序,如同一张严密的大网,笼罩着整个社会。李贽的言论与行为,无疑是对这张大网的公然挑衅。他批判儒家经典,质疑圣人权威,主张男女平等,这些思想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被视为大逆不道。封建卫道士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口诛笔伐,欲将他的思想扑灭。

万历三十年(1602 年),李贽的命运迎来了沉重一击。礼科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沈一贯的旨意,上疏弹劾李贽。疏中列举了他的种种 “罪状”:在麻城讲学期间,男女混杂,白日同浴,伤风败俗;著书立说,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这些所谓的 “罪状”,在今人看来,不过是李贽追求思想解放、打破传统禁锢的大胆尝试,但在当时,却足以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贽因此被捕入狱,他的著作也遭到了朝廷的严厉禁毁。在狱中,李贽受尽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压力。他曾作诗明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最终,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狱中自刎而死,结束了他充满传奇与苦难的一生。

李贽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他所处的明朝末年,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思想禁锢愈发严重。他试图以一己之力,冲破这重重黑暗,却无奈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然而,他的思想光芒并未因此黯淡,反而在后世愈发耀眼。他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运动开辟了道路,对后世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近代思想的觉醒埋下了伏笔。

六、历史回响:李贽思想的深远余音

李贽虽逝,但其思想却如黄钟大吕,在历史的长廊中久久回荡。他宛如一位孤独的勇士,在晚明那思想禁锢、黑暗腐朽的泥沼中奋力前行,以笔为剑,以言为刃,斩破重重迷雾,为后世开辟出一条思想解放的光明之路。

在晚明当时,他的学说宛如一阵清风,吹散了些许笼罩在士人阶层心头的阴霾。尽管饱受正统势力的打压,但在民间,尤其是年轻士子与普通百姓之间,却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他的讲学之处,常常人头攒动,听者云集,众人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他那打破常规、追求自由的思想养分,仿佛在沉闷压抑的时代中寻找到了一丝透气的缝隙。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贽的思想愈发彰显出其前瞻性与革命性。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众杰出思想家,接过了李贽思想的火种,继续在批判封建专制、探索社会变革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他们或抨击君主专制的腐朽,高呼 “天下为主君为客”;或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问应服务于社会现实;或从哲学层面深入反思,试图构建全新的思想体系。李贽的 “异端” 思想,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与精神支撑,成为推动这一时期思想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

直至近代,在西学东渐、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李贽的思想再度被有识之士挖掘,绽放出耀眼光芒。新文化运动中,那些追求民主与科学、倡导个性解放的先驱们,惊喜地发现李贽早在数百年前便已发出类似的呐喊。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人性自由的伸张,与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精神不谋而合,成为鼓舞仁人志士打破封建枷锁、追求思想独立的精神动力源泉。

回首李贽的一生,那是在荆棘中艰难探索、在困境中不屈抗争的一生。他以惊世骇俗的思想主张,向封建正统发起无畏冲锋;以跨界多元的卓越建树,为文化教育发展添砖加瓦。他的一生,是晚明社会矛盾激化、思想变革暗流涌动的生动缩影,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时刻提醒着后人:真理的探寻永无止境,思想的解放力量无穷。

七、结语

李贽的一生,宛如一场波澜壮阔却又饱含悲壮的思想史诗。他身处明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之中,以笔为刃,斩断传统思想的枷锁;用行动作帆,驶向追求真理的彼岸。他的 “童心说” 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被尘封的纯真角落,唤醒了对真实情感与自由表达的渴望;他在文学领域的开拓,为明清小说的辉煌铺就了坚实道路,让文学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他于教育天地的耕耘,播撒下平等与实用的种子,孕育出无数挣脱桎梏、经世致用的希望。

然而,他也因时代的局限,陷入无尽争议与苦难。封建正统的围追堵截,让他的思想被视为洪水猛兽,著作屡遭焚毁,本人深陷囹圄。但正是这般磨难,愈发凸显出他的伟大与坚韧。他的逝去,不是结束,而是思想解放的星星之火,燎遍后世的原野。

站在当下回望,李贽的思想依然具有深刻的当代启示。他鼓励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坚守内心的 “童心”,不被物欲与虚荣蒙蔽双眼,勇敢追求真实的自我。他对平等、多元的倡导,提醒我们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价值,摒弃偏见与歧视,构建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执着探索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未知时,鼓足勇气,砥砺前行,用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新征程。

李贽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思想宝藏,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之上,供后人瞻仰、汲取,成为我们不断奋进、追求自由与真理的永恒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