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朱老总为何空降华北战场?背后的危机很重要

博惠评历史 2023-12-04 10:12:06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战场的晋察冀解放区被视为最强、最大之战略区。重庆谈判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以晋察冀解放区核心,打造部队裁减模范区。

正因如此,晋察冀解放区元气大伤。

那时候,包括毛主席在内大多数人,都对聂荣臻所执掌的晋察冀解放区仍旧信心满满。

全国战场的大布局战略也是围绕晋察冀解放区而制定。我们所了解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制定,也是基于晋察冀解放区的强大优势。

毛主席甚至为聂荣臻和贺龙(晋绥解放区)量身打造了“三路四城”战略,借以巩固和发展壮大晋察冀解放区。

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发起进攻时,聂荣臻和贺龙为实现“三路四城”大战略,准备先对最北的大同城动手。

四城战略中,大同和其他太原、石家庄、保定相比,兵力配置上比较薄弱,而且属于阎锡山的地盘。聂荣臻和贺龙两人的想法,如果围攻大同,无论是南面的阎锡山,还是东面的国军,救援都不现实。

只要没有援军,攻坚大同的成功与否,只是时间问题。

7月。我军秘密转移,进至大同城下。

阎锡山也敏锐的觉察到了危机,命令大同守城指挥部楚溪春将外围据点的一部分部队缩回城中,想要固守大同城。

这场战场,有一个所有人都无法想象到的结局。

攻坚战打响后,聂荣臻和贺龙才发现,城防攻坚并不容易。对于刚刚从游击战术转变为攻坚战术的战士们而言,游击战和攻坚战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这是技术活。不是单纯的死拼硬打就能完成的战斗任务。

城池尚在攻坚时,一支让所有人想象不到的部队出现在大同城的西翼。他不是阎锡山的部队,更不是国军的部队。

它是傅作义的部队。

南京的蒋介石为了解决大同危机,一纸电令将阎锡山的大同城划归傅作义。只要傅作义能够解决这场危机,大同城就是他的!这也是西面的傅作义全力救援的原因。

对于穷居一隅的傅作义而言,这大同城对他来说可太重要了。傅作义为了解决大同危机,拿出了所有的家当。

大同城外围仅派遣了一个师的兵力前去解决,主力则直扑集宁。

傅作义围魏救赵的战法,对攻坚大同的聂荣臻和贺龙两人起到了奇效,两人紧急下令驰援几乎是空城的集宁。

更要命的是,集宁西面压根没有阻援部队,傅作义的一个师直接打穿了防线,直扑集宁城城。

聂荣臻和贺龙两人既要围堵前来增援的部队,又要拦住即将冲入集宁城的部队。

所以,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出现了极为滑稽的一幕:敌我双方的部队都在往集宁城冲!

一方的部队是为了赶紧入城建立阵地,一方的部队是为了入城增援城内防守力量。

这场大同攻坚战的结果,大同城没有攻下来,集宁城也没有守住。聂荣臻和贺龙两人无奈下达了撤退命令。

后来的傅作义,又奇袭张家口,一招直接打穿了晋察冀解放区,将晋察冀解放区拦腰切成两半。

至此刻,最强大的战略区在解放战争期间,再无亮眼战绩。

华北战场形势危急,陕北方面不得不派朱德、刘少奇两人空降晋察冀解放区,建立工委,主要职责是指导各地战场。

后来的结果我们也知道,朱德和刘少奇留驻晋察冀解放区后,再也没有离开。

朱德来到晋察冀解放区后,惊讶的发现晋察冀解放区的后勤补给悉赖自给自足。打起仗来,各个地方部队、各个野战部队都是各自的后勤补给,后勤系统不仅庞杂,而且大部分都在无效运转。

朱老总鉴于这种顽疾,对晋察冀部队进行了全面大整编,成立总管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配置有三个纵队,并下辖三个地方军区。

部队作战的后勤补给必须由野战军司令部解决,改变了以往那种自成一派的后勤补给方式。

朱老总曾在部队任职,即便加入共产党,他也是以高级军官的身份入伙。他可太了解部队的顽疾所在,后勤补给对于一支部队而言可谓重中之重,没有后勤补给,也就意味着这支作战部队失去了生命线。

朱老总特别强调了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并提出后勤司令部的巨大独立性,野战军就是专门负责对大兵团打仗的,后勤司令部就是专门负责后勤补给的。

这两者不能并行,前线的战士们不能一边在打仗,一边还跑到后方搞起后勤的工作。

经过朱老总的后勤改革,晋察冀野战军终于摆脱了以往的战斗劣势,作战风格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场的主动性得到了空前加强。先后沿着正太铁路打穿了阎锡山的防区,再破石家庄,掐住了华北铁路的大动脉。至此,华北战场得到了成功扭转。

一直以来,关于朱老总的军事地位,极其被人所轻视。那些我们背后没有听说过,看到过的故事,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现朱老总作为一位老成的军事统帅,到底有多高、多强的军事素养!

3 阅读: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