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哄动一史
编辑丨哄动一史
清圣祖康熙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在他长达六十一年的执政生涯中,办成了一系列前人没办成的大事、难事,为开创一个繁荣富庶,安定团结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鲜为人知的是,玄烨之所以能顺利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与他一岁时出过天花息息相关,并且这其中还与一个外国人有着莫大关联!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难不死,少年即位康熙一生所创下的功绩伟大且具有跨时代意义,他除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收台湾……每一项都是他为华夏一统,国运昌隆所创造的一座座里程碑。
然而,在康熙六十九年的人生当中,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其中的艰辛曲折让寻常之人很难体味。
公元1654年初夏之交,玄烨出生在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此时大清刚刚入关不久,满清对于中原的统治相当脆弱,满汉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
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并不受顺治皇帝福临待见,众所周知,福临一生都为董鄂妃一人而痴迷,乃至民间广为流传着顺治因董鄂妃病故而选择出家为僧的说法。
但据正史记载,顺治是因天花而亡,在中国古代,天花这种病形同癌症,一般很难治愈,因此,仅仅只有二十四岁的福临便在公元1661年突然暴毙,此时的玄烨不满七岁。
其实,与父亲一样,仅仅一岁的玄烨也得过天花之症,可他比父亲幸运,在度过一段危险期后,竟然奇迹般的好转起来。
大难不死的玄烨遂成为了宫中的“小明星”,他亦被当作有福之人得到了当时尚在人世的福临的关注。
有一次,西方传教士汤若望被叫到顺治身边,顺治就立储一事咨询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不假思索地告诉顺治,玄烨因为出过一次天花,身体内有了抗体,所以以后便可康保无虞了,因此他当时储位的最佳人选。
于是,顺治这才决定将大位传给玄烨,而谁也没有料到,顺治帝会英年早逝,此时的玄烨还是一位孩子,如何能担当得起治理泱泱大国的重任。
于是,在顺治去世前夕,便委托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帮助年幼的玄烨辅佐朝务,同时,祖母博尔济吉特氏,这位充满智慧的女性,也是少年玄烨的最佳导师。
但谁曾想,顺利继承皇位的玄烨,在没过多久后,便又迎来了人生之中的一道坎——鳌拜擅权!
智除权臣,稳固帝位鳌拜是满清第一巴图鲁,战功赫赫,声望颇高,而且此人野心大,性狂悖,在他的眼中,玄烨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因此,玄烨即位仅仅六年,鳌拜就私自做主,擅杀了屡屡与他作对的苏克萨哈。此时,索尼已经病故,遏必隆又惟鳌拜马首是瞻,苏克萨哈被干掉后,鳌拜便只手遮天,为所欲为,整个国家几乎都掌控在他的手中。
但随着玄烨的一天天长大,对于鳌拜的仇恨也在与日俱增。但玄烨深知,鳌拜在朝堂树大根深,权势熏天,若跟他硬扛无异于鸡蛋碰石头,所以,此事必须从长计议,重在智取。
于是,只有十来岁的玄烨就学会了忍辱负重,他表面上对鳌拜恭顺屈从,实际上秘密训练了一批“敢死队”,只要时机成熟,便可将鳌拜一党悉数拿下。
公元1669年的夏天,玄烨终于办成了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他精心秘密调教的“敢死队”发挥了大作用,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就将鳌拜擒住,随后便灭了他的九族,鳌拜的众多党羽、亲属也一并清理,而鳌拜的跟班遏必隆也遭到了削爵罢官。
年仅十六岁的玄烨终于可以亲自掌控大清这个新兴大国的未来走向,于是,意气风发的他准备趁热打铁,马上筹备解决掉另一件让他寝食难安的巨大麻烦——三藩。
削平三藩,统一台湾当年那个引清军入关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吴三桂,此时已是镇守西南边陲,独霸一方的朝廷大员,而且随着势力的不断增长,已成清朝的心腹大患。
所以,公元1673年,年仅十九岁的康熙便开始着手将“削藩”这件大事提上日程,圣旨下达后,只有平南王尚可喜响应,自请调往辽东养老。而盘踞云南多年的吴三桂岂能坐视一块这么大的肥肉拱手送进人家嘴里。
于是,他马上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擅杀云南巡抚朱国治,率领大军一路攻陷湖南多地,最后还在衡阳改号称帝,他的这一行为就像是一场瘟疫,感染到了远在福建的尚可喜,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纷纷起兵造反。
短短数月间,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福建、四川六大省份皆落入叛军之手,情况相当危急,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大清江山将被颠覆。
此刻,坐在金銮殿上的康熙皇帝安之若素,他冷静地判断形势后,做出全力攻打吴三桂的决定,而对于其他叛军,则施行安抚政策,如此一软一硬,便逐渐将吴三桂孤立了。
事实证明,康熙的这个决定是英明而果断的,当清军抵达湖南后,分北、西两路对吴三桂的叛军实施夹攻,进而又鼓励在湘汉军,加入剿讨队伍,如此以来,吴三桂就已成了瓮中之鳖,孤立无援。
公元1678年,尚未等大军攻破衡州府,吴三桂便在这一年的八月撒手人寰。其孙吴世璠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退守云南,三年后,清军攻进昆明城,吴世璠畏罪自杀!历时五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最终在康熙帝的英明指挥下,被彻底平定!
解决“三藩”问题后,康熙帝便将目光锁向一衣带水的宝岛台湾,早在三藩作乱时,郑成功的长子就与耿精忠多有联系。
三藩平定后,郑经率兵退守台湾。当时,在要不要起兵攻打台湾这个问题上,朝中许多大臣多持反对意见,认为清军不习水战,不宜劳师远征。
但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却极力主战,他们皆认为此时是攻打台湾的最好时机,因为郑经退守台湾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权力多集中在冯锡范手中,乘此内乱之际,王师出征,必定大捷!
于是,康熙帝便力排众议,任用施琅为水师提督,率兵攻台。施琅与郑家原有世仇,故此在整个作战过程中表现地相当勇猛,在澎湖列岛大破刘国轩军,郑经深知大势已去,遂举台投降。
随后,清廷便在台湾岛上设立了一府三县,并驻兵一万,从此,台湾岛正式纳入大清版图。
三征外族,稳固边疆历朝历代,盘踞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让中原王朝深感头痛的棘手问题。在顺利解决沙俄扰边,并与之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康熙帝又开始着手消灭长期骚扰西北边境的准噶尔部落的计划。
准噶尔部落本属漠西蒙古的一支,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这支部落逐渐走向强盛。1687年,在沙俄的怂恿下,准噶尔屡屡侵犯其他蒙古部落,这些部落势力弱小,纷纷寻求清廷的保护。
此时的康熙帝,正值春秋鼎盛之期,血气方刚的他岂容噶尔丹做强做大,于是,他一声令下,分别于1687年、1688年及1698年三征准噶尔,最终在清军的凌厉攻势下,让准噶尔部落兵败如山倒,噶尔丹也在众叛亲离下愤然死去。
于是,噶尔丹地区也正式纳入大清版图,但噶尔丹死后,其继任者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又在沙俄的怂恿下,开始打起侵犯西藏的小算盘,康熙帝闻之勃然大怒,遂下令出兵围剿,将其赶出西藏地区。
选好储君,安然长眠康熙一生总共有三十多个儿子,但是他对庶出的长子胤禔不甚喜欢,在他登基十四年后,便立了老二胤礽做了太子。
可是,这胤礽太不争气,让康熙两度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就引起了其他诸皇子对储君之位的觊觎之心,其中,以老八胤禩势力最强,威望最高,以此还形成了所谓的“八爷党”。
但康熙是位相当敏锐、机警的君主,在国家继承人这个重大问题上,他经过对诸皇子的次次考核,大多令他失望透顶。
老大胤禔公然使用巫蛊之术残害手足,让他勃然大怒,老八胤禩的结党营私,处心积虑也让他厌恶反感,反而在夺嫡斗争中,始终保持冷静淡定,清净无为的四阿哥胤禛让康熙刮目相看。
所以,在康熙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已然认定胤禛就是最佳的继承人!于是,他便带着胤禛到各地处理政务,让他通过耳濡目染,积攒治国经验,可谓用心良苦。
公元1722年12月20日,执政六十一年的康熙病逝于畅春园,享年六十九岁。虽然他一生为清王朝的繁荣富庶,边疆的稳定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晚年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主张下,也导致了大清王朝出现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机构冗杂等弊病。
结语纵观康熙帝长达六十九年波澜壮阔的一生,少年锄奸,壮年平乱,收台,安边,每一件都是值得千古称颂,永载史册的大事,他将一个安定、团结、统一的清朝交到了儿子手中,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愧为千古一帝。
至若康熙晚年出现的懈怠现象,也是他一生的败笔,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人也无法给世界交上一张一百分的答卷,康熙也不例外!
参考资料: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