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里话感恩(中)

博物影苑 2023-11-23 19:16:29

二、我国的感恩节

作为传统文化大国,我国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也有自己的“感恩节”——

1、天贶节,亦称“晒衣节”、“尝新节”,为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

该节起源于宋代,《宋史.真宗纪三》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取佛经回国,经书不幸被海水浸湿,他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古代皇帝于此日晒龙袍,而后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曝晒衣服,驱除霉运,寓意天赐祥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话说“六月六晒龙衣,福不休富不离”,因此有了“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

2、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清明节前一日。初禁烟火,只吃冷食,后增加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该节起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古时火种来之不易,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每年寒食之际,将旧火种熄灭,清明之日再换新火,“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介子推全心辅助晋文公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曾“割股啖君”,后其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悲痛万分,为其修祠立庙,并下令其难日禁火寒食、祭扫坟墓,以寄哀思,此为“寒食节”由来,该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为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起源于上古秋夕祭月, 汉代普及,唐朝初年定型,宋朝盛行。该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庆祝丰收是为了表示对上天的感谢,共同赏月代表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阖家团圆”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