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回国不到1周:为阻中国廉价产品倾销,不排除关税等任何选项】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结束访华之行还不到一周,就在接受美媒CNN的采访时,又提及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
采访一开始,CNN的主持人就提出了关于“贸易保护”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美国仍在执行特朗普制定的关税政策,而现任总统拜登也实施了新的出口限制,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施加了新增关税。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询问耶伦,是否在访华期间向中国“示威”,暗示美国可能会增加更多关税,以促使中国改变那些被认为“对美国就业市场构成威胁”的产业政策。
据报道,耶伦并未对此说法进行否认。她表明,美国担忧中国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可能会突然增加。她强调,为了阻止这些低成本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方将使用所有可能的措施”。对此,她还声称,日本和欧洲等国家也有类似的担忧,以此来支持她的观点。
但耶伦随即表示,“尽管存在这些问题,美国仍希望负责任地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她认为这需要双方高层清晰地表明各自的关切,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以避免误解。她坦言称:“中美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随后,主持人提出,尽管拜登政府高举“全美制造”的旗帜,试图减少对中国低成本商品的依赖,但其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似乎正导致结构性通胀加剧。
对此,耶伦承认拜登政府的策略确实可能使物价上涨,但她辩解说,这对通胀的影响将是“非常温和”的。她强调,拜登政府的重点在于创造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
在讨论美国一些地区工业生产的“空心化”现象时,耶伦巧妙地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进口商品的急剧增加”。她指出,“得到政府支持的中国企业通过价格战策略,排挤了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美国公司”。
事实上,耶伦在此次访华期间,就多次强调中国某些行业如“太阳能、锂电池、电动汽车”的“产能过剩”问题。她指出,尽管中国增加了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但她和拜登政府都“无法接受这种现状”。但她同时强调,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只是希望通过指出“产能过剩”问题,来防止全球经济的错位,并促进美中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
对此,中方也做出明确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评估产能过剩问题应从全球市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而解决这些问题应主要从市场机制等多方面下手,而不应将产能问题政治化、安全化,因为这违背了经济规律,不仅对中国本国产业不利,也将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联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反映出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美西方人士的焦虑不断增加,他们担心无法赶超中国的发展速度,因此通过抹黑和扭曲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以保持其在全球产供链中的垄断地位。
然而,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和价值规律角度,还是从全球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产能过剩”都是一个假命题。美西方真正应该做的,是放弃意识形态的纷争,真正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而不是企图阻碍他人发展,从而使自己“看似跑得更快”。#中国##国际##美国##耶伦##中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