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的起家部队35军,是张学良组建的,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新刚读历史 2024-09-15 15:00:38

平津战役中,傅作义最为倚仗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嫡系精锐——郭景云的35军,因为整个华北“剿总”,大部分兵力都是蒋系嫡系,比如李文的第4兵团和石觉的第9兵团。

35军算得上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了,后来傅作义以手里的一个35军为基础,又扩增了2个军,分别是104军和105军。

在平津战役中,安春山的104军为了救援被困新保安的郭景云35军,被东野4纵以热刀切黄油般的穿插给快速歼灭了,安春山孤身一人,化妆逃回北平。

袁庆荣的105军隶属于孙兰峰第11兵团,驻防于张家口,但是在向绥远突围的过程中,被华北军区第3兵团和东野4纵打了一个1:55的战损比,也是离了个大谱。

35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中原大战,蒋军60万VS反蒋军80万,这次可是真正的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

中原大战以老蒋的胜利,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失败而告终。

中原大战失败后,晋绥军退守山西、绥远两省,阎锡山远走大连,张学良亲自主持了对晋绥军的整编,35军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了。

1931年1月16日,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学良将晋绥军一部分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第7军,这就是35军的前身。

当时东北边防军第7军下辖了2个师,分别是东北边防军第9师与第10师,这两个师都是由晋绥军改编而来的。

这个第7军只存在了不到5个月,1931年6月17日,按照整个国民革命军的序列顺序,改称为第35军,下辖72师与73师。

72师的前身就是东北边防军第9师,73师的前身是东北边防军第10师。

72师下辖208、209两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73师下辖210、211两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所以整个35军共计2师4旅8团。

1932年3月,72师和73师分别扩增了一个旅,217旅和218旅,此时的72师和73师成了3旅6团制。

35军成立后,军部和73师一起行动,驻防于绥远,72师单独行动,驻防于山西,不受军部指挥。

正是这样的一个安排,72师与35军渐行渐远,1934年10月,72师转隶19军,卢沟桥事变爆发后,72师跟随19军参加了太原会战。

1937年12月,72师又转隶61军,抗战胜利后,72师一直都隶属于61军,没有再离开过,被我军歼灭过,又重建,直到1949年4月21日,太原被我军攻克,72师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从这来看,35军后续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单靠一个73师了。

1933年3月,73师的3个旅210、211、218旅,再加上山西炮兵第21团一起合编为59军,此时73师番号短暂撤销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59军并非是后来张自忠的那个59军,这两个之间除了番号一样以外,没有任何关系,张自忠的59军是由宋哲元29军一部分改编来的。

傅作义的这个59军成立后,在河北顺义一带抗击日军,那时顺义还不属于北平,当时属于河北管辖。

不过傅作义的59军只存在了3个月,1933年6月,59军撤销,73师又重新恢复了番号。

时间到了1936年,73师番号被阎锡山拿走重新成立新部队,73师所属的三旅六团缩编为211和218旅两个旅,由35军直辖,210旅撤销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35军归第二战区第7集团军指挥,率211和218两个旅参加了1937年9月到11月的太原会战,主要打的是忻口战役与太原防御战。

太原会战结束后,35军率领2个旅在晋西休整。

1937年12月,35军发生了大的变化,在211旅和218旅的基础上,麾下兵力新增了73师与101师。

这两个师是怎么来的呢?容我给大家细细讲来。

首先是73师,这个师的番号在1936年被阎锡山拿走后,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以原66师所属的197旅和212旅人马为基础,合编为73师。

73师成立后,先是隶属于34军,1937年9月又改隶33军,1937年12月,73师终于又回到了35军怀抱,兜兜转转了一圈,胡汉三又回来了。

下来是101师,101师成立于1935年5月,当时是由正太护路军改编而来,下辖三旅六团,正太护路军的前身是33师,中原大战后,33师番号被撤销,后来于1931年5月,被改编为正太护路军。

101师成立后,3旅担任机动任务,1旅和2旅在陕北一带,与红军对峙,1936年2月下旬,1旅和2旅从陕北调了回来,为何?因为红一方面军打算东征山西,阎锡山紧急集结兵力,以阻止红一方面军东征。

1936年9月,101师的1旅和3旅分别被改编为独立第8、第7旅,脱离了101师序列,此时的101师实际上只剩下一个2旅。

1937年7月,101师、独立第7旅、200旅,在山西编成61军,隶属于第二战区第7集团军,参加了平绥路东段方面作战,但是战事不利,61军丢掉了天镇这个重要据点,自身也损失惨重阎锡山极为恼火,处决了61军军长,101师也被撤销。

不过2个月后,101师又一次重生了,1937年12月,35军所属的218旅以及之前61军的独立第7旅,合编而成新的101师,下辖2旅4团。

此时的35军下辖了211旅、73师、101师。

1939年3月,35军军部率101师、211旅、73师422团进入绥西,隶属于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73师正是从此刻起,又与35军渐行渐远,再也没有交集,73师率师部和另外2个团脱离了35军建制。

1939年7月,35军迎来了一次重大变化。

首先是35军下辖的211旅420团和73师422团在绥远改编为新编31师,隶属于35军。

其次是35军下辖的211旅421团和新编第10团改编成新编32师,隶属于35军。

此时的35军序列是这样的:101师、新编31师、新编32师。

一直到抗战胜利,35军的序列就没有再变过。

1946年8月,35军参加了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这是傅作义的高光时刻,一举夺走了我军当时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张家口。

1947年初,35军之新编31师与暂编第3军所属的暂编17师对调,此时35军的序列变为:101师、暂编17师、新编32师。

这里插一句,暂编第3军就是后来平津战役中的安春山的104军,其250师的前身正是这个新编31师,所以其实104军本身也有35军的血脉。

1948年1月13日,35军迎来一次惨重的损失,军部和新编32师在涞水以东被歼灭大部,新编32师师长李铭鼎阵亡,35军军长鲁英麟自裁。此战过后,35军残部调到察哈尔怀来、康庄一带休整。

1948年2月,35军又迎来了一次重大变化,新编32师与暂编第4军之暂编26师进行了对调,此时的35军序列变成了:101师、暂编17师、暂编26师。

1948年10月,暂编17师改称为262师,暂编26师改称为267师,此时35军的最终版本终于尘埃落定,下辖3个师,分别是:101师、262师、267师。

1948年11月30日,郭景云亲率101师和262师两个师驰援张家口,12月5日,由张家口撤回北平途中,被包在了新保安,最终于22日,被华北军区第2兵团全歼,101师师长冯梓和267师温汉民被俘,35军军长郭景云自裁。

不久,傅作义在北平以262师和河北省保安旅为主体,重建了35军,依然下辖101、262、267三个师。

1949年1月21日,35军接受和平改编,101师、262师、267师依次被改编为独立87、90、99师。

1949年2月26日,独立87、90、99三个师分别被编入四野44、47、49军,原35军的军部被编入49军军部。

至此,傅作义的35军正式告别过去,迎来新生。

相比之下,其实35军的结局还挺好的,44军后来与45军合并为54军,是我国三大快反部队之一,47军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能武能武李延年就是47军的,35军算得上是嫁了个好人家。

历史长河中,有一句话真的没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 阅读: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