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西男子去世三天后,妻子上坟时,竟听见丈夫在棺材内呼救

輚武聊过去 2024-04-07 02:27:21

2006年6月19日,对于昆兰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天。

两天前,他的丈夫金石突然因病去世了。

得到消息后,远在外地打工的昆兰,急忙带着孩子,赶回家给丈夫料理后事。

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丈夫入土为安了。

因为家庭贫困,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昆兰顾不上当地头七的习俗,仅仅过去两天就准备好了祭品,去拜祭亡夫。

可就在丈夫的坟墓前,昆兰刚准备好祭品,准备祭拜。突然听到丈夫的呼喊声,隐约从坟墓里传来。

昆兰顾不上害怕,大声呼喊丈夫的名字。

果然,从坟墓中有回应传来。

昆兰赶紧找来亲友和村民帮忙,挖出棺材,打开一看,众人都傻眼了。

死去了两天的金石,居然活了过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众人亲手埋葬的死人,怎么突然活过来了呢?

因病身亡

40多岁的金石,是广西梧州藤县塘步镇人。家里上有老母亲,下有妻儿。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勤恳、努力。

虽说日子过得清贫,但一家人和和睦睦,也算是苦中有乐。

可就在四五年前,金石得了糖尿病,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难起来。

这个时候,妻子昆兰不得不站了出来,带着女儿,去了外地打工。

可是一家老少,吃喝、教育等等,这些费用,对于一个没有技术,只能做些苦力活的昆兰来说,无疑是承担不起的。

就这样,赚的钱勉强度日,根本就没有余钱给金石治病。

金石的病也就拖了下来,在家由老母亲照顾生活。

这一拖,金石的病就越发严重了,很快人就瘦得皮包骨,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几年中,金石的病持续加重,老母亲拖着沉重的身子,每天给他做饭,照顾他的起居,让老人家的身心,也遭受了很大的痛苦。

这一切,金石看在眼里,却无力改变,只能这样“对付”活着,等待死亡的降临。

尤其是从一个多月前开始,金石的病恶化的更快了,不但人瘦的不像样子,就连脚都溃烂的不忍直视。

家里人看金石的样子,怕是没有多久的活头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将死之人要离开家,独自到祖屋生活。

金石老母亲找来他的哥哥,将金石送到了祖屋,然后每天老母亲给他送些粥和水,就在祖屋里等死了。

2006年6月17日早上,老母亲像往常一样,来给独自生活的金石送饭,却发现金石似乎一直睡着,怎么叫也不起来,也没有回应。

老人家用手摸了摸,发现金石已经没气了,手脚冰凉,四肢僵硬。

连忙喊来金石的哥哥,通知在外地干活的昆兰,赶紧回家给金石办理丧事。

昆兰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了,并不知道金石病情恶化的事情,也不知道金石一个人在祖屋生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突闻噩耗,尽管昆兰心理早有准备,知道金石的病情,家里没有条件治病,这一天早晚会来。

但还是感到十分悲伤,毕竟是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亲人,可这痛苦的结果还是要面对。于是,昆兰赶紧带着女儿往回赶,无论如何,都要送丈夫最后一程。

赶到家后,看着丈夫直挺挺地躺在那里,昆兰才确定,丈夫确实已经走了。

事到如今,只能接受现实。

全家人开始张罗起丧事,按照当地的习俗,讲究的是入土为安。

金石的病,家里早有准备。所以棺材,墓地等都提前准备好了,亲戚请来了道士,做了法事,将金石好好地埋葬了。

两天后,昆兰急于赶回去干活,还有一家老小等着吃饭,也顾不上习俗了,提前祭拜亡夫,之后就准备离开了。

“诈尸”

哪成想,就在昆兰祭拜的时候,金石却突然活了过来。

当时金石被抬出棺木,虽然说话无力,但意识清醒,问了他一些家里的事情,都有很清晰的记忆,对于眼前的妻子和村民都能叫上名字。

当问他有什么需求时,金石只是一个劲地要喝白开水。他已经两天多没有喝水了,村民也赶紧找来水喂给他。

这一切都表明,金石看起来除了病重,其他都很正常,确实没有死亡。

金石没死,家人当然高兴,赶紧把他抬回了家。

可这一幕,却把村里人吓坏了。

当时金石“死亡”的时候,可是有很多亲眼见过的,甚至还有村里的仵作亲自检查的,这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活过来了,怕不是“诈尸”吧。

村里的仵作,是一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常年帮助村民处理各家老人去世的事宜,可以说是村里最接近死者的人,按理来说不应该看错。

况且,仵作也说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他很仔细地检查了金石的脉搏、呼吸和心跳,尽管知道自己老眼昏花,但多年的经验还在。

所以他很确定,金石肯定是去世了,他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人会活过来。

这下子,村民们听了仵作的话,更加害怕了。

明明死了两天的人,突然活了过来,这谁能不害怕?这要搞不清楚原因,大家就得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活。

为此,金石的亲属,还特地找到当时给金石做法事的道士。质问他,到底有没有超度亡魂啊,这怎么把人给超度回来了。

可见,当地的村民,遇到这样的事情,尽管心中不解,但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封建迷信那一套。

但不管怎么说,出了这么大且难以理解的事情,村民们都开始对金石一家敬而远之,害怕招惹上晦气。

金石虽然活了过来,但身体状况却非常不好。

常年病痛的折磨,早已将金石折磨得生不如死。

家人赶忙将金石送到了当地的医院做个检查。

在这里,只有他的妻子昆兰陪着他,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没有过去。

因为按照当地的说法,孩子身上的阳气会被金石这个“生鬼”给吸走的。担心孩子的安全,昆兰将他们留在家里照顾奶奶。

很快,随着事情被传得越来越远,此事受到了媒体和医疗工作者的关注,很多人都前往当地,想一探究竟,试图找到金石“死而复生”的真正原因。

揭秘真相

金石的事情,几乎传的天下皆知,很自然地引来了记者。

这人都入土两天了,还能复活,记者也带着疑惑赶到了广西梧州。

记者找到了最初报道此事的梧州当地记者闫桂海。

据闫桂海介绍,他们最初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感到很不可思议,于是和同事很快就赶了过去。

但是,到了当地,镇政府接待人员,却表示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尽管当地政府否认了这件事,但已经大老远赶到了,也别白跑一趟,还是去一趟南安村,金石家所在的地方,去实地了解一下的好。

就这样,闫桂海一行,走了40多分钟的山路,终于找到了金石的家。一进屋就看到躺在床板上的金石,了解到一些事情的经过,才有了媒体关于此事的第一篇报道。

后来得知记者还要去南安村。

闫桂海告诉记者,当地的路十分难走,语言都是方言,很难沟通。如果记者想去,闫桂海给记者推荐了一个人,最好带着这个人一起去,这样采访此事会相对容易很多。

闫桂海介绍的这个人,名叫冯东升,是梧州市红十字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很快记者找到冯主任,表明来意之后,冯主任答应马上动身前往。

路上,冯主任介绍到,金石是个糖尿病病人,冯主任正是研究糖尿病的专家。

对于金石的“死而复生”事件,冯主任也很想调查清楚事情真相。

会不会是因为金石身患糖尿病,产生的某种意外情况,而导致金石看似死亡,实际上却并没有死亡呢。

就这样,一行人赶到了金石家里,首先见到了昆兰,之后见到了金石的老母亲。

在冯主任的帮助下,记者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随后,记者在医院见到了金石。

原来金石的情况被媒体争相报道之后,遇到了好心人的帮助,并且医院在费用上也做了很大的减免。

金石才得以有机会在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介绍到,金石患有的糖尿病十分严重,正常人的血糖一般都是在5.9以下,但金石的血糖却高得吓人,已经达到了38.28这个恐怖的程度。

金石患病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

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都是当代流传的一些土方法,导致金石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反倒是越来越严重。

而金石右脚,严重腐烂,就是一种糖尿病比较严重的一个阶段,金石的脚腐烂溃疡面积实在实在太大了,只是没有人意识到,这是糖尿病严重的表现。

通过和多方面的医生沟通,从科学的角度逐步探索,记者慢慢揭开了金石“死而复生”的真相。

看起来很悬疑的情况,其实以科学的角度去探索,并不复杂。

其实,当时金石并没有死亡,而是因为受糖尿病的影响,出现高渗性脱水,从而导致出现重度昏迷。

至于说仵作查看过当时金石的情况,在医生看来,主要还是因为金石患病严重,并造成脱水昏迷。

人已经瘦得吓人,没有临场经验的普通人,对于金石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还有一个问题,也在记者的了解下,揭开了答案。

众所周知,坟墓都是十分密闭的空间,如果正常人在里面待两天,估计也早就憋死了,更何况是身患重病的金石呢?他又是怎么在坟墓中待了两天,非但没有憋死,反倒苏醒过来了呢?

这就要说下当地独特的下葬方式了。

当地人选择墓地,与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正常来说,选择墓地,都是在平地上面挖个墓坑,然后再慢慢将棺材放下去,最后掩埋。这样的埋葬方式,可以说是彻底将棺材封闭在地下了。

但是当地的习俗却不是这样。

他们选择的墓地,都是在一个坡上,然后将侧面挖开,之后将棺材横向放进去,就像抽屉一样。

并且在头七之前,外面只是堆上一些沙袋,并不会直接封死。

这样,棺材里面和外面是会有一定的空气流通的,所以说金石在里面是可以短暂生存的。

但好在,妻子昆兰着急外出打工,提前过去祭拜丈夫,这才让清醒过来的金石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大声呼喊妻子,引起了昆兰的注意,才得以幸免。

否则真要等到头七才有人来祭拜,那估计就只能是真的祭拜了。

所谓的死而复生,其实只是种种巧合碰到了一起,才出现的假象。

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此事,金石一家的生活受到关注,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金石的病也得以科学的救治。

金石的病情得到控制,昆兰的生活也有了希望。

当地人得知,金石只是因病假死,并不是什么“生鬼”,也都放下了心中戒心。

很快,这个小村子,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是,通过这件事情,也要让大家引起重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科学,封建迷信那一套只会害人害己。

如果最初金石没有相信民间包治百病的药物,而是安心去医院好好治疗,是不是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这么多年的折磨也不会有了。

一念之差,一步之错,造成的悔恨,是一生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