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德国军工厂在乌投产,泽连斯基变为棋手,中国策略面临调整

三分亮剑 2024-10-28 22:36:25

美国大选结果不明,欧洲右翼势力抬头,注定对乌援助具有高度不稳定性。

靠外部输血不是长久之计,乌克兰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着手进行了调整。其中,引进西方军工厂是主要举措之一。近期,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克兰国内投资建设的首家军工厂已经投产,未来还要建造三座工厂。

据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帕珀格透露,首条生产线将集中生产坦克。此外,火药和弹药的生产能力将达到北约标准产量的两倍甚至三倍。这是乌克兰目前不具备的,因为乌本土军工厂的生产线还停留在前苏联标准。据悉,除了德国外,西方多国曾表达了在乌国内建军工厂的意愿。

乌克兰通过引进西方军工厂,在大幅强化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时,与西方利益进一步捆绑。比如,德国军工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乌克兰提供劳动力、土地和优惠政策,军工厂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利益,一部分提供给德国军工企业,一部分被乌克兰拿去,双方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未来如果特朗普上台,或者更多欧洲国家的右翼上台,切断对乌军援造成的影响将得到降低。

莱茵金属宣布在乌首家军工厂运行后,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撂狠话,期待看到俄罗斯礼炮在工厂鸣放。

俄军导弹部队列装“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空军战机可投掷KH-101等型号的空射导弹以及“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具备对乌发动远程空袭的能力。

不过,能否彻底摧毁乌国内军工厂要打一个问号,因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多套“爱国者”防空导弹,德国提供了IRIS-T防空导弹,意大利提供了蝮蛇-2000,挪威提供了NASAMS,法国提供了响尾蛇。乌军防空部队自身列装有S-300、山毛榉、S-125等多款防空系统,此外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接收了大批量便携式防空导弹。如此多的防空导弹构建出近中远防空火力网,精确能力不足的俄制导弹很难彻底摧毁乌国内军工厂。

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俄乌战局的走向愈发不明朗和不清晰。对此,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策略面临着调整。

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与乌克兰贸易往来,并巩固双边互信,避免给基辅当局留下中国站队俄罗斯的印象。在外交和政治层面,重申2023年2月24日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文件,内容包括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摒弃冷战思维,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

泽连斯基的本领确实不一般,他原来只是被西方利用的棋子,充当消耗俄罗斯的耗材。但是,现在泽连斯基变成了棋手,通过将西方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不断强化乌克兰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引进雇佣兵,允许外籍人员加入乌军,减少乌克兰自身兵源消耗。

面对新变化,中国就有必要去微调策略,这样当未来俄乌战局有变,留给中国回旋的余地和空间不会那么逼仄。当然,从战略层面来看,对乌策略调整不能影响与俄罗斯的关系,继续保持与俄关系稳定符合中国战略利益。

(文/嘤仔)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