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陈晓京
当新茶饮快速迭代,集体“0植脂末”时,中国粉末油脂行业龙头佳禾食品,立马感到了寒意。
今年上半年,公司粉末油脂业务收入大降37.59%;来自连锁渠道(主要为新茶饮)的收入骤降46.33%。
新茶饮告别植脂末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佳禾食品转而加大对咖啡、植物基等业务的投入,并从B端向C端延伸,由此带来的销售费用大增,进一步侵蚀了公司整体利润。
业绩闪崩
兴也植脂末,衰也植脂末。
过去几年,乘着新茶饮的风口,一路飙升的佳禾食品,突然猛踩一脚刹车。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卡纳森公司,利用植物油等原材料,开发出了一种固体粉末。它易溶于水,且有超乎乳制品的风味和口感,迅速以“咖啡伴侣”的身份走红。
在雀巢等品牌的带动下,“咖啡伴侣”进入中国市场,和速溶咖啡一起,培养起了中国初代咖啡用户。
咖啡伴侣俗称奶精,也就是植脂末。
佳禾食品,是中国本土最早的植脂末市场参与者之一,后发展成为行业龙头。2021年4月,公司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植脂末第一股”。
直到现在,植脂末仍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早期,佳禾食品(605300.SH)的产品主要用于冲泡奶茶、烘焙等行业,香飘飘、统一、娃哈哈等企业,都是其主要客户。业务较为稳定,但规模没有太明显的提升。
直到新茶饮行业在中国快速崛起,佳禾食品顺势站上了风口。
植脂末使用和储存方便,且价格相对低廉,还能改善产品风味,几乎所有中端新茶饮品牌发展之初,都少不了植脂末的功劳。
在招股书中,佳禾食品曾披露,“CoCo 都可”、“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等,都是公司重要客户。当时,其内销的前五大客户,几乎全部来自奶茶行业。
然而,今年佳禾食品的经营情况急转直下,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9.12%至10.73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大降48.77%至6944万元。
抛弃植脂末
数据显示,2018年,佳禾食品的植脂末产品,就以14.33%的国内占有率、26.85%的出口占有率,稳居行业头部。
最近几年,公司植脂末的年销量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14.43万吨增至2023年的16.87万吨。2023年,公司粉末油脂(主要是植脂末)产品收入19.26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的67.78%。
今年上半年,情况急转直下,尤其是粉末油脂,收入从去年上半年的9.41亿元骤降37.59%至5.87亿元。
在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中,降幅最大的是连锁渠道,收入同比大降46.33%。这主要是因为,连锁茶饮行业,正在集体抛弃植脂末。
植脂末是我国法规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配料,其本身并无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植脂末的主要原材料氢化植物油,由于不完全氢化产生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早在2018年,世卫组织就推出了“REPLACE”(“取代”)行动计划,支持世界各国到 2023 年从全球食品供应中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
随着用户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反式脂肪酸越来越恐惧。尽管,植脂末不能与反式脂肪酸完全划等号,但人们仍然“谈植色变”。
为应对市场变化,佳禾食品也在不断提升,逐步减少含反式脂肪酸产品收入占比。近几年,旗下粉末油脂产品,已全面实现0反非氢化。
可它曾重度依赖的新茶饮行业,远离植脂末的大趋势,已无法逆转。这,是市场的选择。
如今,几乎所有知名茶饮品牌,都打出了“0植脂末”的标签,以消除用户对“科技与狠活”的恐惧。
头部茶饮品牌中,仍在坚持使用植脂末的,恐怕只有雪蜜冰城了。“雪王”作为佳禾食品最重要的客户之一,一直加大自身的植脂末产能建设,势必影响双方的合作。
新业务还没长大
为摆脱对植脂末这一单一产品的依赖,佳禾食品很早就开始在食品行业进行多元布局。
早在2015年,公司就引进德国设备和技术,建立起了从烘焙、研磨到萃取的咖啡加工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出了全系列咖啡产品。
此后,公司又快速涉足植物基领域,已推出有机燕麦奶,燕麦浆,燕麦粉以及厚椰乳、椰浆产品等。
近几年,在平价咖啡的带动下,中国现磨咖啡行业快速崛起。据相关机构数据,截至今年8月,全国现磨咖啡门店数量已超过20万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
佳禾食品表示,正在抓住机遇,与大型食品及饮料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B端的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公司正尝试从B端走向C端,通过燕麦奶、冷萃咖啡等产品,直接与用户对话。
由此产生的直观变化是,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收入大降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大增72.35%。主要原因,就是宣传费、电商平台等费用增加所致。
2023年,佳禾食品旗下咖啡业务收入为2.61亿元,跻身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咖啡业务也已明显进入瓶颈期,收入仅同比微增3.36%。同期,植物基更是同比下滑19.63%。
作为“植脂末大王”,佳禾食品上市之初,曾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2021年7月,股价一度攀升至32.95元的高位,总市值达到130亿元。
今年以来,受到大盘和公司业绩的双重影响,股价持续走低。4-7月,公司累计出资近6000万元回购,仍无济于事。
8月23日,公司股价跌至10.21元的历史低位,上周五收盘,总市值仅剩42.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