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我开面馆还债,隔壁女老板天天来吃,给我一张纸:我等你3年

金曦生活 2024-11-29 16:05:37

■作者:芬达讲故事 ■素材:韩家明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十年后的一个雨天,韩家明站在老店门口,看着飘落的雨滴,不知道如果当初自己真的选择离开,现在又会在哪里。。。。。。

这个故事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创业故事,展现了小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情感世界,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心灵的温暖。

我叫韩家明,是湖南浏阳农村人。1992年的春天,我从老家来到浙江温州打工。说起我为什么会千里迢迢来温州打工,这其中还有一段辛酸往事。

那是1991年的冬天,我的发小王永强找到我,说他在广州做生意亏了本,急需要15万块钱周转。那个时候,15万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整个村一年的收成加起来也就这个数。不过,我和王永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比亲兄弟还铁。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牛,一起去河里摸鱼。每次他妈给他买糖果,他总会分我一半。

那天晚上,王永强跪在我家门口,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家明啊,我求求你了,帮我担保借这笔钱吧。要是我还不上,我就是你养的一条狗!”

我爹在一旁劝我:“家明,这么大的数,你可要想清楚啊。”

可我哪里听得进去,一口就答应下来:“永强,你起来,咱们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就这样,我替王永强做了担保。可是好景不长,没过三个月,王永强人间蒸发了。债主找上门来,我们家只好卖掉几亩好田,还是不够还债。我爹气得住进了医院,我妈整天以泪洗面。

没办法,我只好独自一人来到温州打工。说起来也是凑巧,我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老乡,他说温州古庄路有个小店面要转让,租金也不贵。我一听,心想这或许就是我的机会。

到了温州一看,好家伙,那店面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整个店面也就十来平米大,但是位置不错,就在古庄路的十字路口。街对面是个服装店,老板是个年轻女人,看起来挺干练的。

租下店面后,我决定开个面馆。为什么要开面馆?因为我在老家的时候,我妈就靠着卖面条供我上学。我从小就在面摊上帮忙,和面、拉面、煮面,这些功夫都学到了。

可是开店哪有那么容易?这温州的面馆多如牛毛,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第一天开张,我早上四点就起来和面,做好了各种准备,可是一整天下来,就卖出去三碗面。

晚上收摊的时候,隔壁服装店的老板走过来,要了一碗牛肉面。我赶紧麻利地下面,切牛肉,撒香菜,手艺那叫一个利索。

“小伙子,面不错。”她尝了一口说,“就是汤底差点意思。”

我一看表,都晚上九点多了,这女老板竟然还来吃面。她长得挺漂亮,穿着也很时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是啊,我也觉得汤底还需要改进。”我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

“我叫陈雅琳。”她忽然自我介绍道,“你这面馆,打算开多久?”

“至少要开三年。”我说,“等我还清债务就差不多了。”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慢慢地吃完了那碗面。从那天起,她几乎每天都会来吃一碗面,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晚上,时间不固定,但是雷打不动地一定会来。

慢慢地,我的面馆有了些回头客。他们说我这个年轻人实在,面也地道,价格也公道。我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自己和面、切菜、熬汤,忙得连轴转。

可是房东张婆婆看不上我。她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整天念叨着:“现在的年轻人啊,就知道投机取巧。开个破面馆,能赚几个钱?我看你连房租都付不起!”

其实张婆婆说得没错,开面馆的确赚不了几个钱。我每天起早贪黑,扣除成本,也就能剩下二三十块钱。这样下去,别说三年还债,就是十年也还不清啊。

不过,我还是咬牙坚持着。这年头,能有个营生就不错了。再说了,我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渐渐发现,陈雅琳这个人挺有意思。她每次来吃面,从来不催我,也不挑剔。就是她点的面,总是吃不完。我问她为什么不吃完,她就笑笑说:“你的面太多了。”

可是明明我给她的分量和别人是一样的啊。

有一天下午,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点打在破旧的雨棚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我赶紧收拾摊位,这种天气肯定不会有人来吃面了。可是没想到,陈雅琳还是来了。

她浑身都湿透了,头发上的水珠往下滴。我赶紧递给她一条毛巾:“你这是干嘛呀?这么大雨还出来。”

“饿了呗。”她接过毛巾擦了擦头发,“来碗牛肉面。”

我正要去和面,忽然发现店里漏水了。雨水从天花板上滴下来,正好滴在面案上。我手忙脚乱地找东西接水,心里直发愁:这下完了,面粉都要遭殃了。

陈雅琳见状,二话不说就跑回她的服装店,拿来几个大盆:“先用这个接水吧。”

就这样,我俩一起收拾了半天。等忙完的时候,雨还在下,但是已经小了许多。我看了看表,都晚上八点多了。

“要不,今天就别吃面了吧?”我说,“都这么晚了。”

她摇摇头:“我都等这么久了,怎么能不吃呢?”

我只好重新和面。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她的眼睛有点红,好像哭过。但我不好意思问她是怎么回事。

做好面端过去的时候,我鼓起勇气问道:“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你怎么知道?”

“你眼睛都红了。”

她低下头,用筷子轻轻搅动着面条:“我开服装店也有五年了,一直都是自己拼搏过来的。今天,我看中的一个商铺要转让,可是要价太高了,我手头的钱不够。。。。。。”

听她这么说,我忽然觉得,她也不过是个和我一样在温州打拼的年轻人。虽然她现在是老板,但肯定也经历过不少艰难。

“我觉得你一定能做到的。”我由衷地说,“你比我强多了。你看我,开个小面馆都经常入不敷出。”

她抬起头看着我:“其实我很佩服你。”

“佩服我?”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你每天四点就起床,从来不偷懒。我知道你是为了还债,但是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早就跑路了。你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暖。在温州这个地方,能有人理解我的处境,这种感觉真好。

“对了,”她突然说,“你的面汤为什么总是不够味?”

我苦笑道:“可能是因为舍不得放料吧。现在物价这么高,我得精打细算啊。”

她想了想,说:“我奶奶以前在杭州开过面馆,我知道一个配方,要不要试试?”

就这样,陈雅琳教会了我她奶奶的配方。说来也怪,加了她说的那几味料之后,我的面汤真的变得很不一样。香气四溢,连张婆婆都忍不住来尝了一碗。

“小韩啊,”张婆婆吃完面,难得地夸奖我,“你这手艺见长啊。”

我心里清楚,这都是陈雅琳的功劳。可是她从来不居功,反而常常给我出主意,告诉我怎么改进。慢慢地,我的生意也好起来了。每天能卖四五十碗面,虽然辛苦,但是看到钱袋子渐渐鼓起来,我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可是好景不长。六月的一天,我正在店里忙活,突然来了两个彪形大汉。

“你就是韩家明?”其中一个人盯着我问。

我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是债主找上门来了。果然,他们二话不说,就让我还钱。我跪在地上求他们再宽限几天,可是他们根本不听。

“限你三天之内还钱,否则就封了你这破店!”说完,他们摔门而去。

我瘫坐在地上,浑身发抖。三天,才三天啊,我上哪去弄那么多钱?

这时候,陈雅琳推门进来了。她一定是听到了刚才的动静,脸色很难看。

“家明,需要帮忙吗?”她轻声问道。

我摇摇头:“这是我自己的事。”

“可是。。。。。。”

“雅琳,”我打断她的话,“你已经帮了我很多了。这次的事,我自己来处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店里发呆。我知道,是时候离开温州了。我还不起债,只能先回老家避避风头。可是想到要和这个待了小半年的面馆说再见,我心里就难受得要命。

更难受的是,我舍不得陈雅琳。这半年来,她就像一个温暖的天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希望和力量。可是我配不上她,我只是一个还不起债的穷光蛋罢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收拾东西。我打算悄悄地走,不和任何人告别。可是正当我准备关门的时候,陈雅琳来了。

她的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我:“看看这个。”

我打开一看,是一份借条。上面写着:今借到陈雅琳现金十五万元整,三年内还清,利息从优。

我震惊地看着她:“你。。。。。。”

“我可以借钱给你,”她说,“但是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要答应我,在这三年里,每天都要给我煮一碗面。”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而且,不许偷工减料。”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为什么?为什么要帮我?”

她轻轻地说:“因为我爸当年也被人骗过。那时候,全家人都崩溃了,要不是遇到贵人相助,我们家可能就毁了。所以我知道,在人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伸出援手的人。”

我没想到,陈雅琳会有这样的经历。她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帮你了,但是我知道你要强,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你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诚信和努力。这半年来,我每天都看着你四点钟起床,从不间断。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我呆呆地看着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我的条件?”她眨眨眼睛,“保证利息比那些人低。”

就这样,我接受了陈雅琳的帮助。还清了债主的钱后,我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了。不过陈雅琳说得对,这钱也是要还的,所以我更加卖力地经营面馆。

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原来张婆婆是陈雅琳的姨妈,难怪她总是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陈雅琳安排的。她就是想考验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能吃苦耐劳。

“你这丫头,”张婆婆有一天笑着对陈雅琳说,“你看上这小伙子,就直说呗,干嘛拐这么大个弯子?”

陈雅琳红着脸打断她的话:“姨妈,你瞎说什么呢!”

看到她害羞的样子,我心里像灌了蜜一样。原来,我们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面馆生意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说我这里的面是温州最好吃的。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陈雅琳的支持。每当我钻牛角尖的时候,她总能给我指出一条明路。

三年后的春天,我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一天,我特意准备了一碗面,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做一碗面。面条是清晨现擀的,汤底用了最好的料,就连配菜也是精心准备的。

陈雅琳来的时候,我把面端到她面前:“这是我欠你的最后一碗面。”

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怎么?还清债务就不给我做面吃了?”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一枚普普通通的戒指:“以后,我想每天都给你做面吃。不是因为欠你钱,而是因为我爱你。”

她的眼圈一下子红了:“你知道吗?其实我很早就喜欢上你了。”

“我知道。”我说,“不然你怎么会每天都来吃面,还总是吃不完?”

“你要是再不表白,我就要主动出击了。”她抹着眼泪笑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家明。。。。。。”

我回头一看,竟然是消失了三年的王永强!他憔悴了很多,眼神躲躲闪闪的。

“家明,对不起。。。。。。”他跪在地上,“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赚钱,就是想来还你的债。。。。。。”

我扶起他:“永强,债我已经还清了。”

“可是。。。。。。”

“算了,”我说,“我们不是还兄弟吗?”

王永强听了我这话,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家明,我对不起你啊!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干过很多事,但是总觉得有个心结解不开。每次想到你,我就睡不着觉。”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信封:“这是我这些年存的钱,一共二十万。我知道可能无法弥补我的过错,但是。。。。。。”

我看了看陈雅琳,她冲我点点头。我接过信封,又塞回给王永强:“这钱你留着吧,东山再起。我现在过得很好,有了自己的店,还有了爱我的人。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以后就把我当亲兄弟对待。”

王永强抱着我放声大哭。他说这些年东躲西藏,做过小工,也开过黑车,就是为了攒钱还债。现在看到我过得这么好,他反而更愧疚了。

后来,在我和陈雅琳的帮助下,王永强在我们店旁边开了个水果店。从此以后,古庄路的这个角落,就总是飘着面香和水果的清香。

我和陈雅琳结婚那天,张婆婆抹着眼泪说:“我这个当姨妈的,一开始还真看走眼了。家明啊,你是个好孩子。”

十年过去了,我的面馆已经开了好几家连锁店,陈雅琳的服装店也在温州开了好几家分店。每天清晨,我依然会给她煮一碗面。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总是吃不完。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真的灰心丧气地离开温州,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不会遇到这么好的姻缘,不会有这么温暖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总会有一盏灯为你点亮。而点亮这盏灯的人,可能就成为你一生的光。

昨天,我路过古庄路的老店,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那里擀面。他的身影和十年前的我重叠在一起,让我忍不住驻足。那个年轻人也是从外地来的,听说也是为了还债。

我站在店外,看着飘落的雨滴,不知道如果当初我真的选择离开,现在又会在哪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