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创始人离奇去世,AI痛失明珠:敲响顶级科学家安保警钟

王新喜科技趋势 2023-12-18 16:35:00

又一顶级科学家突发离世。

根据腾讯新闻报道,商汤科技董事长、人工智能科学家汤晓鸥于12月15日在睡梦中不幸离世。

汤晓鸥的不幸离世也引来业界人士纷纷哀悼。12月16日下午,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朋友圈称,巨星陨落,天妒英才,沉痛悼念。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云从是国内的AI四小龙,也是不少计算机学生的梦想,商汤科技的创始人汤晓鸥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贡献,他被业界誉为世界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早在1992年,汤晓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就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

2001年,汤晓鸥建立了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该实验室成功跻身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之列,被称为世界人工智能的“技术高地”。在商汤科技,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0多位名校博士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豪门”。

汤晓鸥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和创新上。他的研究成果涉及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人脸识别等多个领域,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汤教授既是旷视科技创始人的老师,又是何恺明的老师,汤教授团队2014年3月发布的GaussianFace人脸识别算法,在全球首次突破人眼识别能力。2014年6月起,汤教授团队发表的DeepID系列算法,逐步将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55%,开启了整个人脸识别行业技术落地的时代。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发展的人。

他带领商汤科技团队,开发了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从人脸识别系统到智能交通系统等,这些产品和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网友的反应都是表示惋惜,认为这是一位实干家,是全球人脸识别的开拓者与探路者,是实实在在搞科研的领军人物,国失栋梁令人惋惜。

近年来,中国很多前沿科技领军人物一个一个“意外”死亡,在AI领域,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之外,也包括旷视原首席科学家孙剑、指挥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冯旸赫都是如此。

从目前来看,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的去世,连死因都没有。有网友表示:“说实话过劳死有点扯了,见过程序员过劳死的,真没见过公司董事长VP这种还有过劳死的,每天管管人开开会,也不用熬夜科研写代码,劳在哪呢,等于跟你说马云马化腾刘强东过劳了,有人信吗?”

这背后到底是意外、偶然还是有其他原因,值得关注。

大家如果还记得,在今年6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遭遇重大交通事故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6岁。张大兵教授的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转基因生物安全。他的研究给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农产品贸易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也同样在今年,冯旸赫教授,一个涉及国家重大安全绝密的中国智能化领域的首席军事科学家,他才38岁,在今年7月因为离奇车祸身亡,冯教授死亡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加班到深夜了,又有紧急任务在身,只好连夜打网约车去机场的路上,据说因为滴车司机疲劳驾驶,于是发生了车祸,冯教授不幸死亡离世。

如果从大国竞争的角度来看,大国“既分胜负,也决生死”的战场,就是人工智能。各国争抢的除了军事专家,就是人工智能专家。冯旸赫毕业于军工院校“国防七子”之一,是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开资料显示,冯旸赫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辅助“战场指挥”,成为辅助指战员的“超级大脑”。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将“菲利普·戴维森”曾称,中国拥有“非常先进的智能系统”,它可以模拟和预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并给出最优的反制措施。同时,美国军方高级领导人警告,如果中国跳级采用人工智能系统超越美国,美国可能“在未来几年失去其军事技术优势”。

而如今离奇去世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过去已故的旷视原首席科学家孙剑都是AI领域的领军人物。

大家都知道商汤做AI的,不过行业内都非常关注的是商汤的AIDC,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智算中心,这是今年业内才开始大规模建设的,商汤至少3年前就在布局了,可以说很有远见了。

而且这种慢回报的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只能是大老板拍板才能做的。如今是人工智能刚刚走入应用普及的领域,也是商汤厚积薄发大展拳脚的时候。

有业内人士表示:昨天还看到商汤和上海AI Lab的朋友们兴奋地分享他们在大模型领域的最新进展,都是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玩家。偏偏这个关键时刻,汤晓鸥意外离世。

为什么偏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与科学家遭遇不测,这背后真的只是偶然吗?

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太需要人才了,尤其是芯片、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的尖端科学家,这种顶级科学家的存在,是我们在未来科技竞争抢占制高点的关键环节,痛失一个顶级科学家,很可能导致关键科研的进度受阻,相关的布局与技术落地被延缓。

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国内国际矛盾交织,很多事情要做最坏的打算,并且做好最足的准备,切实提高对各类科研尖端人才的保护。一方面要定期对科技人才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检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日常出行环节的安全保卫工作,从日常的人身安全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我们必须把对尖端科技人才的安全保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我们只要稍微有一点松懈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关注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各种安保状况,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值得国内行业关注的重要事项,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的离世,AI领域痛失明珠,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顶级科研人员启动更全面、细致的安保,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