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5年英国与日本的外交新动向及中英日关系的新发展 在2025年的国际舞台上,英国和日本的外交动向格外引人注目,中英、中日关系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
1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率领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渣打银行主席何塞·比尼亚尔斯以及汇丰银行董事长杜嘉祺等金融界知名人士访华。此次访问意义重大,不仅重启了中断六年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更是新工党政府上台后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会晤重要共识的关键举措。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资料图
在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双方达成了69项政策成果,涉及贸易、投资、农业和产业合作,气候和能源等多领域。里夫斯表示,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金融服务联系,以支持英国的国家安全和有韧性的经济增长,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她在会见上海市市长龚正时明确表态,两国将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领域加强合作,推动英国金融机构在华发展,深化绿色金融合作,相信这将为上海和伦敦带来裨益。同时,她还强调上海在中英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三分之二的英国企业选择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展望未来,希望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中英合作更上一层楼。
英国金融资料图
从里夫斯的表态可以看出,英国对与中国的合作充满期待。一方面,英国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长期看好,希望与上海这样的金融大都市增进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中英两国对国际金融合作的需求日益增大,都想借双边关系回暖的契机,推动两国在投资贸易、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英国之所以在此时积极调整对华战略,向中方释放友善信号,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英国经济形势不佳,近两年在疲软的困境中挣扎,尽管当局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成效甚微,而与中国搞好关系有助于提振英国经济,目前英国约有50万个就业岗位依赖对中国的出口。其次,特朗普即将重回白宫,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将发动新一轮贸易战,英媒担心英国会被推到关税大战的“前线”,一旦如此,英国所遭受的损失可能远远高于其他美国盟友,所以英国需要分散风险,而脱欧后的英国在经济上融入亚太,与中国打交道成为了重要选择。
特朗普资料图
然而,英国在推动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平衡与美国关系的挑战。尽管里夫斯表示英国要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保持自信”,但这种“自信”不应演变成傲慢和“吃饭砸锅”的行为,英国应端正态度,拿出诚意,与中国建立稳定、务实且可预测的合作关系,避免过多波动,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本也开始了积极的外交行动。1月13日,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率领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重启了中断7年之久的执政党交流机制,旨在推动中日关系平稳开局。 自石破茂政府上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扭转岸田时期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此次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是对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势头的延续。特别是对于不久前刚被特朗普婉拒会面请求的石破茂来说,规避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自身利益受到冲击,尽早拓展外交空间,与中国搞好关系,让中日关系逐步回归正轨显得尤为重要。
石破茂资料图
在此次访问中,中日双方在多领域达成了积极共识。中方也投桃报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将派代表团访问日本,并与日本防卫省、自卫队的高层进行会谈,这标志着中日两国在军事领域的接触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过去,两国因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经常发生摩擦,但如今能在军事这一敏感领域展开对话,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一方面,随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将更多精力放在应对中国崛起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局势,美军开始逐步撤出第一岛链的部分基地和部署,日本不得不考虑自身在该地区的安全,加强与周边大国中国的关系对于日本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日本在全球政治博弈中试图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来增强自身的战略独立性,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美国白宫资料图
从英国和日本的外交动向可以看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在外交上的态度和策略正变得更加多样化。中英关系的逐步回暖以及中日关系的升温,都在中国崛起的影响下发生着积极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也预示着全球政治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中英、中日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各方在国际舞台上的互动,将为全球政治和经济带来更多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