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人情小说,亲情作为人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曹雪芹笔下得到了非常深刻细致的体现,那些打动人心的骨肉亲情,每一次读都让人泪流满面。
黛玉进贾府一回, 按照贾府规矩,贾母要先接受外孙女的拜见,然后才能畅叙骨肉亲情。但是,经历过人情世故的曹雪芹,没有这么写。
原文是这么写的:(黛玉)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黛玉欲行拜见之礼,这是她有良好教养的体现,毕竟初次来到外祖母家,看到那个鬓发如银的老人,想着她就是自己母亲的母亲——外祖母,你以为黛玉不难过吗?
但是,她再难过,再悲痛,一切也要按照礼节来,因为她是晚辈,更何况这不是在自己家了,她不能失了林府小姐的身份和体面。
而女儿去世,对贾母来说,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一样深入骨髓,在那些盼着外孙女黛玉来的日子里,贾母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内心也早已注满了泪水吧?
因此,她见了去世的女儿留在这世上唯一的一点骨血时,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那种早已被等待注满的悲伤,都在看到黛玉那一刻,土崩瓦解。
贾母一把把黛玉搂入怀中,心肝儿肉的叫着大哭起来。这是整部红楼梦非常罕见的贾母当众悲痛大哭的时刻,看到女儿遗孤,她怎能不为女儿的去世而悲痛?怎能不为黛玉的孤苦伶仃而伤心?
这种根植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骨肉亲情,每每总在生离死别,久别重逢,劫后重生时忽然迸发,不只是当事人,就是旁观者,也无不泪流啊,因为天下亲情总是相通的。
因此,原文说: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脂砚斋也批道:我读时,不觉泪盈双袖。我相信,在那一刻,所有人都与贾母和黛玉共情了。
就这一刻就决定了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在贾母心中的分量,她是与宝玉平起平坐的,被贾母称为“两个玉儿”,满满的无以复加的宠爱,黛玉寄居贾府那些年,她给了外孙女最大的庇佑、呵护和疼爱。
你能相信这样疼外孙女的外祖母,在高鹗笔下被扭曲成了狼外婆?就像有网友说的,高鹗大概不懂什么是舐犊情深吧?
高续本中同样的败笔,还出现在赵姨娘和探春这对母女身上,说是探春出嫁时,赵姨娘心中很是欢喜,觉得探春远嫁,自己心中称了意,还跑去给探春道喜。
可在曹雪芹笔下,这对母女根本不是这样的,探春的曲词写得清清楚楚: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探春曲词里提到的“爹娘”,具体指谁?爹自然是贾政,那娘呢?是嫡母王夫人还是生母赵姨娘?
有人觉得,赵姨娘探春母女关系一直不和谐,赵姨娘到处惹是生非,探春恨铁不成钢,母女二人势同水火,所以她所说的娘,不是赵姨娘,而是王夫人。
这就大错特错了!探春的结局是远嫁,她在离开家门那一刻,甚至这一去,就是一辈子,再也不会见面,她眼中的骨肉,当然不会是名义上的嫡母王夫人。
看上去,她跟生母赵姨娘关系不好,其实内里我们也能看出来,探春嘴上抱怨,说自己母亲阴微鄙贱,其实她是处处维护生母的,只是赵姨娘太没见识,完全看不出女儿对她的好。
即便这对母女平时再不合,可毕竟是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在那个生离死别的时刻,在那个彼此都知道这一别此生可能再不复相见的时刻,她们应该都会放下过去的成见,好好跟彼此道个别吧?
在离开贾府的那一刻,探春终于放下了,她强忍泪水,要自己的母亲不要太牵挂,要好好保重。毕竟自己走了,以后贾府再也没有人能真心维护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了。
那时的赵姨娘,也一定会激发一个母亲内心深处对儿女最柔软却又最无助的爱,并因母女缘分一场却从未好好相处转眼就要离散而强忍悲伤偷偷洒泪吧?
我们总是这样,平时拥有时不好好珍惜,等到了最后被迫分离,才追悔莫及。探春平时对生母的暗中维护,也许在她出嫁那一刻,赵姨娘才能真正明白吧?
对赵姨娘来说,这个她平时觉得从不管他们母子的女儿,在出嫁那一刻,也许才能体会到心中刀割一般的疼痛和不舍吧?毕竟,这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我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因为晴雯死的时候告诉我了。
晴雯生来没有父母,可她去世的时候,却喊了一夜的娘。曹公虽然没有写具体细节,只是通过一个小丫鬟转述,但人人想到那个画面,估计都会泪流不止吧?
这个在贾府做了多年丫鬟的女孩,在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她没有喊宝玉,没有喊贾母,没有喊自己的表哥,她喊了自己从未提及甚至也没见过的娘!
就连贾宝玉都想不通,晴雯跟他朝夕相处了五年多,他还在晴雯去世前偷偷跑出去看过她,晴雯把怡红院当家,而他也把晴雯看作心中第一等的人。
按理说,晴雯临走时,最放不下最牵挂的人应该是他贾宝玉啊,然而并不是。她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在人生弥留之际,她想起了带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的娘。
那个人给了她生命,给了她姣好的容貌,却没有给她哪怕一天的爱,她从小就要学会看人脸色,学会服侍人,被当做商品一样送来送去,她的人生是无根的,是漂浮不定的。
哪怕是到了贾宝玉身边,过了五六年相对舒心的日子,但她终究没有掌控自己的命运。谁让她是奴才呢,主子一句话,轻而易举就剥夺了她的人生,葬送了她的小命。
人生的最后时刻,这个心高气傲的女孩,选择回到母亲身边。她不停地呼唤自己的母亲,不知道她是希望母亲带她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还是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从未有过的温暖和爱?
我们总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次次重启深埋在内心深处的骨肉亲情,因为唯有它能带给我们慰藉,能永远无偿地给寒夜中的我们输送温暖,给即将远行的我们送别,给就要离开的亲人最后的爱。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