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眉批:《石头记》总于没要紧处闲三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被瞒过方好。与历史方面有关的人物如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南安郡王、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唐、冯紫英、卫若兰、秦可卿葬礼上的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那些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义忠千王老千岁、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紫英、卫若兰的历史原型都是明末清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每一个都有一段波澜壮阔可以彪炳史书的历史。但是在时过境迁的历史文献里,在满纸荒唐言的文本中寻找到这些人物的历史原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他们之间不但要有朝代联系、气脉联系,年代联系,地域联系,政治联系,经济联系,而且要有字词联系,诗词联系,典故联系和个性联系。
在文本第二十六回里偶然出现的神武将军冯唐则很不起眼,作者简笔一掠而过。冯唐的历史原型是晚明历史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的家族和贾府的历史原型来往密切。由于红楼梦后几十回文本残缺,后世读者忽略了,其实冯唐的原型是晚明历史上叱诧风云的人物,一度曾经影响了明末清初历史的进程,这里需要提起注义,冯唐家族以冯紫英为代表,冯紫英父亲名叫冯唐。历史上的冯唐,西汉时赵国中丘人,《史记》、《汉书》有传。
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天才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曾经发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苏轼在《江城子/江神子 密州出猎》也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由于自身经历成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等观念下有志难伸的典型代表。王勃就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诗句描述冯唐,人们将汉代名将冯唐形容为那些老年没有得志而封侯的人。
红楼梦里的冯唐的原型就是晚明重臣马士英,他的名字应该是红楼梦文本里和历史原型联系最简单的,要想知道神武将军冯唐的历史原型,就必须把冯紫英和医者张友士和冯紫英的名字结合起来,通过草蛇灰线的字词解读来分析。继续刘姥姥的那句至尊谶语-大火烧了毛毛虫,批注里有甲戌眉批:如此叙法,方是至情至理之妙文。冯紫英和冯唐的姓氏,被刘姥姥的大火烧开来两点水后,露出马字,冯紫英和冯唐父子的历史原型本来就是马姓。医者张友士的意思是指一个名字带士的人之友。冯紫英的紫通子,意思就是说他是一个名字里有英的人的儿子。三者结合起来,冯唐的历史原型赫然就是南明重臣马士英。
马士英(1591—1646),字瑶草,贵州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出身,马士英从小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诗文画艺方面有较高的修养。崇祯三年,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崇祯五年,任右佥都御使,巡抚宣府。崇祯五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化府。历任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历官凤阳总督、南明弘光朝廷内阁首辅,授南京户部主事。马士英与史可法、高弘图等人拥立朱由崧建立南明弘光政权,故而成为弘光王朝首辅,在抵抗满洲入侵时殉国而死。
作为一个籍贯贵阳的西南士子,马士英入仕后既没有亲附当时实力最强的阉党,也和东林党也无多少交际,而是一个有能力的实干型官员的形象示人的。他辗转于各州县主官任上,多有治绩,不过在崇祯五年他在宣府任巡抚时却因贪腐被罢官、流寓南京,不料此事反而成为其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十年后他复起并晋升为南京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从而在拥立弘光帝的过程中占据了有利位置。从红楼梦文本可知,原来早在河南任职期间,马士英就通过贾府原型和弘光帝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明史》谓马士英“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不但明史上对马士英颇有微词,民间也有责难马士英的。 《爝火录》成书于清中后期,是李天根考据众多南明史料而来,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在这本著作中,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视角极其独特,现摘录马士英评价:
马士英:“马士英无大奸大恶之才,不过一庸人耳……无奈东林之人疾之已甚……集群小之恶皆归之,遂列奸臣之首。”历史上,马士英的另外一大污点是出任南明弘光皇朝的宰辅后,重用其同年友阮大铖,为时论所不容,但是从红楼梦文本的记载来看,这个评语显然有失偏颇。顾诚的《南明史》评价马士英固然不是救时之相,但把他列入《明史·奸臣传》似乎过重。
作为明末清初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马士英一直被世人诟病。对他的评价要么一边倒,要么绝口不提,很少有人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来评价他。而据考证,马士英曾多次参与抗清运动。据《清史稿》所载,马士英率领的明军在浙江至少五次大规模和清军交战,当清军兵锋已逼近南京,马士英“奉王母妃,以黔兵四百人为卫,走浙江”,马士英带着少许残兵,多次迎着清军的炮火发起一次次进攻,甚至在率兵渡过钱塘江后,以内阁首辅之尊亲自上阵攻打杭州,这在明朝的高官里,也算是独一份了。可惜大了最后,由于敌众我寡外加叛徒出卖,马士英最终兵败被俘,但他依然坚守着心中的忠义,宁死不降,壮烈殉国。
马士英于崇祯十五年六月担任凤阳总督,专辨流贼。崇祯十六年,永城刘超据城叛乱,马士英奉命剿灭这次叛乱。马士英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永城纪略》是马士英记叙平定永城叛乱的经过,文字不多,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清晰完备。 刘超因私怨杀害魏景琦、乔明楷等多人后,据永城抗命。马士英、史可法受命组织十万大军包围永城,刘超也不甘示弱,笼络一万多死硬之徒,困守孤城。
马士英以为强攻非上策,殃及的还有城中父老乡亲。于是下令停止进攻,致函刘超申明大义,在短短的二十天里,双方(包括马的同年任鸿、丁光及刘超等)信函来往三十余封。士英复函说:“弟深痛大将军(刘超)而又深痛贵城之人,故未强攻。”又说:“弟念城中诸老犹父母也,视永城之人犹子也。”通之以情,晓之以理。执刘超兄弟遣送京师,终使兵不血刃,便解决了永城之危。
对于马士英的是非功过,历来争论不断,而马士英本人的诗文,可以说消亡殆尽,没有个人诗文集传世。《永城纪略》是马士英仅存的著述,且此书长期以钞本的形式流传,很难一睹其真容。今《贵州文库》影印民国年间贵阳邢氏思适斋钞本,现录其一封书信,观其文见其人。
附录:与刘超檄文
谕刘超:本部院闻杀人者偿命,本官杀一御史、一巡抚,于法当死;年逾六十,于寿可死;以武解元登大将坛,以小不忍致大逆,拒王师,使千秋万世斥名为贼,于羞恶之良心,亦当死;以一人苟活,累及满城之生灵,是非本官之亲戚故旧乎?余生几何,作无量孽,为身后计,亦当速死!若释兵弃戈,束身就逮,以明不敢怙终之意,不过一死人犹亮之。若城头仗剑,自裁以谢国家,家族亦必保全,祖宗坟墓亦必保全,死不胜于生乎?
况余生之无多也,若于死法之中求一线生路,则立斩贼首张君辉等,呈解军前,使罪有所归,本部院亦当力为本官湔雪,不相负也。不然,釜鱼槛兽,死何由免!而宗族诛夷,坟墓掘烧,以必不能活之身,累历代之祖宗,无辜之亲族,满城之朋旧,生亦何颜,死亦何安?念之!择之!本部院前之三策,颇为中礼,不肯相从,以致今日。今领大兵奉命相讨,故不以折简而以檄。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