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为集中革命力量、加强党组织对湘赣地区红军的掌控,毛主席决定成立红一方面军,由朱老总担任一把手,彭老总担任二把手,毛主席亲自任政治委员,而副政治委员则由滕代远同志出任。
滕是农家子弟,他自幼勤奋好学、追求进步,对于知识和前途有着热烈的渴望,父母见他如此上进,便掏空家底供他读书深造,希望他将来能成龙成凤,改变自身命运,过上美好生活。滕代远没有辜负父母的期许,他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在一些进步同学的引导下,开始接触红色思潮,大革命期间,他加入共产党,并开始在湘西地区组织农协、工会等左翼组织,与土豪劣绅、军阀势力做对抗。
1927年中旬,国民党在湖南掀起了一阵激烈的“反共”运动,酿造了大量流血事件,滕代远对此十分气愤,他随即宣布与国民党划清界限,并转往湘南地区暂时蛰伏。土地革命爆发后,他又奉命前往湘东活动,负责协助毛主席在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1928年,他被调到红军部队服役,与彭老总搭档带队伍。
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滕代远都是红军的核心领导人物,曾先后参与过多个苏区的创建工作,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他还曾是林帅、陈老总等三位元帅的顶头上司,在党内享受崇高的威望。1934年,他奉命前往苏联学习,顺便向共产国际述职,原本他打算在莫斯科待一年时间,而后回国继续与同志们并肩作战,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他启程赶往苏联后不久,红军便开始长征,华南各苏区随即宣告陷落。
而滕代远也就只能被迫滞留在苏联,一边学习,一边作为中共代表与共产国际接洽,协助共产国际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一直到1937年,国内局势稍稍稳定一些后,他这才启程赶回国内,并在党中央的安排下,参加了援救西路军的行动。抗战时,他就任军委高干,同时兼任八路军高参,1938年中旬,他奉命前进至晋西北,协助贺老总等人开展武装斗争。
1939年,阎锡山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故意和八路军搞摩擦,数次派遣麾下的部队向我方挑衅。彼时贺老总等人正在延安开军事会议,整个晋西北就只有滕代远一位八路军高干,党中央随即任命他暂代晋西北一切军政要务,负责和阎锡山进行斡旋。滕秉持着“先礼后兵”的原则,先派人和阎锡山进行谈判,力劝对方罢兵言和,以免破坏统一战线。
可阎锡山却顽固不化,坚持要和八路军为敌,滕代远最终忍无可忍,于是便指挥八路军狠狠痛揍了阎锡山一顿。而阎锡山在吃了亏之后,这才知道八路军的厉害,索性他又拉下脸和八路军求和,双方约定互不侵犯,一致对外。
从1941年开始,滕代远的工作重点慢慢由军事转为后勤,他与彭真同志一起提出了建设根据地的诸多方案,强调八路军部队要自力更生,坚决不能靠老百姓供养。在灾年或者其他紧急关头,八路军还应该反过来帮助老百姓,军民联合共度难关。而在滕代远的努力之下,八路军所开辟的根据地越来越稳固,老百姓对八路军无条件支持,军民一家亲的景象在华北随处可见。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北军区任职,率部与傅作义集团的周旋、缠斗。1948年,在东野的协助下,华北军区的部队顺利解放京冀地区,而滕代远也在党中央的授意下,离开指战员岗位,前往刚刚成立的铁道部门工作。建国后,铁道兵部队集体退出现役,转而改组为铁道部,隶属国务院,而滕也随即从军事将领转职为行政干部。1955年授衔的时候,按照滕的功绩,他应该被授予大将军衔,可由于他已经离开了部队,不符合授衔的标准,因而与大将军衔失之交臂。
动荡时期,滕受到了居心叵测者的迫害,先是被批斗,紧接着又遭到关押,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状况,到了1973年,他接连患上了诸多老年病,周总理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但可惜的是,在1974年他还是因病去世了,时年七十岁。80年代中旬,滕代远老家的人民政府专门拨款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馆,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