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一口半夏
«——【 ·前言· 】——»
在培育黄瓜的过程中,白粉病的出现成为了许多农民的头痛问题,它的存在不仅让黄瓜的果实失去了往日的色泽和美味,还间接的影响着农民们最期待的产量
虽然往日我们可以用杀菌剂和培育抗病品种的手段对付它们,但随着剂量越来越大,各地的白粉病菌逐渐对这些药物产生了“免疫力”,导致我们的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帮助农民们克服这一难题,我们采取了一种融合实验方法,利用大黄酚解决黄瓜白粉病菌,同时提升农民种植的产量,保护黄瓜最初的味道。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白粉病这种病害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初期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就像是叶片上铺了一层雪花。
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白色粉末逐渐扩散,覆盖了叶片的大部分表面,受到影响的叶片会逐渐变黄,失去光泽,而且可能会卷曲和干枯。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功能,使其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
当然白粉病并不仅限于叶片上,没有及时插手处理的话,它会顺势蔓延到黄瓜的茎、叶柄甚至花朵上。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白粉病在黄瓜身上的一个特点,它在一个生长季内可以繁殖多代,而且由于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格,它的繁殖速度很快。
这些病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形成一种多循环的病害模式,一旦遇到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它可能迅速在大范围内蔓延,引发流行病,这就好像是一个潜伏的“病毒”,随时可能在适当的时机爆发。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白粉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63亿美元,黄瓜白粉病则是伴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扩散的一种病害。
目前,针对这种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抗病育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但仅仅依靠这几种防治方法要想完全根除白粉病难度还是相当大,所以这次我们将通过培育黄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引入新型大黄酚杀菌剂,带领大家认识并解决这个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
大黄酚针对白粉病的技术测试为了能达到绝大多数黄瓜品种适用新型杀菌剂,我们准备了平时农地中最为常见的品种,分别是:新长春密刺、神农春五、神农春四以及富农三号。
在幼苗培育阶段,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将黄瓜种子置于55~60°C温水中浸泡约10分钟,随后将其转移到30°C恒温水浴锅中,继续浸泡4-6小时。
浸泡完成后,将种子倒出并放置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再用两层纱布覆盖,然后,将培养皿放入30°C的培养箱中,催发种子,等待大约24小时,直至芽长约5毫米为止。
一旦芽长到约5毫米长度,可以将种子播种于底部带有排水孔的塑料杯中,每个杯子直径约为6.9厘米,每杯播种两粒种子,种子间距大约3厘米。
当幼苗的子叶充分展开,刚刚露出第一片真叶时,即可准备进行接种。
当这些种子正式接种白粉病后,需要观察它们的生长趋势,并调查几株黄瓜幼苗发病的严重程度。
根据白粉病菌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大黄酚溶液,例如1%、0.5%、0.1%等。
随后,我们需要选择一组感染白粉病较为严重的黄瓜叶片作为实验对象,将不同浓度的大黄酚溶液用喷雾瓶均匀喷雾在受感染的叶片上,确保润湿整个叶片表面。
同时设立清水对照组,每种处理喷雾相同体积的药剂量,每处理重复5次,每重复2株。
在24小时后,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叶片表面的白粉状物的变化情况,查看大黄酚的抗菌活性。
经过比对,我们发现大黄酚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不同的剂量下,对黄瓜的保护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60%大黄酚浓度下,它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的效力分别相当于每毫升0.23微克和25.88克。
这个效力比起对照药剂50%硫磺悬浮剂的保护效力(59.75克/毫升)稍高,但比起10%苯醚甲环可湿性水分散粒剂的治疗效力(13.55克/毫升)略高。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98%大黄酚浓度,我们发现它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相当于每毫升33.36克和0.10克。
这个效果不仅比起对照药剂50%硫磺悬浮剂的效力要高,还高于10%苯醚甲环可湿性水分散粒剂的治疗效力。
从上述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大黄酚在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中不仅有保护作用,还具备治疗效果。
大黄酚如何应用到感染黄瓜上?当白粉病来敲黄瓜门时,别急得心慌意乱!我们将带领你合理的利用大黄酚杀菌剂,彻底将白粉病打倒,让黄瓜的品质更加出色!
白粉病它不像其他病菌一样,喜欢在生长期找上门,它是在任何时间阶段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在黄瓜还是幼苗时期,我们就需要定期巡视黄瓜植株,特别是叶片的底部和叶腋部位,一旦发现白粉状物或白色斑点,表明可能已经感染了白粉病。
如果是早期发现,应尽早采取措施,因为早期感染时病情较轻,更容易控制和治疗。
幼苗时期感染,需要第一时间分辨健康的植株和感染的幼苗,并迅速将两种植株隔离开来,以防止病害传播。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不要让同一个工具(如剪刀、喷雾器等)接触感染幼苗后再接触健康幼苗,以防止交叉感染。
病株彻底隔离后,我们就需要观察它感染的程度,按照严重程度以及数量面积来选择使用哪种浓度的大黄酚,切记不要贪图剂量越大越好。
根据我们上述的实验结果,如果是小面积的感染,可以选择浓度在60%左右的大黄酚,如果是大面积出现白粉病,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浓度为98%的大黄酚。
当调配到最合适的药剂时,将大黄酚溶液均匀喷洒在感染的叶片上,确保叶片表面充分润湿。
在隔离区域内,采取适当的病害预防措施,如保持通风、控制湿度等,以防止病害蔓延。
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喷雾的频率,根据感染程度合理调整,不要过于频繁,以防用量过度,导致植株大片坏死。
这些过程都处理好后,就需要关注到植株的光照问题,这期间它们的抗菌能力较弱,需要充足的光合作用下才能抵抗白粉病菌带来的持续侵害。
最后,我们需要持续观察叶片上白粉状物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病情有所减轻,可以继续使用大黄酚进行治疗。
幼苗时期感染白粉病没有处理妥当,会对黄瓜植株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生长周期和产量,但到了开花结果时期感染,稍有不慎就会让黄瓜的整个培育过程功亏一篑。
白粉病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卷曲,最终影响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受感染的果实也可能出现畸形,皮肤变硬,品质下降,因此,处理这种情况非常重要。
所以开花结果时期的感染处理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任何处理都可能对果实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虽然新型大黄酚杀菌剂可以十分有效的解决白粉病菌的侵害,但我们还是需要从最源头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但只要我们在防护方面做得充分,就能极大地减少病菌的入侵,从而使果实得以顺利生长。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在种植黄瓜时,如何巧妙地实施最基本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病菌的侵入。
病菌、害虫防护种植黄瓜时想要在第一关做好防护准备,挑选种植地点就是一个挑战,选择一个充满阳光的种植地点,阳光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抵抗病虫害。
同时地点的通风情况也需要把关好,它有助于降低湿度,减少病菌和害虫的滋生,通风还有助于防止露水积聚在叶片上,减少病害的传播。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点可以给植物带来所需的养分和防止水涝,从而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
其中黄瓜的品种需要选用抗虫性较强的农作物品种,这些品种天然具备对抗特定害虫的能力,减少了害虫危害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密集的种植,这有助于空气流通和病菌的传播减少,同时也要避免连作,将黄瓜轮作到其他不同的作物位置,这有助于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在做好相对防护的同时,大家也要了解白粉病的传播途径,以及感染条件。
白粉病在相对湿度较高(约60-90%)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温暖的气温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当气候条件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时,白粉病的传播会更加迅速。
并且,白粉病菌会产生孢子,这些孢子可以在风、雨水、昆虫等的帮助下传播到其他植物表面,一旦孢子着陆并找到适宜的条件,它们就会开始感染植物。
当感染的叶片与健康植物的叶片接触时,孢子有可能从一个植物传播到另一个植物,所以避免密集种植也是为了让白粉病菌在这个关口传播。
总之,白粉病的感染主要依赖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孢子的传播,为了防止白粉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定期监测植物健康状况。
注意植物之间的距离,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除植物残余,以及合理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
这项研究我们关注于提升黄瓜的生长和产量,通过使用大黄酚,成功地解决了白粉病的问题,这种病害会影响到黄瓜的品质和数量。
在黄瓜不同生长阶段实验了大黄酚的应用,从幼苗到结果,都有相应的方法来保护植株免受白粉病侵害。
新型大黄酚杀菌剂也为农民提供了可行的方法,以确保健康的黄瓜生长和丰收。
引用:屈振淙.长春地区黄瓜白粉病菌的鉴定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1,2:32-34.石延霞,李宝聚,杨秀芬,等.0.25%帕克素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研究IJ.植物保护 2004,30(1):79-81.唐蕊,张雪辉,胡同乐,等.大黄提取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4):36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