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用土豆皮还是硫酸镁?答案是......

青雪的日志 2024-04-05 05:19:37

案例回顾

2021-05-24,某外科病区收住了一位从外院转入的老年男性患者。责任护士在入院评估时发现患者左手背肿胀、疼痛明显,患肢活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了解,患者4天前左手背曾经打过留置针,刚开始有点痛,后来慢慢肿了起来。护士将留置针拔除后又在前臂部位重新打了留置针。考虑到手背肿胀可能与药物外渗有关,责任护士汇报了护士长。那么,该采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肿胀的手背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有的建议用土豆皮外敷,有的建议用硫酸镁湿敷,有的建议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有的建议白天用土豆皮、晚上再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最后,护士长电话联系笔者,想听听笔者建议。笔者建议采用水胶体透明贴+红外线照射+抬高患肢的方法进行处理。该患者当天行手术治疗,术后转ICU监护。2021-05-25,笔者去ICU评估,发现患者左手背肿胀较之前略有减退。见下图。2021-05-26,患者从ICU转回外科病区,责任护士予重新更换一次水胶体透明贴。2021-05-27,患者左手背肿胀已明显消退,但较右手背略显肿胀。患者自我感觉局部已无疼痛,手指活动自如。

知识链接:水胶体的作用机制

1.密闭原理:水胶体被贴敷于静脉血管走向的皮肤上,形成一个单向透气的密闭环境,局部皮肤的氧分压降低,刺激毛细血管生成,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及氧供,加速代谢。2. 镇痛原理:密闭的半透膜产生的局部低氧张力,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及白细胞介素,加速炎症愈合,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3. 保温原理:水胶体敷料可以将穿刺部位的局部温度控制在35~36 ℃,减少寒冷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缓解局部血管的痉挛,扩张局部血管,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4. 湿性愈合:对于已经有渗液产生的破溃伤口,水胶体敷料提供的湿性愈合环境,可以有效吸收渗液,促进爬皮,加速愈合。

药物外渗:原因知多少?

可见,造成患者药物外渗的因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患者输注的药物中,说明书上都有提醒在输注时谨防药物外渗和静脉炎:文献报道,引起外渗的常见药物包括化疗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高渗性药物、抗生素、强酸强碱性药物等。主要是这些药物的细胞毒性、渗透压、浓度、pH值等容易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内膜组织损伤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情况,使药物出现各种状态的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可引起局部发红、疼痛、肿胀、发热或发凉等现象,严重者引发局部皮肤水疱、皮肤破溃及组织坏死等症状。因此,使用上述种类药物时,应尽量选择中心静脉行静脉输液,必须使用外周静脉时应加强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和交接班。

药物外渗:紧急处理六步骤

当发现药物外渗时,可以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处理:第一步,停止输液并回抽残液:第二步,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第三步,皮下注射解毒剂:第四步,局部环形封闭注射:第五步,减轻外渗肢体肿胀:第六步,做好记录与随访:参考文献1. 徐洪莲.药物外渗伤口的护理.上海护理,2021,21(3).2. 王军霞,杨瑾,等.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刺激性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人人健康,2019年第2期.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nursing-school进行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