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搭档刘英烈士之子刘锡荣去看望粟裕,粟:当秘书长啦,好好干

追梦的年 2024-08-19 23:27:25

粟裕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军事能力极其突出,率部打出多个经典战例,很多人都将他称为“战神”。不过,粟裕的闪光点可不仅仅在指挥方面,他为人处世也非常宽厚实在。

就拿对待老搭档刘英的后人来说,当年粟裕跟刘英绝不算融洽,刘英还曾关过粟裕禁闭、多次让粟裕当众做检讨,甚至发出过死亡威胁。

换做其他人,能不记恨都已算宽容,可粟裕就是粟裕,刘英被捕牺牲后,他一直积极寻找这位战友的孩子。

找着以后,就接到身边照顾,让刘英之子刘锡荣后来感叹:粟伯伯为人品格无比崇高。

刘英跟粟裕在红七军团中相识,他们一个是军团政治部主任,一个是军团参谋长,随部队北上先遣抗日。

这次行动可谓婉转曲折,起初与方志敏部会师,合编为红十军团,一时声名大震。然而在国军的重兵围堵下,军团主力基本被叫歼,只有刘英、粟裕率少量先锋冲了出去。

二人明白眼下的处境只能依赖自己,遂将部队番号改为“红军挺进师”,进军浙西南开辟根据地。

这支挺进师人数只有几百,由粟裕出任师长,刘英出任政委,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刘英的地位比粟裕要高。

且之前在红十军团中,刘英是军政委员会五人组之一,粟裕却不是,所以挺进师基本都听刘英的。

他们在浙西南的生存很是艰难,毕竟浙江是蒋介石的统治核心区域,不会容许红军过来“掺沙子”,所以一段时间后,挺进师只能再度突围。

1935年10月,当他们抵达福建寿宁县时,挺进师只剩三百多人,士气非常低落。

不过,在这里总算听到一个好消息——闽东地区有较为强大的党组织,叶飞所率的闽东独立师已经发展出2000多人。

能有这个成绩,证明闽东群众基础相当不错,刘英、粟裕当即率部赶过去会和,得到叶飞的热烈欢迎。

随后挺进师代表的浙西南根据地与独立师代表的闽东根据地联合组成“闽浙边临时省委”及“闽浙边临时省军区”。

叶飞也是够厚道,明明实力更强,却把临时省委和临时军区的主官职务都让给刘英和叶飞,自己只担任宣传部长兼团委书记。

并且,叶飞为了让挺进师能扎根壮大,还主动将闽东四块根据地中最大的鼎平让给了挺进师,并把麾下1个纵队和鼎平独立团也划了过去。这些都是对刘英、粟裕的无私支持。

一开始,双方相处还很融洽,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都会有矛盾,更何况两支部队。刘英是中央苏区出来的干部,希望在闽东公开建设党政、打土豪分田地,但叶飞不认可。

闽东地区环境非常复杂,如果按照刘英的做法,会完全把中间派推向对立面,熟悉当地情况的叶飞觉得,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以免树敌太多。粟裕也同意叶飞的观点。

然而,刘英个人主义比较严重,他认为叶飞太年轻,想法太幼稚,不推行中央的政策就是在跟敌人妥协。双方多次争吵,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反而火气越来越大。

刘英为限制叶飞,派了一批保卫干部去独立师“肃反”,经常因意见不同就抓人,使得独立师内部极为不满。

后来刘英让叶飞率部去恢复浙西南根据地,叶飞心知麾下都是闽东子弟,要大家远离家乡去人生地不熟的浙西南,人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散,因此推辞不去。

刘英见命令不成,又让叶飞到临时省委工作,另外派人空降领导闽东独立师,叶飞再次拒绝。

几件事下来,刘英已对叶飞有了成见,当听说叶飞准备让闽北特委黄道来主持大局后,心里动了杀机。

随即刘英再次以省委名义下令,要调动叶飞的职务,这次遭到闽东特委一致抵制,刘英遂决定动手。

当时省委叶飞只信得过粟裕,刘英就安排特派员和特别分队,监督粟裕抓捕叶飞。在这种形势下,粟裕只好写信邀请叶飞到南阳村相见,叶飞毫无防备,在宴会上被捕。

也是叶飞命大,队伍在押解回省委的路上遇到了反动民团,对方人数很多,激战之下,叶飞抓住机会跳崖逃生,为新中国多留下了一名上将。

可这个任务没完成,刘英就怪到了粟裕的头上。在刘英看来,粟裕跟刘英关系很好,说不定这些遭遇都是粟裕在背后谋划,于是开了会狠批,批完直接关了一周禁闭。

粟裕明白,这件事要是不“诚恳”地做检讨,那自己都会有性命之危,所以他在禁闭一周后,当众说了违心的话,这才算过关。

此事之后,刘英、粟裕、叶飞三方各打各的游击,完全凭自己发展。但刘英对粟裕还是不放心,特意将张文碧安插到粟裕身边,反复强调“紧盯粟裕,必要时展开暗杀”。

从这些交集来看,粟裕跟刘英绝对称不上至交,但粟裕后来倒是很对得起刘英。1942年2月,时任闽浙赣三省特派员的刘英被叛徒出卖不幸被反动派逮捕,3个月后牺牲。

他一死,张文碧就没了靠山,粟裕这时如要报复,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去操作,但粟裕没有,张文碧后来成了开国少将。

对于刘英,粟裕也没说过一句坏话,反而积极派人去找这位老搭档的后代。刘家有一儿一女,但都生活在江西老家,这属于国统区。

直到1946年,地下党才找到了刘家一对儿女,并将他们带回解放区,此后粟裕就常常让二人在身边,多有照顾。

据刘英的儿子刘锡荣后来回忆,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吃不饱饭的日子很多很多,粟裕作为部队首长,倒是偶尔会得到一些缴获来的罐头。每当有这些食物,粟裕都会拿去给孩子们。

每到冬天,粟裕的妻子楚青就会用军摊改成小一号的衣服,以免姐弟二人挨冻;行军抵达目的地,粟裕也会先让姐弟去住借到的民房......

让刘锡荣记忆最深的战时“快乐”,是有次翻越山岭,部队只能用骡马做工具,粟裕将姐弟二人一边一个,放在骡子旁的箩筐中,然后牵着二人行军。

两个小朋友感觉很新奇,一路唱着歌,仿佛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了。

总之,粟裕对刘锡荣姐弟做到了视如己出,包括建国后去苏联治病,回国时都特意给他们带了礼物。

刘锡荣跟姐姐长大后,粟裕夫妻对他们的关心没有减少,经常会询问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

姐姐曾跟刘锡荣说:我在北京部队时,逢年过节如果没去探望,准会接到电话,问我是不是遇到麻烦了?这让姐姐感觉自己一直在被人关心着,非常温暖。

她结婚时,碰上了特殊时期,其母在被审查中,粟裕和楚青就如同父母般为她操办婚事。

对刘锡荣这个男孩子,粟裕夫妻则更希望能培养出他的责任感。刘锡荣刚刚工作时,粟裕就教导:年纪轻轻的,光坐在机关可不行,要到基层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

哪怕粟裕晚年病重,刘锡荣去探望时,粟裕依然是在勉励。那时刘锡荣已当上温州市委秘书长,粟裕欣慰地夸赞:当秘书长啦,要好好干!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当时刘锡荣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做出成绩给粟伯伯看。

这次对话,直到粟裕的疗诊时间到了才结束,刘锡荣本想以后有机会再多来拜访粟伯伯,可他工作实在太多,有时又碰上粟裕正在治疗。所以,那次勉励,竟是他们最后一面。

对于粟裕,刘锡荣是特别感激,他后来说过:伟大出于平凡。仅以粟伯伯对一个牺牲的战友的遗属一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关心、照顾,足以看出粟伯伯为人品格无比崇高。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