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狂飙》这部电视剧中,高启盛带来的小灵通业务成了他发家致富的关键,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些几十万台小灵通竟然送不出去,成了烫手山芋。
那么,小灵通到底是怎么从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呢?
要理解小灵通的崛起,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的来历。
小灵通,正式译名为个人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日本运营商NTT研发,采用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作为固定电话延伸的业务。
而在中国,小灵通的兴起与当时的政策背景有关。1998年1月,浙江省余杭电信局正式开通了小灵通业务。
当时,中国的电信和网通两大运营商正面临移动网络和电信业务的分家问题,而没有移动网络牌照的电信和网通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进入手机市场。
小灵通成了他们的权宜之计,因为它能够绕过政策限制,同时终端成本低、网络建设成本也低。
小灵通之所以成功,除了政策背景外,还有几大优势。
首先,它的终端成本低廉,这使得它的价格比手机要便宜得多。
而且,小灵通的资费标准也相当低廉,与当时的移动和联通相比,几乎是固话业务的延伸,拨号费用也仅为每分钟2毛。这一价格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另一个小灵通的优势是超长待机时间。由于采用微蜂窝技术,小灵通的终端功率和基站功率都比手机低,因此待机时间更长,辐射更小。
此外,小灵通的通话音质相对较好,延迟较低,这也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随着这些优势,小灵通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2006年,高启盛囤积了几十万台小灵通,准备大展身手。
但正是在这一年,小灵通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小灵通的用户数量逐年下降,到2011年年底,仅剩不到2000万。
小灵通之所以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其权宜之策的本质。
小灵通作为电信和网通的权宜之计,本身存在着诸多技术弱点。它不支持移动通信的全程全网技术,基站覆盖面积小,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容易掉线和在郊区、农村覆盖不足的问题成为了用户的痛点。
此外,小灵通的模式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而2G通信则能够勉强跟上移动互联网的步伐。
为了对抗小灵通,联通和移动降低了资费,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吸引了许多用户“倒戈”回到传统运营商的怀抱。
随着3G、4G和5G时代的来临,电信和网通获得了移动通信牌照,小灵通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它的频段资源被其他技术所替代,最终无法在竞争激烈的通信市场中立足。
在3G时代,小灵通开始逐步退出,而在4G和5G时代,频段资源更加紧缺,小灵通也不得不彻底退出。
小灵通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出匆匆而过的戏剧,它以低廉的价格让用户享受到了移动通信的便利,也让当时的手机套餐实现了一波“提速降费”。
对于电信而言,它成功切入了移动通信市场,过渡到了3G时代。或许,小灵通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了这些功绩。
然而,小灵通的崛起与衰落也教育我们,时势造英雄,但时势也会抛弃英雄。它的权宜之计本质,技术的限制,以及竞争对手的反击,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如今,5G时代已经到来,2G和3G技术仍有其发挥的空间,但小灵通已经销声匿迹,成为了通信技术史上的一个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