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粤菜馆子往事,以及我私藏的广东煲粥小店

青筠看美食 2024-08-30 22:46:40

1武汉粤菜餐厅往事

可能是岁数渐长,过了风花雪月的年纪,也过了喜欢麻辣重口的日子,越发偏爱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之感。粤菜,是我很钟爱的那一款。

作为融合之地,武汉一直以接纳四方、化为己用而著称。前两年,在粤厨新年聚会上,楚菜王海东大师曾郑重感谢,“是粤厨的带来,推动了我们楚菜师傅薪水的提高。”

改革开放后,紧邻港澳的珠江三角洲是整个南方经济活力的中心,无数的逐利客往返于广州深圳与汉正街之间。当时,人们流传着一句话:“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珠江三角洲与汉口,一度是中国商品经济重新起航的风向标。

武汉三镇各有气质,江城最好的粤菜在汉口,可能是因为广东人偏爱商业集中的地区,可找到“商业之都”广州的韵味,更加自由自在。上世纪80年代,武汉不错的粤菜有香湖、国际俱乐部、王子沙龙。“那时我叔叔带我吃过一次国际俱乐部和王子沙龙,吃了什么我现在都记不得了!只记得王子沙龙的西湖牛肉羹!”片哥告诉我。

从老食客的角度而言,彼时,新派粤菜带来的冲击改变了武汉人宴席生态,一桌菜的主角从鸡鸭鱼肉更迭为基围虾。在金禧岭南潮粤菜吃饭时,片哥说,“当年的基围虾可是阵势盛大,一盘基围虾端上来,要配一个大盆子,其实是洗手的水,但一定要插一朵兰花,才能显出格调来。不过,因为没吃过的人多,常常闹出笑话来。最怕桌上有个人,擅长张罗,基围虾与大盆一上来,赶紧如今日分食大锅鸡汤般,一人倒一杯,盛情难却,每个人装模作样喝完,还要赞一句,‘蛮过瘾啊!’”

90年代后期,海鲜的价格被打下来了,从高居神坛,进入大众视野,大家开始分辨青口与各式贝类海鲜,开始了解烧鹅、干炒牛河等各式粤菜品类。与此同时,粤菜餐厅也在更新迭代。香湖关掉后,因为汉口爱情故事,曾在香湖做工的阿炎留在了武汉,并于香港回归的那一年在车站路开了一家小小的炎记。一个几平米的逼仄空间,以烧腊起家,“转个身都可以碰到屁股”。

后来,随着“四大天王”等广东歌曲、港台等影视作品进军内地,“外向型”的港粤之风吹遍江城,炎记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做过清远白切鸡、澳门烧肉、脆皮乳鸽、瘦叉烧、肥叉烧、酱烧排骨、烧鸭、蛇、顺德菜、盆菜等,最辉煌时候炎记进军万松园,开了家三层的大店。种种原因,一下子倒闭,大概亏掉了阿炎积攒多年的家当,重回车站路。这里以靠近京汉火车站而命名,乃民国年代北方南下的旅客下火车的地方。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法国人所建的京汉火车站,车站顶上那一只鹰,还是那么霸气威风,现在的汉口火车站即以此为原版所建,门脸并不大的炎记,依然可勾起很多老食客的昔日回忆。

实际上,广东海鲜远远不止贝类和基围虾这样简单,进入一家广东餐厅也不必总是担心囊中羞涩,如果不点象拔蚌、东星斑、老鹅头、响螺等,我们其实也可以像吃家常菜一样,没有负担。

记得那一日,我们点了一条一斤八两的金雕鱼,做鱼生、煲汤,一鱼两吃,花费不足200元。当然这个价格是在盘龙城,如果是武汉城区,要高不少。至于咸菜炒猪肚、梭子蟹烧节瓜、杜远凉瓜排骨汤四盅、豉油芥末焗鱿鱼、沙茶芥兰炒牛肉与腐竹空心菜,四人花费不过710元,好生良心。

如今,武汉的粤菜餐厅堪称蔚为大观,牢牢占据中高端餐饮的市场版图。老一派的,金桂皇朝、冰翡翠、广东商会酒楼、茶港,江城粤菜规模可观瞻。还有新晋知名者,铭悦会、煕江粤、楼上大排档、南棠馆、观锦记等等。近两年,莲香楼、点都德进军武汉,整个粤菜餐饮呈现百花齐放状,武汉人对原汁原味的岭南美食越发热衷起来了。粤菜,可期!

2肠粉与竹升面

与粤菜餐厅的日渐兴盛不同的是,广东小吃却并不多,现有门店以烧腊、叉烧、煲仔饭居多,知名者有煲煲香、粤德兴。肠粉与竹升面做出彩者的,少之又少,观锦记面馆是其中佼佼者。

前阵子,跟几个好吃佬小聚于于此,坐在店门口独一无二的长桌上,这里的空间可真是逼仄,用上海人的话“螺蛳壳里做道场”。除了桌子,就是一靠墙的长条就餐板子,仅能一人食!

点了香菇蔬菜肠粉,但更爱经典的土鸡蛋肠粉,每天石磨的米浆,制作的肠粉,可以吃出来米的清香,而土鸡蛋的加入,让肠粉添了些许的黄衣与蛋香。入口呢,有点儿发粘,毕竟是纯米制作,没有给其他的添加,肠粉资深爱好者应该都爱这一款。

吃肠粉,一定要多淋一点特制豉油,因为肠粉本身是淡口的,可借此提鲜增味,他家秘诀还有一点自制客家辣酱,可以在打料台免费自取。这是一款超辣的南雄辣酱,据说南雄人去江西都是自带辣椒的,因为江西的不够辣!慎加!

这种额外提供辣酱的妙招,其实在民国年间冠生园进入武汉时就有。冠生园的出品,自然是奉行粤菜之圭臬,生猛海鲜与清单隽永并重,但少辛辣是欠缺,否则会水土不服。考虑到此,冠生园特地为嗜辣客人,研究出一味辣椒酱,既宜啜粥更适健饭。所以,冠生园早晚两市,椒辣酱本是配碟不计价的,反而变成每桌必要的招牌菜,甚至有人还要买点带回家去品尝呢!想到观锦记的辣酱,我在想冠生园是否采用的也是南雄辣酱呢?

谈起客家,我们既会想到这一支保持着炎黄古韵人群的迁徙路线,从中原河洛地区南迁,广东南雄县之珠玑巷,乃重要一站。客家人之珠玑巷,恰似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之瓦屑坝。也正是因为此一原因,南雄成为了广东的一个异数。

回到这碗牛杂竹升面,牛杂采用新鲜牛杂,没有一点异味,是事先飞过水的,与桂萍、麻木烧等汉派牛杂相比,广式牛杂要清雅得多。我们加了几碗光面,也就是没有给牛肉牛杂的竹升面,竹升面是弹牙的,汤底是清澈的牛肉汤,有淡淡的牛肉味,盐把得很少,味精也无,不是武汉市面上普通流行的加鸡架、鱼骨等熬汤的那种,而是给了瑶柱来熬制,这是广东人做汤的秘诀。然而,对于武汉人来讲,汤底还是过于清淡了,给一点辣酱,几小块泡萝卜,权且可弥补一点点,拍照就像是一个素颜裸妆的女孩子,真个是“天然去雕饰”,这是属于淡星人口味的那一款。

朋友间谈起最近的一些笑料,某些做牛肉面的商家,“聘请老演员”也就是所谓土黄牛肉挂在门口,土牛肋排框子放置一旁,然后摆一口大锅,宣告自己是新鲜牛骨熬制,货真价实,像盛极一时的骏骏,至于个中秘密如何,很有趣,不过是趁风口割一波韭菜罢了……

朋友提起去广州旅行的日子,“吃肠粉啊,跟今天的一样,很好吃!竹升面啊,也跟今天一样,好寡淡!回到武汉,必须要多吃点重油重辣的回回神,热干面疯狂加辣椒,去长堤街搞几次宵夜,肠胃适应下,身体代谢下,我又回归成一个武汉人了。”我听了,笑死。

这日,应该喝一杯酒的,毕竟有这样好的菜肴,我感慨。另个朋友说,“我车后备箱还有九江双蒸,广东人也是喝早酒的,一碗牛杂面或者锅仔,一瓶九江双蒸,很棒!”我想起梁文道在节目中讲过自己一人走进楼下小馆,一碗牛杂面一杯九江双蒸,一人食一人饮,似乎也是这样的妙境。

3猪杂粥

其实,相较竹升面,个人更偏爱煲粥。今年夏天,我在盘龙城金禧岭南潮粤菜餐厅,一顿南澳小管盛宴过后,我坚决要了一锅白粥,而不是海鲜粥,什么都不加,素素净净,配上炒麻叶,潮汕人的看家菜,私以为这简简单单的搭配,胜过刚才极致体验的南澳小管……

那天晚上,我发表了一个观点,“熨帖”这个词,只有在喝广东煲粥时,才可以用到。一碗白粥下肚,整个人无论是旅途劳累,还是精神疲惫,抑或宿醉良久,都可以顿时清醒还魂。不觉慨叹,广东人就是一个泡在粥水里的,而我愿意做粤人眼中热爱粤味的“北佬”。

在美食纪录片《寻味顺德》,一开篇出场的即是猪杂粥。当米粥之米不再颗粒分明,当米与水你侬我侬,一碗粥咕咕冒着小泡滚开之际,大师傅抄起小料碗加入猪杂,以米水温柔而缠绵地包裹,猪杂很快就熟了,而脆嫩之感得以保存,这便是一碗正宗猪杂粥的样子。

观锦记即有猪杂粥,分大小碗,大碗13元,小碗仅8元,实惠到令人咋舌。一碗粥,有黑胡椒的香,但猪杂毫无脏器味,干干净净。夏日三伏天气,一碗粥水浇灭躁动,胡椒祛除体内湿气,火炉造就的烦闷,一扫而空,浑身通泰。

猪杂有何内容?猪肉、猪肝、猪腰、猪粉肠等等。不少食客会好奇又脆又弹很有嚼劲的粉肠是啥?粉肠,其实就是小肠,潮汕人叫苦肠。

其实,广式猪杂粥,这里还缺一种,那就是生肠,也叫花肠、粉肠,乃猪之卵巢与输卵管也,因在腹腔内缠绕如花,便是花花肠子,入口脆生,越嚼越香。猪花肠,爱的爱恨得恨,我个人还比较喜欢,而深度爱好者甚至将此做成花肠烧烤,或者与广东丝瓜同炒,多一层清甜,也可做粤式啫啫,掀开盖头,滋啦作响,一抹酱香,冲鼻而来……至于我们耳熟能详的猪大肠呢,我吃过客家的一种做法,酸菜炒猪大肠!酸菜融入猪大肠的油脂与香气,绝美!

片哥拿武汉的腰花粉来对比,这一碗猪杂粥,内容丰富且熨帖,我们以为远胜前者。吃完粥,片哥儿子央求他带肠粉与粥回家,结果,孩子吃猪杂粥很开心,片哥决定过几年再给儿子科普猪杂粥里花肠是何物……

在广东,吃猪杂粥,讲究一个新鲜。是在晚上,屠宰场刚杀的活猪,取回来的鲜货,肉是热的留有余温,做一碗猪杂粥,再来一客铁板猪杂,才大饱口福。其实,猪杂粥,在广东地区做法也有所分别。潮汕地区会在一锅粥中加入枸杞叶烫一下,或者给切断的油条泡着吃,但观锦记创始人栋哥以为猪杂粥简简单单最好吃,这些都不要加,才是本本真真的滋味。

至于为什么不给猪生肠进去,“怕武汉人吃不惯!”主厨解释。其实,私以为可以给,毕竟现在武汉热爱食粥的人士越来越多!如果食客吃不惯猪杂粥,那可选择窝蛋牛肉粥,牛肉是鲜嫩的,打一个生土鸡蛋进去,搅合搅合,配上店里的泡萝卜佐餐,风味无双。

那一日吃粥,我还习得了一个新知识点,原来最常见的皮蛋瘦肉粥,也是来自广东。片哥告诉我,这款粥起源于广东,也是现在丢失传统最多的一款粥。他有一老味皮蛋瘦肉粥方子,想哪天试下,下厨露一手,好生期待。

可能是台风与梅雨过于偏爱南国,喜欢穿拖鞋不修边幅的广东人暗地里最拼的是吃食,以前大户人家更拼谁能有好厨子,而简简单单的一碗粥,可考验出这家庭的品味高低。

广东人是泡在粥水里。提起粥,最有名的自然是“状元及第粥”。这一粥的典故关联人,是以对联技巧闻名的伦文叙,他曾留下了一个无人应对的上联,“竹宅竹园,嘱咐书童点烛,捉鸡煲夜粥”。看来,这位状元郎可真是爱极了粥。

4回到最初

追溯广东在武汉之往事。我在梳理资料时发现,广东人大规模北上的第一次高峰,大概始于武汉国民政府时期,一大帮从政粤人落脚江城。但粤菜开始较有规模地落脚武汉,那还要从粤汉铁路说起。

与卢汉铁路相对顺利的竣工不同,从广州出发到湖北武昌的粤汉铁路,1900年开始动工,直到1936年才全线通车。那一年9月1日开始,由广州黄沙出发,可历时44小时抵达武昌徐家棚,跟骑自行车差不多速度,毕竟那是铁路上跑的不是高铁,而是烧煤的蒸汽火车。这条线路全长1059.6公里,自张之洞、盛宣怀提议修建开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加入,中有外资借款、华人护路、官方与民间冲突等问题,前后经历36年,可谓坎坷丛生。

这条铁路完工后,我在民国往事中发现了江城粤菜馆的影子。唐鲁孙在撰写武汉三镇美食回忆文章时提及,民国廿年左右,武汉几乎没有广东饭馆。1930年,随着冠生园的到来,于汉口开首店,在武昌开分店,江城始有粤菜。

在冠生园,当然也可以吃粥,而且可吃得很丰盛。

唐鲁孙先生回忆,有一天,主持人阿梁特地请他去宵夜,吃的便是正宗鱼生粥。他说吃鱼生一定要新鲜鲩鱼,把鲩鱼剔刺切成薄片,用乾毛巾反覆把鱼肉上的水份吸取乾净,加生抽胡椒粉,放在大海碗里,然後下生姜丝、酱姜丝、酸姜丝、糖浸荞头丝、茶瓜丝、鲜莲藕丝、白薯丝、炸香芝麻、炸粉丝、油炸鬼薄脆才算配料齐全,然後用滚开白米粥倒入搅匀,盛在小碗来吃,粥烫,鱼鲜,佐料香……唐鲁孙以为,“这一盅地道鱼生粥,比前此所吃鱼生粥,完全味道不同,来到台湾後,所有吃过的鱼生粥没有一家能赶上阿梁亲手调制鱼生粥的味道,醰醰之思,至今时萦脑海。”

抗战胜利后,冠生园的酒席颇为知名。台布洁白,杯筷精致,服务员均为男青年,一身的洁白制服。酒席上菜,首先是爆虾仁,颗粒极大,洁白如玉,不似其他酒楼之爆虾仁,色泽暗淡,颗粒不均,有掺杂萝卜丁与土豆泥者。解放后,冠生园“三烤两包”颇为知名,即烤叉烧、烧鹅、烤乳猪与豆沙包、叉烧包。此外,“鸡丝烩蛇羹”“五彩蛇丝”这两道蛇菜,以及脆炸鲜奶、蚝油凤爪别有风味。

如今,在武汉吃鱼生并非难事,而鱼生粥、蛇菜亦是想吃也可吃到。我第一次吃鲩鱼是在言记湛江鸡,当时的陈康言离开了国锦轩,一度落寞,守着小东门居民区的一爿小店,自己亲自下厨,生意还没有今天这样火爆,获得了一众小圈子好吃佬的推崇。后来,阿言换了新位置,生意爆火,很少自己下厨,多半让小弟在做,出品也是越发走向江湖菜,我便去的很少了。至于主打粤菜粤点冠生园,早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进入艰难的转身,老派粤菜进入“破锣嗓”罗大佑所吟唱的“告别的年代”,“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不须诉说出口/亲爱的让我快见你一面/请你呀点一点头”。

病树前头万木春。

待到认识栋哥,吃鱼生次数渐多,多半是金雕鱼(即罗非鱼),经常是在晚上九点、店里生意渐渐不忙时,跟这帮粤厨朋友们一起喝酒啖鱼生。广东人吃鱼生,佐料跟唐鲁孙时代差不多,最精简且考验鱼生品质的吃法是,给一点雷州半岛的小粒花生油,温润柔滑,浓香扑鼻,不给任何佐料,光加盐,啖鱼片,菲薄透光,滑润可口,也好吃!

我是想不通为什么栋哥放着原先公司岁月静好的生活不过,着迷于传播健康理念给大众,先是做大众餐饮,又转而开一家小面馆,以实惠到极致的价格来推广粤式小吃。我感觉,他恰似一个布道者,奉“好味是天然”为宗旨,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我和好多朋友欣赏他,但劝他不要过这样的生活,如今的时代,大众还在为几两碎银苦苦奔波,“追求先吃饱再吃好”,他们的审美格调与理想的出品不匹配,我们料定他的一切所为都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之黯然结局,但栋哥不顾,继续“孤身走我路”。说到这里,我们这些怀有半点理想主义的人士,也愿意为此尽一点绵薄之力了。

在武汉也好,在其他城市也好,跟我们山东人到哪里都认老乡一样,我发现广东人也是非常团结的,而广东商会也较其他地区商会更为知名,也更有号召力。他们这些主厨有自己的小圈子,大家在餐厅打烊之际一起小聚,他们有的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有的是必吃榜餐厅的料理人,有的是刚刚开始的粤菜小店创业者,由做东的餐厅料理人拿出自家的好食材,大家一起品尝讨论技艺、食材与新菜,一起喝酒谈谈新愁与旧愁,也会一起来场大合唱,演出指挥带头大厨是左手拿勺右手持铲,酒后指挥,领头高歌,他们唱的是“队歌”《友谊之光》,这是根据周蓝萍先生的《绿岛小夜曲》重新填词而来,“人生于世上有几个知己/多少友谊能长存/今日别离共你双双两握手……”。

还是再推一下这爿小店吧!虽然说是在汉口老社区小巷子里,但位置却很好找。它的正对面,便是大名鼎鼎的体育馆小学,乃奥运冠军的摇篮,“做自己的冠军”标语霸气醒目。后来我才晓得,这所小学走出了伏明霞、肖海亮、胡佳、李婷、童辉、刘黎敏、郑李辉、杨维等8位世界冠军,像今年巴黎奥运会女网单打冠军郑钦文也曾在这里上学。如果站在小店门口,抬起头来,天蓝色的K11如腾飞的火箭,仿佛直插云霄,算一算,两者相距不过三四百米。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菜市场爱好者,可以逛一逛百米之外的久裕生鲜市场,花花绿绿的蔬菜水果,窄窄小小的包子店铺,花生菱角鲜鱼卤牛肉,你会体验那句俗之又俗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是去是留,变与不变。吃一碗竹升面,喝一碗粥,尝一客肠粉,食一份烧腊饭,或者有机会吃一碗鱼生粥,以老广的味道和清淡的口感来开启全新的味蕾之旅,我们那青春不散场的时光,未尝不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文章涉及餐厅:

金禧岭南潮粤菜,盘龙城奥特莱斯斜对面;

观锦记面馆,硚口宝康路,体育馆小学正对面,K11附近。

作者:舒怀

图片:栗栗姐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