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你真的读懂了吗?

荣荣评趣 2024-11-06 12:23:01

《背影》不仅仅是一篇描绘父子情深的散文,它背后蕴藏着一个旧式家庭的荒唐、辛酸、无奈与和解的故事。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在苏北是个名门望族,然而他对朱自清的教育却是极为严苛。朱自清自幼被送入私塾,风雨无阻地早起背书。尽管父亲公务繁忙,无法时刻监管,但他总会在有空时逐字检查朱自清的功课。若是功课优异,父亲便会宠爱有加;一旦发现老师的批评或文章的删改过多,朱鸿钧便会怒火中烧,撕毁作业扔进火炉,任凭朱自清在旁哭泣。这些严厉的管教给朱自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朱鸿钧在宝应担任厘捐局长,因而家境富裕,官运亨通,娶了多位姨太太。作为正房的朱自清的母亲却受到宠妾潘氏的欺压,朱自清对此深感愤怒。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新文学和新思想的影响,他对父亲的专制和旧封建家庭的压迫愈发感到厌恶。

父亲在徐州任职期间,再次娶了几位姨太太,潘氏得知后闹上官衙,指责朱鸿钧贪污公款,最终导致他失去官职,甚至变卖祖产以填补亏空。朱自清的奶奶因承受不住打击而去世,这也是《背影》开头提到的“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的原因。

冬天,枯叶满地,朱自清和父亲一同前往南京,父亲要找工作,朱自清则前往北京大学求学。临别时,朱鸿钧本不打算送儿子,但最终还是在朱自清出发的那天,蹒跚地送他到车站,买橘子时的背影深深刻在朱自清的心中。那是一个黑色的背影,承载着家庭的重担与无奈,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在这一刻被感动所替代,泪水夺眶而出。

在《背影》中,父子情深的表象下,实际上隐藏着复杂的情感。朱自清心中仍未放下对父亲的积怨,父亲的严厉、母亲的委屈以及家庭的困境都让他感到痛苦。离开南京后,朱自清的教书薪水被父亲私自领取,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他。他选择离开扬州,带着妻子和儿子前往宁波教书,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无疑是大不孝的举动,等于与父亲断绝关系,朱鸿钧对此感到极为愤怒,父子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一年后,朱自清虽然心中仍惦念父亲和母亲,但父亲的倔强让他感到无奈。朱鸿钧执意不让儿子一家进门,经过邻里的劝说,朱自清才得以回家。然而,父亲对他的冷漠态度让朱自清感到心寒,最终他再次选择离开,父子之间的裂痕愈发加深。

两年后,朱自清的生活逐渐稳定,他将母亲和妹妹接到身边,而朱鸿钧则独自生活在老家。尽管心中思念孙儿,朱鸿钧却始终不向儿子低头,默默承受着孤独的生活。

1925年,朱自清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提到身体日渐虚弱,惦念着朱自清的儿子。朱自清读后,心中涌起一阵悔恨,意识到父亲在垂暮之年以不同的方式向他示弱。回想起父亲在月台送别时的背影,朱自清提笔写下了传世之作《背影》。

在《背影》的开头,朱自清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不相见”引人深思,究竟是出于不想见,还是互不见面,抑或是其他的原因,皆值得推敲。结尾处,朱自清写道:“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此时,朱自清已然理解了父亲的苦衷,放下了心结。

三年后,朱自清的三弟将散文集《背影》送到父亲床前,朱鸿钧病重,无法言语,却在书中流下泪水,久久不愿放下。这一刻,朱鸿钧终于原谅了儿子,父子之间的心结也在此时得以解开。

《背影》不仅仅是父子情深的表象,更是对家庭、责任与和解的深刻思考。朱自清通过这篇作品,传达了对父亲的理解与宽恕,展现了中国式的亲情与和解。少年时或许难以理解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得深刻而动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