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究竟怪谁?
这些年来,因为不能玩手机而发生的孩子殴打、威胁父母的事情不在少数,每次事情发生后究竟应该怪谁便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有许多家长认为是游戏毁了孩子,游戏的出现就是个错误,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应该怪孩子自己,游戏的出现本就是为了放松,孩子自己的自制力不足才导致了沉迷其中。
这个话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孩子却因此和父母发生争执,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
孩子沉迷游戏,究竟是怪游戏,还是怪孩子?
答案或许都不是……
被手机“吃掉”大脑的孩子今年的 10月8日,在四川乐山就发生了一起因为手机而对自己的母亲大打出手的事情。
事情发生的地点,更是在学校门口!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据说是因为妈妈为了控制孩子玩手机,把男孩的手机给拿走了,结果男孩在学校门口就当众动手抢手机。
妈妈死死的护住手机,男孩气急败坏坏的直接在学校门口拖拽自己的妈妈,期间男孩妈妈也因为儿子的举动被拖拽了很长一段距离,不知摔倒了多少次。
男孩更不是多年之前那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如今的他早就是需要母亲抬头看他的大男孩,所以妈妈自然无法从力气上和他抗衡。
男孩一边抢手机,一边不断地大声吼叫自己的妈妈,要求其赶紧松手把手机拿过来,周围的路人也终于看不下去,选择上前帮忙。
而这个手机也并不是妈妈给他买的,反而是爷爷偷偷给男孩买的,结果被自己的妈妈发现又将手机收走。
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就在2023年的2月10日,广西就有一个男孩因为父亲没收了手机,竟然手持菜刀挥向自己的父亲威胁!
整个过程期间,这位父亲始终是保持着溺爱的态度,没有任何的反抗,只是想办法的去躲避孩子的挥砍动作,并试图从手中夺过菜刀。
种种事迹的出现,让许多家长直呼游戏究竟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也有人说孩子自己的错,但面对一个又一个因为沉迷游戏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孩子,究竟谁才是罪魁祸首?
游戏和孩子,究竟怪谁?其实说到底,孩子沉迷游戏甚至走上了和父母“对立”的一步,很大程度上也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得到关系。
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根源,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被“网络化。”
当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因为玩游戏而变得魔怔,甚至不惜为了一个游戏,一部手机在家里对父母大打出手,打砸家中的一切物件,这不仅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面对这种情况,无论父母说什么都无法唤醒孩子,只会让孩子的敌对情绪变得更加高涨。
当孩子沉迷游戏以后,孩子也会变得十分“可怕”,游戏就会变得像精神毒品一样时时刻刻的诱惑着孩子的心。
上学期间收手机,又或者是为了防止被老师发现而没收手机,提前就准备好一个模型机也是许多孩子都做过的事情。
而追溯根源,孩子沉迷手机,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极其敏感的年纪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荣耀”,所以孩子才选择到游戏世界里面寻找属于自己的存在。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父母和家人总是看到孩子在玩游戏玩手机,就会不断地否定,指责自己的孩子就知道玩游戏。
可能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沉迷游戏,只是简单的想要放松一下,但在父母长时间的这种否定之下,最终就导致了孩子沉迷游戏的情况出现。
根据专家研究发现,有18%的的青少年每天玩游戏的时间高达5个小时左右,并且世界卫生组织也普遍认为,只要青少年每周玩游戏超过了5天,每天超过5个小时,就非常容易上瘾。
但面对孩子成瘾的问题,许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反而是不断地从游戏身上,从孩子本身去寻找问题。
可实际上孩子沉迷游戏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正是因为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游戏成瘾孩子背后的家庭许多家庭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父母只要看到孩子玩游戏,就会一顿责备,即便初衷并不是想要批评孩子,但为了防止孩子上瘾,难免还会在口头上罗嗦两句。
可偏偏就是这种家长自认为的“替孩子着想”,最终成为了适得其反的结局。
孩子也的确需要时间去放松一下,当家长不断的否定以及责备孩子玩游戏以后,家长反而又不过多的关注孩子和自己之间的亲子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除了指责孩子玩游戏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方式,时间一长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并且在那些父母常年因为忙工作而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体会不到外界对自己的关心,更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孩子也只好选择前往网络世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孩子沉迷游戏,不仅仅只是游戏和孩子的问题,在更多方面则是家庭的原因,是父母自身的问题。
当父母只会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却忘了孩子也需要放松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游戏。
或者是家长给孩子定下了特别高的期望,但孩子无论怎样努力都始终达不到的时候,家长也要学会去体会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继续施压,否则也会适得其反。
所以说到底,家庭的问题导致孩子沉迷游戏,也可以说是家庭对孩子爱的缺失,可能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照顾孩子一日三餐,将孩子养大成人就可以了。
可相反相较于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更需要父母花一些时间在孩子的身上。
信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