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人:最先发现毛泽东才华之人,1925年预言:中国会因他改变

观今品古 2024-11-15 12:21:34

前言

他是毛主席的老师,是慧眼识珠最先发现毛主席才华之人,两人初见之时,他便对毛主席说:

“拯救中国的重任,就落在你们青年人的肩上了。”

在毛主席遇到危险,身处险境时,他四处奔走,冒险营救,曾预言:“他将来必成大器,中国会因他而改变。”

那么,这位预见毛主席“必成大器”的伯乐究竟是谁呢?

符定一

符校长慧眼识英才

“符校长,你快来看,我这儿有篇拍案叫绝的好文章!”一位教师兴奋地边说边将手中的文稿递给了符定一。

符定一接过文稿,立刻被其内容深深吸引,阅读完毕后,他忍不住连声赞叹:

“奇文!奇文!这个学生一定要录取!而且必须是第一名!”

符定一心中充满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于是,开学后不久,他便将这位学生叫到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门被轻轻推开,一位青年走了进来,他礼貌地自我介绍道:“我是毛泽东,是新来的学生。”

待看清来人的模样后,符定一大吃一惊,眼前这位,看起来就是一个乡下来的普通青年。

在交谈中,符定一详细询问了毛泽东的学习经历和老师背景,当听完毛泽东的回答后,他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因为毛泽东提到的那些老师,大多默默无闻,这让他不禁开始怀疑那篇奇文的真实性。

为了验证毛泽东的才学,符定一决定给他出一个题目,进行现场作文。一个小时后,一篇新的佳作摆在了符定一的面前。

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再次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真是奇文!毛泽东同学,拯救国家、复兴中华的重任,就落在你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了!”

这一刻,符定一对毛泽东的疑虑彻底烟消云散,他确信,眼前这位青年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符定一作为校长,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不论是在纪律方面还是在学习上面都不会松懈。

这天晚上,他照例巡视学生宿舍,通常情况下,学生们会因为下棋等娱乐活动而聚在一起嬉闹。

每当这时,符定一就会督促他们早点睡觉,毕竟休息好了,有了一个好的精力,第二天才能有精神头学习。

在巡视的过程中,符定一发现有一名同学与他人不同,当别人在点着灯玩乐时,他却独自坐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读书,这名学生,便是毛泽东。

符定一看着毛泽东那专注的模样,心中暗自赞叹:“真是孺子可教!”看着他如此专心的模样,符定一便没有前去打扰他。

一天,符定一将毛泽东叫到了办公室,谈话间,符定一注意到毛泽东的神情有些不对,似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润之,你是身体不舒服吗?”符定一关切地询问道。毛泽东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我......我是思想不舒服,在这所学校里,我感到知识面太窄,太闷,我准备退学。”

符定一听后大为震惊,他不明白毛泽东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以为毛泽东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困惑,一时想不通,便急忙劝说他留下来。

“符校长,谢谢您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我永生难忘。但这里与我心中所求的相差太远……”

符定一深知毛泽东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极力挽留,可看着毛泽东那坚定的眼神,他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对方的决定。

尽管如此,符定一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请来了多位老师一起做毛泽东的思想工作,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改变毛泽东退学的决心。

“中国会因他而改变”

尽管毛泽东已经离开了学校,但符定一始终牵挂着他的动向,不时地向老朋友打听毛泽东的近况。

1922年,毛泽东领导了一场六千余人的工人大罢工,并组织了示威游行,这一举动,直接触怒了湖南军阀赵恒惕。

赵恒惕当即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逮捕毛泽东,直到1925年,赵恒惕仍旧没有罢休,还在秘密追捕。

赵恒惕

回到家乡后,符定一第一时间赶往了省政府,拜访在那里工作的表弟李秘书长。

两人一见面,符定一便直奔主题,急切地询问起毛泽东的情况。他坦诚地告诉表弟,自己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但表弟却面露难色,直言不讳地说:

“表哥,看在我们是亲戚的份上,我才告诉你实话。毛泽东策划罢工,反对赵恒惕省长,他现在可是个危险人物。我们查到他最近回老家养病,政府打算秘密逮捕他!”

说完,赵秘书长从包里掏出了逮捕毛泽东的密电。符定一眉头紧锁,不悦地说:

“我劝你们不要抓他,他是我的学生,我愿意为他担保。”

“表哥,你这样做太危险了!”赵秘书长连忙劝阻,毕竟这相当于与赵恒惕公然对抗。

符定一当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身处险境而自己无动于衷,那将违背他作为教师的职责。他坚定地说:

“表弟,我也实话告诉你,他是国家的未来,将来必定成就非凡。他的成就,远在你我之上,中国会因他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为他担保。”

对于这位“固执”的表哥,李秘书长也感到颇为无奈,但他被表哥的深情厚谊所感动。他提议利用符定一的社会地位和自己的关系,尽力保住毛泽东。

符定一听后激动万分,连声道谢。随后,他匆匆赶往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见到他,又惊又喜,连忙说:

“老校长,你怎么来了?这里很危险,你得赶快离开!”

符定一却摇摇头,急切地说:“不,是你要赶快离开。我从‘虎穴’得到密讯,他们已经发出了通缉令!你比我重要得多,赶快离开这里吧!”

毛泽东眼眶微红,连声感谢,符定一一路护送他到火车站,看着他平安离开后,才放心地离去。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极力地拉拢符定一为自己所用,甚至不惜给予高官厚禄。

对此,符定一嗤之以鼻,他明白,国民党只不过是利用他的声望罢了,再者,自己也不屑于与国民党“混”在一起。

在此期间,符定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毛主席差人给他送来的自己的著作,看着这些著作,符定一好似又回到了过去。

一天,一群国民党军警闯进了符定一的住所,不由分说地将他铐了起来逮捕入狱。

面对国民党的逼问,要他交代与毛主席的关系时,符定一只写下了四个大字:无间师生。

最终在亲友和党组织的营救下,符定一重获自由。1946年,他几经周折,来到了叶剑英的住地。

看着眼前这简陋的房屋,符定一心中涌起一阵酸楚。当晚,他便将自己的房子腾出空间,将叶剑英和同志们都接了过来。

几天后,叶剑英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延安发来电报,毛主席邀请符定一前往延安叙旧。

第二天,符定一便带着女儿赶往延安。终于见到日夜思念的学生后,符定一一时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嘴里直念叨着:“润之,润之……”

在延安期间,符定一终于明白了共产党为何能取得胜利的原因。这里的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群众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军民之间亲密无间。

他看着毛主席与群众亲切交谈的场景,心中不禁发问:试问国内外的领袖,谁能像毛主席这样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呢?

四十六载师生情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便将符定一、林伯渠等人邀请到中南海做客、叙旧。

饭前,毛主席认为,符定一是自己的恩师,理应要坐上座;但符定一却表示,哪有让一个国家主席坐下座的。

符定一便摆了摆手,欲将毛主席请到上座,结果直接被毛主席拉到了上座的位置,符定一这才应了下来。

席间,毛主席提议,由博学多才的符定一来担任中央文史馆的馆长,然而,符定一却表示,自己是一个有“冲劲儿”的人,不适合这种“养老”工作。

毛主席却认为,这个职位并不是需要一个“老而闲”的文人,恰恰是需要一个“才、德、望”兼备的人。

在毛主席的极力推荐下,符定一便不再推辞:“我虽不具备这三个字,但润之一定要我担任,那我就干着试试看吧!”

1950年,在“土改运动”期间,符定一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将地主扫地出门”、“地主出身不能重用”等等。

这些问题,大部分人都不敢直接提出来,符定一心想,既然没有那“第一人”,那自己便当那“第一人”。

当时,有人劝他不要给主席写信,担心风险太大,但符定一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错误,就应该要提出来的。

如果不加以改正,国家和人民势必要受到损失,因此,他不顾他人的劝阻,将遇到了问题全部报告给了主席。

毛主席收到信后,很快就回复了,还派出了专人与符定一共同商议、处理。

弥留之际,符定一对子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多做贡献。”

结语

符定一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和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是对教育、对国家、对人民无尽奉献的生动写照。

作为毛主席的恩师,符定一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底蕴和谦逊的品质。在受邀至中南海做客时,他虽被尊为上宾,却坚持礼让。

符定一更是一位勇于直言、心系国家的人物。在“土改运动”期间,他深入基层,发现问题,敢于直言不讳地向毛主席反映问题。

他的这种勇气和担当,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心系国家,对子女们反复叮嘱要努力工作、多做贡献。这种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他一生信仰和追求的体现。

符定一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者。

参考资料

老师与学生的忘年之交——记符定一与毛泽东. 福建党史月刊

符定一与毛泽东46载师生情. 源流

预见毛泽东“必成大器”的两位伯乐. 政府法制

无间师生 亲密战友——毛泽东和符定一. 党史文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