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泸州成立地级市,四十多年来,这座城市悲喜交加却无惧风雨

程昱聊生 2024-10-31 06:20:47

关于泸州的城市归属问题,最后再说一次,以后不再讨论这个相关的话题,能理解的自然理解。

其实热爱家乡不是生来就表现出来,需要时间来培养,这就是成长中所积累的。回忆即便是初中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意识,但是也没有看不起或者厌倦这里的。当然,你可以说那个时候只在泸州,没有走出去,眼界不开阔,知道的很少。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走南闯北,经历了不少人和事,居住过很多城市,也感受了其他地域的风貌,还是依然眷念故土。

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眷念?我们从泸州成立地级市开始说起。

泸州是1983年3月3日升为地级市的。

在此之前,泸州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变迁,夏商时期属于梁州域,很早就是被收入秦国管辖,从秦汉时期泸州大部分区域被统称为江阳,设立了郡县。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 年)置泸州,所以泸州也是古名,从江阳到泸州,从秦汉到民国,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泸州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行政区划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1983 年国务院批复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原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等县划归泸州市管辖。1985 年 6 月 4 日,国务院又批准将宜宾地区的叙永县、古蔺县划归泸州市管辖。至此,泸州市的行政区划基本确定。

关于从1960年泸州撤销泸州专区被并入宜宾专区,和当时的宜宾同属是县级市,受到宜宾专区管辖,但是不是现在的宜宾市管辖,宜宾市一些人如果当时认为它管辖泸州那就是特别荒谬可笑的事情。

而且他们从来不对当初为何泸州专区被撤销降级的事情进行提及,闭口不谈。只会胡搅蛮缠的说什么泸州是宜宾划出来的无知言论,一部分泸州人也因为不了解历史,倍感自卑,都是滑稽的。

这次顺便说明一下,有历史记录可以查证,当然未必他们会接受,不过不重要,我就想让泸州本土人知道,不必跟谁比,更不必对一些无聊的挑衅在意,浪费时间,好好发展自己,两座城市各有优势,彼此尊重就行。

下面我来说一下,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951年,全国实行类似军事管制建制。四川分为川北、川东、川西、川南四个省级行署区,直属西南军政委员会管理。当时中共川南区委、川南行政公署在自贡成立,辖泸县(后改泸州)、资中(后改内江)、宜宾、乐山四个行政督察区及自贡市。

1950年1月川南区委迁泸县,设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此时现宜宾、泸州市境县(区)同属川南人民行政公署。注意跟后来宜宾专区一样,既不是泸州管宜宾也不是宜宾管泸州,这两个城市都是平级,是由一个行政公署或者专区统一管理,只是当时府邸设在那里罢了。省会在成都,你能说四川管泸州、宜宾,就算成都级别高,也不能成都管泸州、宜宾,懂了吗?

1952年8月,川南、川东、川西、川北4区行政公署撤销,合建为四川省人民政府。9月,宜宾区专署改称四川省人民政府宜宾区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泸县专署改称泸州专区,宜宾专区和泸州专区同属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看清楚吧。

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泸州专员公署和宜宾专员公署合并为宜宾专员公署。这是宜宾和泸州历史上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合并。但是为什么被撤销呢?

邓自力被错误批判: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国开展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当时,泸州地委书记邓自力因对一些政策执行持有不同看法并坚持自己的观点,被错误地认定为右倾机会主义,遭到撤职下放纳溪劳动等不公正对待。这种错误的批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泸州地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产生了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泸州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决策制定。

邓自力事件使得泸州地区的政治环境变得复杂和不稳定,干部群众在工作中可能存在顾虑和迷茫,这对于泸州专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推进都产生了阻碍。在后续的行政区划调整中,这些因素可能也被纳入了考虑,导致泸州专区被撤销。

后来邓先生被平反当然是好事,我们也日子得到更多的改善,但是这限制的20多年的确限制了很多发展。还说一句,就算当时合并,也并没有很好的发展两个区域,这样才有后来考虑再度变革的情况。1983年,国务院批准将泸州市从宜宾地区划出,成立省辖泸州市,泸州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如今,泸州已经成为了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虽然,我们有很多不足,甚至有一部分人一直阴阳怪气,我们即便热爱的也有自己难念的经,但是我江阳沽酒客从来不怨天尤人,我不能要求和影响别人怎么样,但是我会坚持我坚守,我相信我的家乡会越来越好。

正如教员鼓励我们的话:

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

不要被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

不要被一时的挫折所灰心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

有利的条件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