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一向微妙,明面上,美国一直积极拉拢印度,但事实上,美国既防备印度,又没少给印度使绊子。正因如此,美国和印度近年来摩擦不断。不久前,美国和印度又“吵起来了”。
据新华社报道,3月27日,印度外交部突然召见美国驻印使馆官员,对美国涉印内政言论表示强烈反对,并警告美国干涉印内政“开创不好先例”。
据悉,3月21日,印度反对派高官、印度德里首席部长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突然被抓,印度当局对此给出的罪名是,凯杰里瓦尔涉嫌酒类政策欺诈和洗钱引发反腐调查。
美国闻之迅速介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公开发声称,美国正在密切关注该事件,并要求印方为凯杰里瓦尔提供“公正、透明和及时的法律程序”。
显然,美国对印度这一事件如此上心当然不是在例行立“民主教师爷”人设。
首先,印度大选将近,4月19日,印度将举行全国大选,印度总理莫迪剑指第三次连任,在此特殊时刻,印度当局突然逮捕反对派高官像极了为大选做准备。
事实上,印度当局也不是第一次对反对派高官发难了,就在去年12月,印度税务部门也对反对议员拉杰·萨胡实施了一次“突然袭击”,从中搜出了几乎一整面墙的现金,莫迪随即“昭告”公众,声称“从公众手中掠夺的每一分都要还回去”。这一次,印度当局的手法和上次如出一辙。
其次,美国必然对印度大选分外关注,尤其在对莫迪多有不满的情况下。
莫迪执掌印度期间,印度主要坚持“左右逢源”的外交路线,且对美国态度颇为强硬。为遏制主要对手,美国四处“拉帮结派”,试图将印度绑上自己的战车,让印度也成为自己的“马前卒”,印度虽然坚持和美国合作,却拒绝被美国“绑架”,更拒绝美国的发号施令。
而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尽管美国一再对印度施压,印度始终拒绝“选边站”,不仅不肯公开制裁俄罗斯,反而一再和俄罗斯加强合作。
可见,对美国而言,莫迪并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印度领导人。
而在此之前,美国也没少给莫迪添堵。好比说,就在去年11月,美国司法部公开指控印度官员对锡克教分离主义领导人潘农实施暗杀,为抓住印度“买凶杀人”的证据,美国政府甚至“钓鱼执法”。当然,印度政府否认实施暗杀,莫迪还亲自还回应称会进行调查,但美国的动作已经让莫迪相当尴尬。
而今,距离印度大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以美国对印度政局表现出的关注度,莫迪接下来对美国的动向势必要更加警惕。不过,目前来看,莫迪胜算不小,莫迪自己也对成功连任颇具信心,认为自己离三次任期不远,无论美国对莫迪有何情绪,美国也不得不谨慎行事,对美国而言,无论是印度的内政还是外交,美国想要施加影响力都颇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