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乱,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上岸?

品史学家江樵 2023-09-29 06:27:00

有这样一位皇太子,他宽厚仁和、得到众多臣子认可,曾被老皇帝寄予了厚望。因为老皇帝特别长寿,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当了30年太子。

好不容易,等到老皇帝就快要寿终正寝了。眼看着皇帝之位已经在向他招手。可就在他等着走流程时,却被一场意外的外戚之争所牵连,死在了继位的前夜。

等了一辈子,全白瞎了。

这个人就是刘据,汉朝最冤的太子。

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不期而至的巫蛊之祸。这场巨大变故中,皇亲国戚和显要官员接连被杀,死亡数万人,受牵连者达到数十万。即便刘据已当了30年的老太子,依旧被卷入其中。

事后,刘据的谥号为“戾”,董仲舒曰:“有其功无其意谓之戾”。东汉著作《说文》中写道:“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故而“戾”字应取蒙冤受屈之意。

事情过了上百年,都还有人为之惋惜。可见刘据有多冤!

他遇到的局面,几乎无解:刘据被奸臣江充诬告诅咒汉武帝,因与病倒的汉武帝失去沟通,他不得不起兵反抗。可起兵之后汉武帝康复回宫,听信谗言,宣布太子和他的军队为叛逆者。刘据兵败后只得自尽。

不起兵,可能会像秦末扶苏那样,被小人陷害而死;起兵,却被皇帝误解,被讨伐而死。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死局。

刘据为何会落入这样的局中?他有摆脱悲剧结局的可能吗?

戾太子刘据

被鸡出来的皇太子

即位十多年了,汉武帝突然发现,自己皇位还不稳固。

就算他能力爆表,但还是有个硬伤:无子。自从他16岁登基后,一直到29岁,他都没能生出个儿子。

在封建时代,继承人可是关乎未来的大事。汉武帝的堂叔刘安就曾表示:你到底行不行啊?不行换我来?

顶着巨大的压力,卫子夫在公元前128年生下了儿子刘据。

汉武帝龙颜大悦,没多久就正式将卫子夫立为皇后。并且对卫氏族人,尤其是卫青霍去病屡屡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卫氏一门五侯,显赫无比。

因为有了刘据,不仅可以传宗接代,而且是皇位巩固的标志。

公元前122年,刘据年仅6岁,就早早地被立为太子。

汉武帝在鸡娃上不遗余力。待刘据年龄稍长,就诏令给太子安排课表:《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这两部著作都是儒家治国安邦的经典,全给安排上。

汉武帝在师资上也不惜血本,只要是担任过太子老师的,比如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等人,统统都提拔为丞相。

汉武帝还特地修建了博望苑,让太子早早构建起自己的班底。

这种培养力度,过去没有过。可能汉武帝处处都想证明自己的完美:自己很伟大,儿子自然是少见的天才。

他能如愿吗?

刘据的出生,让汉武帝的皇位得以巩固

变得患得患失

鸡娃这种儿童版的成功学,往往是建立在“幸存者偏差”上。人们不会关注失败者的伤疤。

在父亲汉武帝的强势培养下,长大后的刘据,不仅没能成为少有的天才,反而充满了失败感。

有一次刘据的使者乘马车行驶在御用的驰道上,江充不由分说就将其扣押了。刘据派人向江充道歉,请江充宽恕,称不想让父亲知道。可江充根本不听,还是向汉武帝汇报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刘据处事不周:

1、管不住人。下属犯了错,他根本没必要无限大包大揽,而是应果断处罚,以示赏罚分明。

2、对恶人缺乏防范。对江充这种小人,应该处处提防,不用纠缠,更犯不着得罪。可刘据居然还心大到和奸邪之徒讲道理。

3、在汉武帝面前缺乏存在感。刘据担心言多有失,只报喜不报忧,所以父子沟通极为不畅。  

这就让人感到疑惑了:汉武帝不是一心鸡娃吗?怎么投入巨大,鸡了几十年,就收获这么个效果?

因为就算汉武帝天文地理无所不教,但有个东西没教,那就是自信。刘据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当然这种感觉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随着年龄增长,刘据发现自己的太子之位反而越来越不稳。

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因罪失去了侯爵。刘据渐渐失去了军队的支持。

卫子夫年老色衰后,喜新厌旧的汉武帝先后移情王夫人、李姬、李夫人、钩弋夫人。卫子夫身为皇后,想见汉武帝一面都难。皇后失宠,太子自然也跟着不好过。

其他妃子生下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威胁太子的地位。其中包括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

还有深受汉武帝宠爱的刘弗陵。钩弋夫人生下刘弗陵后,汉武帝特地将产房之门命名为尧母门,让人不禁猜测刘弗陵是不是会像尧舜禹一般接替皇位。

汉武帝这么做,他身旁的小人纷纷落井下石。在武帝身边赞赏太子的人少,故意诋毁的人多。

比如宦官苏文与常融、王弼等,经常在汉武帝面前说太子的不是。汉武帝生病时,常融告诉汉武帝,见太子时见其面带喜色。可太子过来时,脸有泪痕,强装欢笑,汉武帝得知事情真相后,将常融处死。

要是一批人都这么诋毁,汉武帝要是想维护太子,就得调查下背后是谁指使的,否则难免有和稀泥之嫌。

种种现象,让刘据时时处在惶惶不安中,父子之间的误会越闹越大。

奸臣小人是悲剧的起因

公孙贺之死和刘屈氂任相

刘据的不安日益强烈。

先是自己仅剩的庇护人公孙贺被杀,接着李夫人之子昌邑哀王刘髆的支持者刘屈氂被调入长安。这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首先公孙贺之死,太像是一个局。

公孙贺是刘据姨夫。公元前103年,汉武帝任命公孙贺为丞相,估计也是出于维护刘据的考虑。但十年后,公孙贺父子却被处死。

公孙贺的儿子,太仆公孙敬声因擅用北军军饷,被捕入狱。不知何人指点公孙贺,让他捉拿通缉犯朱安世,以此抵消公孙敬声之罪。大汉律法中,也有捐钱抵罪的做法。但指定捉拿某个通缉犯来抵罪,可是独一份。这种抵罪的口子,一般人可开不了,除非是皇帝特许的。

朱安世是通缉要犯,朝廷抓了很久都没抓到。怎么丞相公孙贺一想抓就手到擒来。是不是有人暗中相助?

朱安世被抓后不久,便向皇帝举报,称公孙敬声与石阳公主私通。这样问题又来了,朱安世是被严加看管的要犯,是怎么向皇帝告状的?要想违反流程绕过丞相公孙贺,将告状信直接呈交汉武帝,只有汉武帝本人才能做得到。

整个事件做局痕迹太明显了,就是汉武帝安排的。随着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卫青长子长平侯卫伉被杀,卫氏集团元气大伤。

但这一切还远没结束。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公孙贺被捕入狱的同时,刘屈氂由涿郡太守升任左丞相。一撤一升之间,意味深长。

刘屈氂是汉武帝兄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屈氂跟李广利是亲家关系,而李广利是昌邑王刘髆的舅舅。刘屈氂站在外戚李氏一方。

丞相,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称为“百官之首”。丞相人选影响朝局,至关重要。汉景帝时,就算窦太后如此强势,“数言魏其侯”,都没能如愿让窦婴成为丞相。因此,具有李氏背景的刘屈氂被任命为丞相,只能是汉武帝的安排。

谁都知道李氏和卫氏过不去,李夫人千方百计想要废掉太子,改立自己儿子昌邑王刘髆为太子。那么刘屈氂任丞相,下一步必然会着手扳倒卫氏集团。  

那新问题又来了:既然汉武帝想灭掉卫氏,为什么非要等公孙贺等人被杀后才动手呢?提拔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不是更给力吗?李广利就算战场上再拉胯,也肯定比仅有任太守经历的刘屈氂能打吧?

烧死江充

因为汉武帝根本就没想重用李氏。

巫蛊之祸后一年,刘屈氂勾结李广利准备立刘髆为太子,汉武帝下令将刘屈氂腰斩,迫使出征在外的李广利投降匈奴。李广利被灭了族。

先除掉公孙贺等人,只是剪掉卫氏的羽翼。待卫氏实力大损之后,再拿李氏当枪使,让李氏和卫氏两败俱伤。这样下一任皇帝就可以免受外戚势力的影响了。

为什么汉武帝非要对外戚斩尽杀绝?

因为其少年时期,朝政被窦太后、长公主刘嫖、王夫人等人控制。皇权被架空,让汉武帝有了心理阴影。此后立刘弗陵为太子,其母钩弋夫人即便在朝堂没有多大影响力,汉武帝也果断将她杀掉。

可见,汉武帝原本只是偏执地想清除外戚势力。

皇后卫子夫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起兵进攻皇宫,胜算太低

当江充在太子宫中挖出桐木人时,刘据的可选项就不多了。

他只剩下三个选择:

1、低头认罪,被江充带走;

2、抓住江充等人,起兵反抗;

3、赶紧细软跑,等风头过去。

选1、3两项,并不算好的选择。

因为刘据与汉武帝的沟通渠道已经断了。汉武帝当时好巧不巧地生病了,“时上疾,辟暑甘泉宫。”所有人都无法见到汉武帝。可奇怪的是,几天后刘据一起兵,汉武帝的病突然就神奇地好了,召见从刘据那逃回的使者,命令刘屈氂发兵讨伐太子,信息比谁都灵通。

可见,当时汉武帝一心想烧起卫李相争的这把火。而将刘据当成了牺牲品,生死靠自己造化。

但刘据对此一无所知。他不能判断江充的行为是矫诏作乱,还是汉武帝本人的意思。刘据的老师少傅石德提醒:皇帝生死未知,奸臣如此猖狂,难道太子你就不想想秦朝时扶苏是怎么死的吗?

扶苏接到了奸臣赵高的矫诏后,放弃抵抗,被迫服毒自尽。如果选1,搞不好就是扶苏式的结局。

扶苏自尽

选3呢?无非就是能多跑几天,但很大概率还是会被捉到并干掉。

与其自废武功,不如冒死一搏,或许还有成功的希望呢?

这样看来,刘据起兵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刘据向文武百官发出号令:“皇上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乘机叛乱。”

这么看也没毛病,勤王之举,名正言顺。

但接下来便有了偏差:刘据派人去征调长安附近的长水宣曲胡兵,可军队被汉武帝派人调走,刘据的使者也被杀。刘据亲自到北军军营去调兵,护北军使者任安闭门不出。

这时,刘据又可能面临两种不同的局面:

1、汉武帝没死。一切都是汉武帝安排的。

2、汉武帝已死,或者已被奸臣挟持。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刘据没有胜算。

汉武帝戎马几十年,斗争经验丰富。而刘据没有什么战场经验,且管理能力拉胯,手下也无良将。霍去病要是没有英年早逝,这一仗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可当时卫氏家族卫青、霍去病、公孙贺等老将一个都不剩。与汉武帝硬刚的结果,用脚都想得出来。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刘据也没有胜算。

他接连两次调兵失败,在兵力上毫无胜算。就算面对奸臣有道义优势,贸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刘据有点上头了,他非要尝试闯入皇宫。然后遇到了刘屈氂率领的大队士兵。

这样,刘据兵败身死就成了定局。

刘据起兵之后,局势渐渐失控

或可用阳谋破局

那刘据有没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呢?

也许刘据可以不用着急进攻,而是反将一军,用阳谋打破困局,逼迫汉武帝正面回应。

比如宣布自己起兵是被奸臣江充所迫。现在请汉武帝出面安抚众人,刘据愿负荆请罪。

这样天下人都等着看汉武帝怎么做了。汉武帝如果继续不出面,那么刘据就可以向大家宣布:汉武帝已经病故或者被奸人挟持,出不来了,请天下人随着我一起讨伐乱臣贼子。这样估计没人能挡得住刘据。

如果汉武帝被逼出来了呢?那么刘据就可以立马请罪,汉武帝想必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他将不得不赦免太子,重赏其平叛的功劳。

通过假戏真做,让对方的阴谋曝光,展现出其自相矛盾之处,从而一举破局。

如果刘据能够活下来,霍光就不会成为权臣,大汉的皇权会得以巩固,从而尽快休养生息,避免由盛转衰的不利局面。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