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林打进丰台,差点抓住傅作义,战士们回忆:桌上饺子还是热的

漫步史书 2023-10-04 16:37:27

1948年11月7日,时任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给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发去一封密电。

密电的内容大概的意思是,认识到了过去以蒋介石为中心的错误,决定将华北60万大军交给中国共产党指挥。

不过出奇的是,傅作义的电文发出以后,仿佛如石沉大海,不见踪影。

傅作义焦急之余,又在14日发出了第二封密电,但依然石沉大海。

也许有人奇怪,既然傅作义想求和,毛主席为何置之不理呢?

其实也很好理解,傅作义那时并不是真心实意想求和。

傅作义发出这两封电报的时间节点,恰好是辽沈战役刚结束,他心里很清楚,东野百万大军南下,华北的局势一定会逆转,可傅作义并不甘心丢掉手中的兵权,他仔细研究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提出以冀、察、绥三省地盘为核心,加入联合政府,保全自己手中的地盘和兵马。

毛主席看出了傅作义的用心,因此对他的两封电文不予理睬。

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毛主席便下令要求东野入关。

1948年11月,东野先遣兵团入关,毛主席决定围绕张家口做文章,要求东野先遣兵团配合华北军区两个兵团作战。

傅作义仍然以为我军在张家口的行动是局部行动,决心先击破华北军区部队,然后以逸待劳与东野对抗。于是,傅作义派出了他的嫡系35军向张家口进军。

后来的结果也就很清楚了。

傅作义派出35军驰援张家口,可以说是棋差一着,后来为了拉出35军,又派出了104军和16军一部分驰援。

结果新保安一战,三个军都被葬送。

更为关键的是,傅作义为了救35军出困,抽调的都是北平近郊的部队,比如104军师驻昌平、怀来、16军驻南口、昌平,这么一来,也造成了北平近郊的兵力空虚。

趁着新保安战役期间,毛主席立即部署,要求入关的东野迅速猛扑北平近郊,夺取丰台,牵制傅作义大军。

就在东野先遣兵团入关时,林彪也没歇着,从11月23日,他就带着东野主力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发,隐蔽向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地区进军。

到后来,林彪意识到东野行踪已经暴露后,也不再装模作样的隐蔽,而是直接由山海关入关。

东野五纵因为走得最快,所以是从喜峰口入关,到三河地区集结后,就和敌人交火,五纵也不迟疑,一路走一路打,先后攻占了昌平、沙河。

1948年12月13日,五纵抵达红山口一带,部队这时已经抵达北平近郊,中央下了严令,要求东野各部队绕开名胜古迹,绕道万寿山以西“抢占”丰台。

纵队副司令吴瑞林接到命令后,更不犹豫,亲自上阵指挥13师39团迅速抢占红山口。

不少老兵时隔多年回忆,都很清楚的记得:

“那天、天上飘着雪!”

红山口一战打的很顺利,许多五纵老兵回忆,仗打到这个时候,国民党军根本就不抗揍,39团夺取红山口后,根本也没有停留,追着溃兵就往丰台跑。

当时,五纵还并没有完全赶到丰台附近,周边部队只有13师一个整师、15师以及独立第九师各一个团。

有意思的是,13师一路急行军,路上还出了一些“小意外”。

不少老兵回忆,13师抵达田村已经是晚上,但那时大家战斗意志很高,都没有要休息的意思,部队开出村子外后,从相邻的岔道口上突然也开过来一支部队。

大家挤在一条路上,顿时就塞得满满当当,走也走不动路。

当时,13师并没有当回事儿,毕竟五纵追击的部队中,除了他们还有15师、独立第九师的部队也在。加上天色昏暗,双方也没有冲突,战士们还以为是友邻部队追了过来。

据时任五纵13师37团政治处教员的程远来(原辽宁省军区铁岭军分区顾问)回忆,37团那时被挤在路边上,行军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团长赵欣然很着急,就下令全团跑步前进,希望能甩开这支部队。

没想到的是,37团一跑,这支从岔路上走出来的队伍也跟着一起跑起来,就跟在37团屁股后面。

双方跑了一个小时,都觉得体力有些跟不上。

赵欣然见状也只好无奈的下令全团休息,那支部队见37团不跑了,也挨着一起坐在路边休息。

大家都坐下休息后,彼此的区别立马就显现出来。

37团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即便是休息也遵守着部队纪律,可尾随来的哪支部队就要差得多,四仰八叉的倒地,有的士兵甚至掏出烟来点燃。

在黑暗的夜空里,这些三三两两、忽明忽暗的烟头闪烁着。

时任37团团作训股股长杨芝清见状,顿时有些不快,这些点燃的烟头在漆黑的夜空下很容易暴露目标,他上前去,本打算让他们掐灭烟头,却意外发现,彼此衣服穿的不同。

杨芝清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

“你们准备去哪儿?”

回答的人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还能去哪儿?往丰台撤呗!”

杨芝清立马明白,眼前这伙人根本不是自己人,而是溃逃的敌军。他马上回去,将消息报告给了团长赵欣然。

赵欣然悄无声息的调动全团围住这伙敌军,一问才知道,是从红山口逃出来的保二旅,大概有500多人,37团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群人全部缴械。

在不同的文章里,这件原本不大的事儿,细节描写上有很大的出入,主角也多变,还有的说是五纵15师。

根据考证得来的结果,当时五纵行军的序列是,13师在最前面,中间夹着15师,14师又是尾随15师,独立第九师那时还不归五纵。

不过,在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将全国各大战略区的部队进行统一整编。

因此入关不久的五纵在许多资料中就被叫做42军。13师、14师、15师以及新调入的独立第九师依次改称第124、第125、第126、第155师。。

那时,42军离丰台已经不远了。

党中央毛主席之所以严令要求夺取丰台,是因为丰台在当时是敌人最重要的供应基地。也是北平与天津之间重要的据点。

当然,那时毛主席也根本没想到,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司令部也设在丰台。

1948年12月14日上午11时,13师(也就是124师)先头团抵达丰台外围,随即发动作战,不过当时防守丰台的敌第101军战斗还算顽强,给13师平添了不少阻碍。

很快,13师两个团从左右两翼包抄丰台,很快就夺取丰台火车站以及丰台东西仓库。

在我军猛烈的攻势下,敌守军根本不敌,最终全部溃退下来,13师就在后面追击。几乎所有参加过丰台战斗的指战员在后来的回忆中,都形容那次作战,都是一脸振奋的神色。

“敌人一路跑,我们一路追。”

五纵13师37团3营副营长马振国亲自率领七连猛追,老远就看见了一个大院,传来无数汽车发动的声音,车大灯散发出的亮光就仿若漆黑夜里的萤火虫。

马振国第一时间就带着人攻了上去,起手两枚手榴弹,就炸瘫了即将开出来的两辆卡车,战士们用集束手榴弹的方式,炸毁了敌人好几辆汽车和坦克。

剩下的汽车和坦克打算炸毁后院的院墙突出重围,被马振国带人上去一顿打,顿时趴在原地,战士们爬上坦克,怒喝“缴枪不杀”,一个个脑袋从铁盖子里钻出来。

马振国审问了俘虏一番,顿时有些后悔,因为俘虏告诉他,这个大院是傅作义的“剿总司令部”。

时隔多年后,马振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不免有些遗憾:

“去丰台路上,路过今天的京西宾馆附近,影影绰绰看见前面有几个好大的院子,抓个俘虏一问,这里竟是傅作义的‘剿总’。我们冲进去时,里面已经空了。前面打起来,傅作义从后门跑了,也就十几分钟的功夫,桌上放盆饺子,还是热乎的。要是把傅作义抓了,那得是什么成色?这北平解放是不是就另一个样儿了?”

不少五纵的老兵回忆,丰台战斗是他们自入关以后,打得为数不多的硬仗,敌101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各团都出现了不少伤亡。

占领丰台后,13师更不停留,直接追出去追歼残敌。

13师比预计时间还早一天拿下丰台,后来还东野司令部还发来了嘉奖电文,要求13师再接再厉,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再坚持一下,敌人可能反扑。

事实上,鉴于丰台的重要性,傅作义在得知丰台丢失后,也有些懊恼,101师因为撤的比较快,三个师其实没有多少损失,傅作义见状,又调来了94军5师、13军89师、92军的56、142师连同101军反攻丰台,争取夺回来。

丰台保卫战打的相当激烈,傅作义似乎有铁了心要夺回丰台的架势,抽调了许多重武器,但都被13师击退。

一直到东野十一纵、华北军区第七纵队紧急驰援,傅作义见我军来源,不得不仓促后退。

至1949年1月,在华北的国民党军基本上都被我军歼灭过一轮,整体元气大伤,而以傅作义为首的华北“剿总”,也被分割在北平、天津、塘沽等几个重要的城市中,动弹不得。

面对重重包围,傅作义仰天长叹,思虑万千,不得不开始考虑新的出路。

1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