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托孤成功的概率就不高,生在多事之秋的周世宗郭荣,想要托孤本身就很难。为了确保儿子能够平安继位,也保证江山不被他人所得,郭荣是精心布置,他选择了自认为非常不错的托孤大臣:
1.三文臣:范质、魏仁浦、王溥。魏仁浦是宰相,范质和王溥都是参知枢密院事。这套阵容是留给幼子治国的。
2.三武将:符彦卿、李重进、李筠。符彦卿是天雄军节度使,也是郭宗训的外公。李重进是淮南节度使,郭威的外甥。李筠是昭义节度使。这个阵容,主要掌握后周的兵权,依靠控制的重兵,确保平稳过渡。
赵匡胤是什么职务呢?赵是归德军节度使。
按理说,这样的布置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他之所以失败,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郭荣家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郭荣本名叫柴荣,因为过继给姑父郭威为养子,改名为郭荣,并且这个名字一直跟随郭荣到去世,郭荣从来没有叫过柴荣。宗法上,他也只能是郭荣,而不能是柴荣。而无论是郭家还是柴家都没有足够的人支撑郭荣的继承人守住帝业。郭荣的政治威望,只能确保他活着的时候,拥有权威,一旦他去世,由于没有宗族支持,年幼的继承人并不能抵挡住篡权者。如果郭家人真的有一个人在外领兵,赵匡胤兄弟断然是不敢黄袍加身的,也就是没有宗室,就没有人保护幼年天子。
其次,五代特殊时代因素注定郭荣托孤失败。石敬瑭、刘知远、郭威夺位皆属于前朝大将夺位,也都和先主关系很紧密,他们的篡权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幼主没有正确处理好与手握兵权大将的关系,君臣相互猜忌,导致兵戎相见。必然是主少国疑,年幼主子面前,具备左右局面的文臣武将,维持忠的名节很难,功高盖主,不称帝就意味着死亡。因此,郭荣的托孤不具备可操作性,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谋朝篡位,即使没有陈桥驿兵变,也会有后来的其他兵变。这是权臣和幼主的矛盾,就是刘备托孤的诸葛亮和后主刘禅其实也有矛盾,一旦蜀汉一统天下就是君臣失和之时。何况郭宗训与赵匡胤根本就谈不上感情,赵匡胤绝不会死心眼,守着忠诚的名号,到头来反而会被成年皇帝清算。因此,在五代这个军人干政的特殊时代,郭荣无论如何布置都守不住天下。
第三,赵光义发挥的特殊作用。赵匡胤的一生,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和郭荣也有戎马生涯的兄弟情。对于陈桥驿兵变,很多人仍然认为主谋是赵光义,陈桥驿兵变看似获益最大的是赵匡胤,其实是赵光义,赵光义子孙继承了宋朝的皇位,并且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更能说明,赵光义并不简单。赵匡胤本身就已树大根深,再加上一个诡计多端的赵光义,郭荣和赵匡胤关系再铁,也不如赵家亲兄弟的一句话。在这一过程中,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汉和契丹对于后周的威胁,使得赵匡胤必须掌握兵权,这也为后来发生兵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陈桥驿是赵匡胤称帝的台阶,没有这个台阶,赵匡胤不太可能公开谋反。
第四,郭荣的内外不分。中国封建王朝,内外不分的人很多,不单单是郭荣,很多王朝被臣子篡权皆源于内外不分,比如曹魏被篡权,就和曹丕对宗室不信任有关,这种不信任根源是皇权的排他性和皇位的竞争关系。而郭荣则没法发展自己的宗室,郭荣是郭威的养子,法理上的皇族是郭家人,可惜的是郭威家族全部死于后汉末年的冲突。而郭荣的本家,也就是柴家则无法进入后周权力高层,真正的郭家人并没有,只有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外甥李重进,这两个人虽然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范围,但却是郭荣重点防范的人,就血缘来讲,这两个人要比作为妻侄的郭荣更加亲,郭荣为了权力稳定,果断的把两个人排除在后周的权力中心,这就使得真正的亲族没有能力维护郭荣继承人。郭荣的做法,自断双臂。
第五,墙头草式的文臣。五代的文官是最没有气节的,换主子非常普遍,啥时候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可以为新皇帝效力,因此世宗选择的三文官是不能保天下的,只能协助治理天下。三文官形同虚设,反而他们带动降宋更是确保了赵匡胤巩固自己的地位,三文官是明显败笔。
而三武官中的符彦卿不仅是皇后的父亲,也和赵家有亲戚,在关键时刻,符彦卿是中立的,李重进、李筠倒是不错,最后都和赵匡胤死磕。真正左右局面是是另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张永德,也就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要是反对赵匡胤,赵匡胤是抵挡不住的,不仅是张永德的能力,还有张永德的身份,但是由于郭荣不信任张永德,张永德在自己当不了皇帝的情况下,选择支持赵匡胤。
郭荣托孤的失败,看似郭荣计划不周密,实则是五代时期特殊的环境所致。郭荣近亲凋零,武将夺位成风的时期,掌握了兵权就掌握了天下。郭荣枉费心机,最信任的兄弟成为其帝业的篡夺者,可怜也可悲,精打细算也躲过身边人。
都有问题,李重进是外甥还有军权,反正就是个明反,大家都防着这厮,张永德位高权重在进一步就是皇帝,反而赵匡胤不大不小没人防
问题就在于他儿子年纪太小,幼主在五代没有任何成事可能,设计的再好也只能防住大将,禁军的衙兵衙将一旦哗变就会有人被裹挟造反,其中再有一两个野心家结果不言而喻,这里冯道干的就很漂亮,这个老滑头对得起石敬瑭对他的看重,保住了石敬瑭儿子。
写的太棒,第一个明确郭荣姓郭不姓柴的人
都木有问题,柴荣也未看错赵大,唯一的致命错误就是他漏算了狼心狗肺的赵二喽[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点赞][点赞]
清皇太极去世,顺治六岁登基,八旗旗主都是武将,而且这时还是推举制占主导,也没人造反,赵匡胤就是反贼,洗不干净的。
轮回报应而已,当年郭威龟也是用兵变篡位后汉的[得瑟]
要么传位女婿,要么传位外甥,这样后代皇帝至少有一丝自己的血脉,同时自己又手握重兵自己保
关键一点,辽灭了后晋,已经从后晋手里接收了唐朝的正统位置,也就使得之后的后汉后周没有了政权合法性,之后的赵宋也是如此,谋朝篡位忽然不合法,但郭荣死后的后周由于没有正统,只能算大号藩镇,一个藩镇武力更换当家人,在那个时代是司空见惯的,也没啥道义上的压力。
怪你死得太早,儿子太小。亲兄弟都夺权,何况外人?
折腾史
因为后世没有霍光和诸葛亮了
Σ(゚∀゚ノ)ノ 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这是做什么!!你们这么做是要杀头的!!!哎呀!!!众卿家误我啊!!!!
老赵不进步,他下面的将领怎么进步?老赵如果扛着,那下面的将领就要考虑换个人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