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第一进士王克义故居,沦为小巷中最不堪入目的颓败古屋

花梨岛说历史 2024-08-16 00:39:49

他是海口唯一的进士

“联桂坊”因他得名

如今

进士的故居于“联桂坊”中颓败不堪

文明东路

联桂坊寻古探幽

海口有文化厚积的老社区“联桂坊”,“联桂坊”因明朝海口第一进士王克义而得名。

联桂坊,地处商业发达人口稠密的老城区,北靠文明中路,西依博爱南路。

老城区巷道狭窄曲折,民楼栉次麟比,呈现早期居民以自家宅居地自盖民房留下的杂乱无序的楼群现象。

联桂坊巷道

冬日阳光透过屋宇洒向巷道,缓缓掠过脸庞的凉风不紧不慢穿巷而过。

行走于纵横交错的巷道中,来一次联桂坊寻古探幽。

联桂坊巷道

老街早在钢筋水泥立起的楼房中失去光彩,让人尚感一抹明亮的是,隐藏于楼宇巷陌的老房、庙宇、古井等部分古老建筑犹存其中。

联桂坊北帝庙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有雄伟气魄建筑的北帝庙。

联桂坊神龙井

北帝庙旁还有几百年来一直为居民提供良好水源的神龙古井。

进士故居位于联桂坊二116号

说起“联桂坊”的古,王克义故居是最为吸人眼球的地方。

绕着巷道在联桂坊兜兜走走,王克义故居位于联桂坊二116号。

故居为两间连排的正屋,一间简陋破旧,居住着王克义的后裔子孙;一间凄凉破败为王家的祖屋,顶棚立有半边铁皮盖。

得悉笔者前来观看进士故居,居住在旁边的一位老阿婆热心介绍,他们为王克义的后人,一直守候着这座故居;目前故居的产权归后裔子孙共同所有,如果重建,又来自各方的重重阻力,是修缮还是重建,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出面来帮助解决。祖屋已坍塌不能使用,为保护好里面盛放祭祀祖先的香炉等用具,搭建这铁棚暂时遮蔽风雨。

与周边的楼房相比,令我们仰慕的进士“老屋”,却沦为小巷中最不堪入目的颓败破屋,不知还要经过多少风风雨雨,以至于黯然消失。

海口唯一的进士!

民国《琼山县志》记:“王克义,字宜斋,海口人。永乐乙酉举人,丙戌进士,授崇仁知县。大臣以博学宏词荐,至则增减宋词科试之,称旨,授工部主事,寻出为建昌推官,所至有廉能声。其试《蓬莱春晓歌》为时传诵。”

王克义为海口人,明永乐三年(1405年),广东乡试中举人,永乐四年(1406年)会试中进士。历任江西崇仁县知县、工部主事,建昌推官等职务。任职期间,廉洁能干,声誉在外。

王克义留世的著作不多,《蓬莱春晓歌》为其中的代表作:

蓬莱春晓歌

王克义〔明代〕

碧云初散扶桑树,六龙已驾羲和驭。海上神山晓色分,琪花瑶草湿香雾。

双双彩凤栖梧桐,嗈嗈相应朝阳东。四海苍生尽苏息,万国如在春风中。

忆得当年来上国,棘围鏖战文场屋。琼林宴罢醉扶归,不让当时步瀛客。

厥来出宰十八年,于今捧诏还朝天。上林春色正明媚,百花灿烂争芳妍。

自喜生逢尧舜世,愧乏涓埃酬圣帝。吟咏非才丹泪垂,强作狂歌歌舜治。

王克义中进士后,官府于海口城所建立“进士坊”、“联桂坊”各一座以示表彰。

联桂坊后来成为了进士故里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足以让市民不曾把这位唯一的进士忘记的唯一标识。

古城所已成为历史,“联桂坊”牌楼已作古,而联桂坊象征的文化意义依然在海口中心城区留存,让人津津乐道。

换地的凭证《奉宪给照》碑

祖屋的败毁,也裸露出嵌于墙体内的沧桑碑石;这就是一通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 )立的石碑,也是王家祖上遗留下来的重要的宝贝,文物级石碑,在祖屋内受香火祭祀。

600余年的历史,光阴荏苒,碑文上的字体清晰尚可辨认。

碑文清楚记录,永乐十六年(1418年)海口城所扩建,城中被奉为海运保护神的天妃庙也随之扩建,涉及到进士王克义家族的土地,官府与王克义商议,以官地与王家置换土地,特立此碑为据。

《奉宪给照》碑对古海口的城建发展研究意义非凡。同时也是有文字记载的明朝在改造城建时,涉及到“土地交易”的一个经典案例,此事由王克义亲手经办,是不可多得的明朝文物。

与老阿婆话别时,在饱经风霜的老屋前,老人立足相送,深邃的眼光中泛起老人渴望修复先祖老屋的心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