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奉孝汉文帝,倾心侍母重情义。
老妈卧床病三年,衣不解带榻前祭。
治疗疾病汤药苦,亲口尝罢喂下去。
通宵达旦陪身边,母康儿累倒在地。
仁孝感动天下人,注重德治兴礼序。
治国有方开盛世,文景之治史书记。——亲尝汤药《二十四孝诗》
生母早死父续妻,继母虐待弟弟欺。
冬天小弟棉装暖,闵损身着芦花衣。
父亲鞭斥芦花飞,方知儿苦欲休妻。
孝儿跪求饶继母,后娘变成亲妈咪。——芦衣顺母《二十四孝诗》
孝观念变得日趋淡化,日前环境在发生变化,观念正在改变,首先,年轻人对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淡漠,后代对于孝道的无视,使得年轻人都活成了比较“自私”的样子。其次,年轻一代生活压力在增大,生活的花销超过了普通人的承受范围。生活的压力,才是一切观念发生改变的根源。同时大环境的内卷加剧,年轻人内卷,中老年人也内卷。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了“内卷”当中,这种内卷,会贯穿我们一辈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人伦第一德性,孝者,明其意向;顺者,体恤其心情,以父母需求为第一优先,这才是“孝顺根基”的本意。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简省的“老”字,下部是一个“子”字。表示子女奉养长辈之义。老人拥抱孩子,孩子搀扶老人。这个字作为会意字,基本将“孝”文化社会意义诠释清楚。《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论语·为政》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奉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要精神上的尊敬、陪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慈子孝,孝似乎首要处理的是父子关系。孝被视为一种动物的本能属性,既然存在着“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那么人的不孝行为,则是一种禽兽不如的堕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不是一种天然的情感,需要通过教育而习得。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能养”只是一个最低级的标准,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如果在其上没有更加复杂的人类规约,没有“敬”,那人与动物将毫无区别。而“礼者,敬而已矣。”(《孝经·广要道章》)敬的载体就是礼。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礼制源于对食物的处理与分配。它处理的不是吃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吃的问题。食物紧缺的时代,必须处理进食的先后次序问题,以及食物优劣的分配问题,而不同的分配方案,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制度,比如将食物优先分配给强者的斯巴达文明,或将食物平均分配的古典民主制等,各种分配方式可能各有所长,并不存在着必然的高低之分。将食物优先分配给老人,也就形成了敬老尊贤的观念,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长者的地位,从而保障了个体以及种族的整体延续性。孝道的观念,最初就是与整个社会的政治架构联系在一起的。
“民之本教曰孝”(《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道是教育的头等大事。“祭者,教之本也”(《礼记》)。孝亲教育,最为核心的,并不是单纯的观念宣讲或行为规范,而是通过祭祀礼仪活动来不断强化观念的实体性力量——“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现代社会已经缺少了祭祀活动的土壤,而古代社会恰恰是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规范来凝结各种形式的社会团体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代社会,孝顺的观念虽然依旧深入人心,但是人心却不再把孝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了,甚至于,不孝的心,不孝的行,慢慢滋生。
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汉宣帝刘询则立为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王杖,它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类似今天的“老年证”。西汉成帝时期的《王杖诏令册》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
汉文帝推崇“宾礼长老”“以孝治天下”。《文帝纪》中有明确的养老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具体补贴为:年八十以上,赐米每人每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年九十以上,又赐帛每人二疋,絮三斤。尊老爱老,蔚然成风。《汉书·武帝纪》中则记载,武帝诏令,甚至要求不得将受赐者召集会聚在一起统一散发,县乡官吏要亲自送赐品上门,优渥敬重。
三国时期,曹操曾下令,年满70岁的老妇,如果没有丈夫和儿子的,国家必须赡养。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针对女性老人的救济政策。为确保有子孙养老送终,北魏首创了“存留养亲”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就是说,犯人的直系亲属年老,家中无人赡养时,对于不是犯有十恶不赦的犯人,官府允许其留下来照顾老人,待老人辞世后再去服刑。
南北朝时期(公元521年),梁武帝在南京建立“孤独园”,专门收留赡养孤苦老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唐肃宗时,建立“普救病坊”,照顾无人赡养的老人。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叫做“惠民和剂局”,全部由各地方财政买单。南宋时期官府在杭州设立了“养济院”,对无人照顾的老人进行登记,由国家赡养。至有明一朝,“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已成定制,加大了数量与规模,还定期轮派官员进行督查,贫者和老者是否得到给养,有无制度上的弊端。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康乾两朝,先后几次举行规模宏大的“千叟宴”,推崇养老敬老之风。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见梁惠王》)这句耳熟能详之语,恰恰是说明了孝通过教育而成为一种社会观念,从而产生的对老人的整体关照。无儿尚能养老,如果儿孙不孝,则是触碰了道德的底线,“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将被施以重刑甚至极刑。
而“养儿才能防老”所透露出的窘迫和无助,仿佛这是养老的唯一救命稻草。它要传达的,恰恰是孝道观念的反面,也就是一种孤立无援,完全由家族承担的赡养义务。这恐怕绝不是中国数千年所推崇的孝亲文化所传达的正确含义。
《礼记》里写的“孝”,有三重理想要求,其一是孝养,其二是孝敬,其三是孝顺。养可能也,敬为难”(《礼记·祭义》),敬亲相比养亲层次更高,在践行方面更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孟子认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篇上》)。“出必告、反必面”,“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礼记·祭统》)。
顺亲,是孝道“敬”之内涵的一种体现与要求,是对敬的贯彻和落实。顺常常与孝相连,如百姓有俗语称“顺者为孝”,而“孝顺”也成为评价某人具有孝行的普遍词语。一方面,顺体现在不顶撞违逆父母,是对父母敬的体现;另一方面,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孝顺”并非是完全无原则的顺从,而是认为在涉及根本原则与大是大非问题时,应对父母进行劝谏,只是要注意劝谏时机与方式。“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荣亲,尽职尽忠与显扬亲名,孝与忠有着近亲关系。孔子对于“孝”的论述还只是集中于家庭人伦道德领域尤其是亲子关系之中,还未将孝与忠混同。曾子对孝的作用与意义范围进行了拓展乃至泛化。将孝与忠相连,将父、兄与君并列,从而忠被纳入孝的范畴之中。《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经过“移孝作忠”,作为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与规范的“孝”被嫁接移用到了家国、君臣关系之间,从而将家国、君臣关系类家庭化,使得作为人伦道德的孝与作为政治伦理观念的“忠”达成共通一致。
忠孝相连表现在:一方面,将具有孝德和孝行的人,作为对君主、国家尽忠之人才的评判尺度。如汉代的“察举制”举孝廉者为官,就是这种忠孝观念在制度上的反映;另一方面,尽忠即是尽孝,由尽忠而得以显扬亲名,被视为更高层次的孝。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经·圣治章》“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不尔类。”。梁漱溟把孝视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孔子儒教的要旨,“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马一浮则坚信孝可统摄六艺之经要,为至德要道,因为“事亲之道,即立身之道,亦即天地日月四时鬼神之道。唯其无所不通,故曰要道;纯然天理,故曰至德。”。
《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无后为大”指的是“舜不告而娶”之事。舜因后母妒恨,被逐出家门,而后娶娥皇女英,自然无法及时向家族交代,这才礼法上并不符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俗,不过鉴于舜帝的特殊情况,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孝有三”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以视为对“不孝有三”的一种注解。赵岐为《孟子》作注:“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自私和自我的区别,自私的表现一定伴随着伤害别人的利益行为,而自我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解放,不伤害其他人的利益。
百善孝为先,但论心不论迹,论迹则寒门无孝子(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如果以能否给父母提供美好生活条件为依据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孝顺,那么贫穷人家就可以说没有孝子了,因为贫穷人家很可能连给父母提供温饱都做不到,更别说给父母提供锦衣玉食这样的美好生活条件了。你心里有孝顺父母的观念和意识,但始终看不到孝顺父母的任何实际行动,那么这种所谓的“孝心”完全就是子虚乌有的瞎扯、自欺欺人。
实际上,孝顺父母和一个人贫富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富有的人的确可以给父母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也要他心里的确有这份对父母的孝心,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孝顺父母的富人并不少见;贫穷一点的人虽然没有能力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也可以在生活上多关心父母,给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照顾。现实生活中,也有的人以自身经济条件差为由对父母置之不理,不孝顺父母还理直气壮。
所有的善行、善念和良好品质中,首先讲求的应当是孝顺。看一个人是不是孝顺父母,既要看他是不是又孝顺父母的观念和意识,更要看他是不是经常用实际行动来孝顺父母,比如始终关心父母的安危、冷暖和健康。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孝顺父母。如果富有,可以给父母提供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有能力关心和照顾好父母;如果贫穷,也要尽自己力量给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照顾,而不能以贫穷为由,不做出任何孝顺父母的实际行动。
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是最大的恩人,是最应报答和感激的人,可是多数人并不理解父母、孝顺父母,甚至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举动,还有个别子女因未能满足个人需求而伤害父母。生活中这样的具体事例举目皆是,无需多举。如今很多人自己并不认为自己不孝,而是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常到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地步,其实这已严重的影响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秩序及安定。
一人不孝乱家,人人不孝乱国。如今孝已几乎无道可寻,这实在是当今社会第一大诟病!着实让人痛心!有些人在父母生前不尽孝,待父母死后大操大办丧葬仪式,这就是‘论事不论心’的一种表现;但‘行慈孝’的同时,也不能‘尽愚孝’,比如父母做错了事,还一味地袒护,这就是一种盲目的尽孝方式。
提倡慈孝,不能只强调“孝”,更应该突出“慈”本身。长辈慈、晚辈孝,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慈孝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政府、社会、家庭都要形成合力。政府要做好“托底”工作,使各项养老设施、福利逐步解决到位。同时,社会也要通过一系列教材、乡土教育等形式,把慈孝文化有效传播开来。“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体系中讲‘孝’,才能使‘孝’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首先,人格平等性。人格平等是现代亲子关系的基础,是建立新孝道的基石。这种人格平等性,是针对子代和亲代双方的。传统孝道中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不平等关系早已被学界和公众所认识并批判,子代的人格平等与尊严得到重视。然而,在“后喻”社会中,家庭中的长辈、老年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中的适应性相较子代尤其是中青年处于劣势,在家庭中逐渐处于“弱势”乃至边缘的地位,使社会上一些不尊老敬亲的现象增多。但是,亲代特别是老年人的人格尊严与平等地位同样需要得到重视与维护。
其次,义务双向性。传统亲子关系中的“孝慈”观念体现了亲子道德规范在原则上的双向性,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却往往是重孝轻慈的,即更多强调的是子代对亲代的孝。然而,这种单向的义务要求是在传统社会亲子关系人格不平等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其在现代家庭中不再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真正合情合理之新孝道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亲子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之上。子女以孝养慈,父母也以慈养孝。只有在互相尊重、关爱的关系中,现代孝道才能有效运作,形成相得益彰的文明和谐的亲子关系。
再次,注重情理相济。一方面,应注重现代孝道以亲子之间的情感为基础,另一方面,以现代之理引导感情,即孝的感情是合理之情,而非仅仅局限于血缘关系中的自私、狭隘之情,而这种理是缘情之理,并非只是作为一种单向义务规定的冷漠、外在、强制之理。
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都认为,孝虽具有天然的人性基础与可能,但仍需借助后天的教育。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即是主张孝悌需要后天的教育。荀子虽不认为孝是人的天性,但却主张孝需要后天的习得与教化。人虽具有感恩父母的情感基础,但如何看待、认识孝道,如何顺情合理地行孝,则需要相应的孝德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关于孝德的认知与践行,具有关键影响。家长自身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与行为,包括与父母的日常交流问候、年迈患疾或有其他困难时的陪伴扶助、节庆寿诞时的相聚庆祝等,都是在对后代进行真实生动的孝德教育。父母通过讲述家族长辈的故事、订立家规家约以及言语劝导等方式进行孝亲敬老的教育,都会影响后代对于孝的感知、认同并引发行为上的效仿。
学校的一些课程设置与设计中,应注重弘扬和传达孝老爱亲、尊师敬长的美德。在一些社会体验与实践课程设置中,增强学生对于父母长辈的感恩与尊敬意识。社会教育也是社会孝亲敬老风尚形成与彰显的重要依托。
王化始于闺门,家人利在女贞,可见女教之所系,命数之所在!自古以来,有贤女必有贤妇,有贤妇必有贤妻,有贤妻必有贤子,此乃自然之道也!孔子的母亲严征,孟子的母亲仉氏,有周家三太的母仪天下,才有周朝八百年的盛世。做好女人,做好母亲,做好妻子,乃世事之基本,家道之基石,国运之支柱。妇德之重,重之重者也!有妇德的家庭一定是身心和谐的家庭!崇尚妇德的国家一定是太平盛世,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的强国。
有女子总是感叹自己遇人不淑,遇不上好男人,可试想一下为什么是总你遇不上,就算是遇上了你配得上吗?自问一下自己是淑德好女吗?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你是贤淑好女终会遇有良人,如果不是即使遇到了又怎么会长久呢?
所谓家有贤妻不出横事,贤淑女子即使嫁入市侩之家,夫君自然会慢慢上进,家业自然会慢慢殷实,儿女自然会慢慢功成名就。如涓细流自可成江海此自然之理也。而相反无德之女娶进家门犹如灾星入户,从此再无宁日,即使夫君是贤良之人慢慢也会退如市痞,家业定会败落,更难出贤德孝顺儿女。
新时代的孝道教育离不开新时代的妇德教育,它应是在传统妇德基础之上的,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是传统妇德教育的扬弃,是精华的提炼,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基,是家风之始,是家教之端也!
为人牢记孝行篇,
不孝尊亲品德残。
骨肉情离因丧孝,
手足孝断为失廉。
孝养父母宅和睦
忠孝家国业稳安。
劝诫世人持孝义,
孝情永远驻心间。
参考文献
陈进国谈现代孝道新理念:不能一味崇古非今,2017-09-06 18:58·中国新闻网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孝道2020-04-20 鸾音重现
当代“孝道”到底为何?2019-07-20 14:12:44 真实小陈
当今孝道的思考——时代呼唤文明,社会需要孝道!(一)2023-03-09·dyk2eb1mjje2
经典 | 当下我们如何看待孝道 盐心Jaffe 2021-12-29
浅谈当代孝道观念淡化2024-02-19 09:30·养老新生力
时代的先行者:现代年轻人正在踏出一条新的“孝道”2024-07-15 ·逍遥散人杨司命
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围炉夜话》中的这句话争议挺大,该怎么理解? - 吴宫楚庙
孝的现代诠释2022-10-28 ·米正功
七律,新编孝字歌(诗十首)警世著作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