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昕昕
编辑 | 昕昕
前言“宁吃驴肉,不吃马肉。”
作为“舌尖上的国度”,中国的食物种类数不胜数。
然而据统计全球每年宰杀马的数量数不胜数。
而马肉更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就可算如此,国内的餐桌上还是很少能见到马肉的踪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马与中华民族的缘分:纯洁而伟大的伙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马始终与人民并肩而行,陪伴着中华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风雨历程,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远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马便成为人们出行和传递消息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驾马疾驰,勤勉地在国与国之间来回奔波,只为国家能更快得到战情通报。
据说西汉初年,卫青北伐匈奴时曾“横行万里,快马加鞭”,正是借助忠诚勤勉的马匹,才取得了大捷。
当时,匈奴骑兵猖獗,卫青为了迅速传递军情,就派快马优秀骑手往返于汉军各个据点,使断了联系的各部队能重新联结,才终于大败匈奴。
在战争年代,马更是军队的重要战力,以冷兵器时代为例,骑兵可以迅速突袭敌营,获得先机,所以每一个将军都希望有一匹好马。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名马的故事,如关羽的赤兔马,忠心耿耿,陪主人南征北战,还有老马识途的神奇本领,在主人迷路时能如导航仪一般找回方向。
这些故事印证了马在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据《三国演义》描写,赤兔马拥有纯黑皮毛、丹凤眼、双翼蹄等与众不同的特征,而且性情温顺,擅长奔跑,是关羽的得力助手。
在关羽败走麦城时,它宁愿被敌军射杀,也要陪伴主人共进退,可谓马中极品。
在和平年代,马也是民间最重要的劳动力,作为交通工具之一,它让古人足迹遍布天涯,作为农业生产力,它与农民一同开垦沃野。
正是有了马的辛勤耕作,中原王朝得以在战乱中恢复生机,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比如,明代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时,全国动荡,人民生计艰难。
此时农民若没有马耕作,根本无法种粮食填饱肚子,也正是马的不懈努力,才使百姓渡过了那一难熬的动荡时期。
由于马对国家经济、军事都至关重要,古法曾明令禁止宰杀马匹,这一方面是出于实用,另一方面也源自人们对马的敬意。
马忠心地服务国家一生,既是人民的伙伴,也是国家的英雄,所以尽管古人很少吃马肉,但他们常常把马比作自己最亲近的战友。
例如,历史上许多名将都给自家的坐骑起了亲昵称呼,愿意与马同吃同住,可见其感情之深。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马不仅功勋卓著,更与人心灵密不可分,它忠诚又勤劳的品质,这其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披荆斩棘的写照。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伙伴,却离不开被吃的命运,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大部分马匹的命运都变成了盘中餐。
工业革命后马被替代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场革命最初在欧洲兴起,然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在工业革命之前,马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劳动力,在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论是西方的战争,还是东方的地区争端,马都是必不可少的。
马的数量和品种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财富和地位的标准,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马就代表了基督教的力量。
但在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内燃机等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大量出现,取代了马的交通工具地位。
在农业上,各种农业机械的出现也减轻了马的劳动强度,马从人类社会的必需品,变成了更多具有观赏性质的动物。
人们开始举办赛马比赛,不再只看重马的力量,也注重其外貌,许多马也成为了普通家庭可以拥有的宠物。
而马肉作为一种食物也开始流行,马肉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脂肪质量高于许多常见肉类,有防治动脉硬化,补血气的作用。
1948年,英国就有300万人食用马肉,现在全球每年宰杀马匹以食用的数量高达470万,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财富,也改变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马从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变成工业社会追求休闲娱乐的对象,这种变化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马被替代的程度越来越深,现代人拥有汽车、飞机等先进交通工具,马已不再是主要的代步方式。
农业机械化取代了马力耕作,马只有在一些偏远地区才还保留有利用价值,现代战争依靠坦克、导弹等精密武器,不再需要大量的战马,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缩小。
同时人们对马的需求也发生改变,马仍是赛马、马术表演等体育运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作为一种商品,马的价值和含量已不如过去。
马匹价格大幅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有能力购买,对马的审美要求也转变为重视外形而非力量。人们不再需要马来彰显身份,马成为寻求休闲乐趣的一种方式。
作为食材,马肉消费量虽保持较高水平,但相对其他肉类已不再突出,马肉供应充足,价格低廉,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菜肴,而不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
食用马肉也引发了一些动物权益的争论,有观点认为不应滥杀马匹,但总体上马肉在现代饮食文化中地位依然存在。
工业革命使马这个物种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是转变为娱乐活动和食材来源。
这种演变反映出工业化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影响,也预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发生进一步调整。
那么都有哪些国家喜欢吃马肉呢?
国外吃马肉的国家马肉虽然在中国人的饮食里并不常见,但在一些国家,马肉料理仍深受当地人青睐,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与烹饪传统各有特点。
日本的马肉食用历史悠久,根据记载,大约在大正时期,马肉就已经出现在日本人的餐桌上了。
马肉的粉红色与樱花花瓣相似,因此被称为“樱肉”,每年5月樱花盛开之际,日本人认为是品尝马肉的最佳时节。
马肉可以生吃,也可以烹饪成各种料理,现今日本各地区包括东北、关东等地方都保留有吃马肉的习俗。
与东方不同,广袤的中亚草原孕育了马肉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作为游牧民族,马对哈萨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奶酒是当地的传统佳酿,马肉也成为哈萨克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新鲜的马肉经过晒干后制作成肉干,也可以腌制、熏制以延长保存期。
马肠、马排、马肉串等都是哈萨克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在哈萨克斯坦的正餐或家庭聚会上,全都是马肉菜肴也并不罕见。
每年哈萨克斯坦的马肉产量高达15万吨,马肉不仅提供了蛋白质,也体现了草原文化的传承。
在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动荡,粮食短缺问题频发,英国作为当时的殖民帝国,经济遭受重创,人们以马肉充饥度日。
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每年屠宰马匹的数量高达75万匹,当时几乎八成的马都难逃被宰的命运。
人们甚至根据马肉的质地评定出不同的价格,马肉成为大众可以负担的肉食来源之一,在此期间,法国也解除了此前对吃马肉的禁令,马肉重新回到法国人的餐桌上。
进入21世纪,欧洲国家中仍有一些国家保留着吃马肉的习俗,比利时、法国、瑞典等国每年的马肉消费量约在8万吨左右。
对这些国家而言,马肉仍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但相比19世纪,现今欧洲吃马肉的数量和频率明显下降。
与过去作为重要餐桌肉食不同,马肉在今天的欧洲国家更多是民间传统美味的延续,尽管现代社会中马肉需求有所下降,全球每年仍有近500万匹马被屠宰食用。
这一数据说明,马肉市场还存在一定需求,马肉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富含营养成分,这或许也是它作为食材仍有需求的原因之一。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马肉并非必需食品,不同国家基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传统,做出是否食用马肉的选择,马肉已融入某些国家的饮食习惯,并成为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结语中国人少吃马肉主要是因为口味和文化的原因,而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