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万物冬藏|立冬该怎么过?如何养生?古人是怎么过的?

读书文史 2023-11-08 13:11:30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需要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 | 读书君

天气渐冷,身处广西的读书君,已经明显感觉到气温再降,压箱底的秋裤又被翻了出来。听说东北下起了暴雪,出门堪比取经,路面犹如大型的溜冰场。这样的寒冷天气,倒是挺符合节气气候的变化情况,因为立冬就要到来。

一、立冬,冬季之始

立冬,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1个节气,时间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1月7日左右。

冬也是“终”之意,《说文解字》中提到:“冬,四时尽也”,也就是说一年四季基本走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即到了立冬这个节气,田里的庄稼要收回到仓库了。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也是一年将要走到头的标志,万物基本结束了一年的生命周期,树叶逐渐凋落,动物也渐渐藏匿或进入冬眠状态,河流开始结冰,大地逐渐进入冬季的休眠期。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过后,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加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频繁南下,天气渐寒,人们已经明显能够感受到寒冬将要到来。

为此,立冬节气前后,水开始结成冰。不过,此时天气不是最冷的时候,因为地表上夏季储备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消失殆尽,所以水始冰是一种水和冰相结合的状态,还不是非常坚硬。冬寒水为伏阴,到了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立冬之后的第二个五日,土地也开始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冻的土层越来厚,超过5厘米后,就很难冬耕了,一年的农作物耕种就结束了。

“雉”也叫野鸡,体型跟鸡长得很像,毛发颜色比较鲜艳,善走不善于飞。立冬之后的第三个五日,就很难看到野鸡的踪影了,而海边的长得跟野鸡花纹很像的贝壳则多了起来。古人认为,那些大贝壳是野鸡到了立冬之后变成的。

立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在那个时期,人们根据天象、气候的变化来预测和安排农业生产。冬季是农闲季节,也是储备物资、祭祀神灵的重要时刻。因此,立冬成为了古代农民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丰产的节日。

二、古人如何过立冬?

立冬和立春、立夏以及立秋称为四立,这四个节气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极为受关注。在古代,在立冬到来的前几日,负责观测气候天象的官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时间计算和天气观察,便于安排天子立冬祭祀的行程活动。

立冬这一天,天子要身穿黑色的衣服,骑着铁色的马,领着群臣百官到北郊去迎冬,祭祀冬神。之后,要斋戒三日。

为什么要穿黑衣,使用黑色的物品呢?因为冬季在四方为北方,五行之中属水,色属黑,所以在举行迎冬之礼时,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

冬神名叫“禺强”,长什么样呢?在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有记载:“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禺强)。

也就是说冬神有着人一样的脸,鸟一样的身体,左右两个耳朵分别挂着一条青蛇,脚下则踩着两条会飞起来的红蛇。根据《山海经》记载,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

祭祀冬神的场面是庞大的,《史记》中记载,汉朝的时候,立冬祭祀有七十个童男童女一块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臧……籍敛之时,掩收嘉谷。”大概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天气渐寒,冬天到了,要注意好贮备粮食,秋收冬藏。同时也是表达了对于来年秋收的一一种祈求。

在古代,立冬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天子除了出北郊迎冬,祭祀冬神,还要给群臣发冬衣,给孤寡老人及烈士家属发放补助,矜恤孤寡,体恤民间疾苦。因为立冬之后,漫长的寒冷的冬季就要开始了。

立冬到,冬意渐浓,寒风肆虐,所以在古代立冬的祭祀,也被称为“送寒衣”。在这一天,除了给活人送冬衣,也给死人准备寒衣,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追忆。

《帝京景物略》中提到,有专门制作寒衣的纸坊,手工者用五颜六色的纸,裁出各种男女款式的衣服,称为寒衣。除了寒衣,还有鞋子、靴子、帽子等防寒保暖衣物,人们将其买回家后,一般都在家门口烧,表达对逝去祖先的关心和缅怀。

三、立冬的民俗活动

在汉代,立冬节气逐渐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冬的习俗和活动不断丰富和演变。到了明清时期,立冬已经成为了全民性的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民间则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吃饺子、吃羊肉等。而发展到如今,立冬的习俗已经多种多样。其常见的活动有:

1.吃饺子

立冬时节,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是一种传统的面食,形状像耳朵,寓意着“冬藏”,即冬季要储备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同时,饺子也是团圆、和谐的象征,人们会在立冬这一天聚在一起吃饺子,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2. 吃羊肉

羊肉是立冬时节另一种常见的食物。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在寒冷的冬季食用羊肉,可以起到驱寒暖身的作用。因此,立冬吃羊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3. 祭祀祖先

在立冬这一天,一些地方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人们会在家中或寺庙祭祖、烧香,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仅可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还可以传递家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4. 酿黄酒

立冬时节是酿造黄酒的最佳时期。比如在浙江绍兴,立冬节气就有开酿黄酒的传统,俗称“冬酿”。当地人们认为,在立冬后湖水沉淀物下沉,水变得更清澈了,此时酿黄酒,气温也低,其细菌繁殖被抑制,发酵就会更顺利,而低温发酵出来的黄酒具有更良好的风味。

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饮品,具有滋补身体的功效,在冬天酿造,可以为寒冷的冬季准备一些暖身饮品。

四、立冬的养生和注意事项

1. 防寒保暖

立冬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要注意保暖御寒。特别是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该加强防寒措施,以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2. 饮食调整

立冬之后,人们的饮食也要相应调整。建议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如鱼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同时,要少吃油腻食物和辛辣食品,以免对肠胃造成负担。

3. 适量运动

立冬之后,虽然天气逐渐变冷,但人们仍然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可以选择晨跑、散步、瑜伽等轻度的运动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五、读书君说

总言之,立冬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还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通过了解立冬的起源,发展历史,民俗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传统节日并传承其文化价值。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作不易,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