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业的天价罚单一个比一个大。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近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网商银行”)除了被书面警告之外,被处以2236.5万元罚款,涉事的9名时任负责人被处罚2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罚款。
网商银行方面表示,自接受检查以来,该行按照“立行立改、举一反三”的原则,全面开展各项整改工作,并已于2020年内完成所有问题的整改。
蚂蚁集团科创板暂缓上市风波之后,阿里系金融业务的重要棋子之一——网商银行本就风波不断。这次再被监管机构大额处罚,其作为互联网银行代表之一,令业内关注。
01
被罚超2200万元
网商银行再因“合规”交罚单
根据公示信息显示,此次网商银行被罚款的主要原因是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违反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征信管理、金融统计等相关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义务、可疑交易报告业务等。
从违规内容及涉及违法人员所属部门来看,网上银行业务前、中、后台均有涉及,违反了包括反洗钱、征信等领域的有关规定,范围较广。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网商银行近两年内第三次被监管机构处罚。
2020年1月19日,网商银行因为违法信息被银保监会浙江局处罚95万元,而在浙江银保监局处罚的次日,又因为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违反备付金管理规定,被央行杭州中心支行罚没159.18万元。
另从违法人员的级别来看,既有基层的员工被处罚,如网上银行征信异议处理员董一诺;也有高管人员被处理,如时任网商银行副行长及产品创新部负责人的冯亮、时任网商银行现金管理部总经理的黎峰。
这说明,监管在此类处罚中责任到人,采用“双罚”机制——又罚机构又罚人。同时又体现出“一案三查、上追两级”的要求,违规的基层与高管人员都受到了惩处。网商银行多次被罚,无疑撞到了监管的枪口上,需要内部强化合规管理。
02
高管更迭频繁
五年三换董事长与行长
作为国内第一批获批的民营银行,成立于2015年6月的浙江网商银行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除了“亲爸”蚂蚁集团的加持外,马云“朋友圈”也是纷纷投资入局。
发起成立时蚂蚁集团投资12亿元持股30%,其余五位发起机构万向集团、金字火腿、上海复星、杭州禾博士、宁波金润分别出资7.2亿元、1.2亿元、10亿元、3.2亿元、6.4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18%、3%、25%、8%、16%。
细究下来,复星背后是郭广昌、金润背后是银泰的沈国军、禾博士的背后是巨人史玉柱,上述三位与马云关系也是常见诸多媒体。至于万向与金字火腿,也都是老牌浙商企业。
不难发现,网商银行成立时就被深深烙上了“浙商”基因。
按理说,借助淘系众以千万计的小微企业主,再加上其他几位发起人手中的资源,高起点的网商银行业绩应该是大步向前的。
事实却是,成立三年之后,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在千亿级别以下,为959亿元,贷款余额也是常年在500亿以下徘徊,为476.8亿元。这个成绩单,相较于同业的微众银行同期超2200亿元的总资产、1165亿元的贷款余额,可以说是“完败”。
业绩不给力的同时,高管更是频繁更迭。
自2018年以来,网商银行前后更换了三任董事长与行长——董事长前后经历了井贤栋、胡晓明、金晓龙;行长前后经历了黄浩、金晓龙、冯亮。
除了一二把手更换频繁之外,成立至今,已经有包括董事会秘书、监事会主席、财务负责人、内审部门负责人等高管多次发生变更。
变更的原因,除了上文所述业绩因素之外,蚂蚁集团暂缓上市、阿里巴巴被反垄断调查等,也使网商银行受到牵连。
03
在贷余额近两年凸增
活跃用户占比持续走低
经营业绩方面,根据其官网公布的年报数据整理后汇总显示,截至2021年中,网商银行录得营业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长61.55%,录得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79.09%,除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业绩数据不具有参考性之外,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创出近三年新高。
收入及利润优异的表现离不开前端业务陡峭的增速,特别是在贷余额2018年以来凸增。
从2018年末的476.8亿元增至2020年末的1269.1亿元,CAGR(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3.1%,2021年年中在贷余额规模更是达到成立以来新高的1587.74亿元,增幅惊人。
在贷的快速起量,再加上不良率从2018年的1.3%仅仅增至2020年末的1.52%,收入及利润端表现亮眼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亮眼的业绩表现之外也有隐忧凸显。
其中,活跃用户占比持续走低。根据其公告披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其服务小微企业及小微经营户从277万户增至3507万户,五年的时间,用户规模翻了12倍,同时披露的户均在贷余额从2016年的1.5万元增至2019年的3.1万元(2020年未公布户均在贷余额数据),户均在贷余额也翻了一倍。
看似数据不错,但结合2016年至2019年各年末在贷余额规模,将在贷余额与户均余额两者相除,可以计算出2016年至2019年,网商银行在贷活跃户(本位特指期末有贷款未结清的用户)分别为219万户、113万户、183万户、226万户。
不难看出,在贷活跃户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019年也才刚刚恢复至2016年的水准。
如果将在贷活跃户与各年年末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小微经营户用户量级相比,得出在贷活跃户的比值。
这一比值从2016年的79.2%一路降至2019年的10.8%,无疑是相当的“难看”。而结合2020年的用户规模,再考虑疫情下拓客难度,在贷活跃户占比相较于2019年的10.8%不是没有下降的可能。不过2020年的财报恰恰没有公布户均在贷余额。这是不是为了避免尴尬?
04
结语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合规合法经营将会是监管持续狠抓的重点工作。
特别是引入民营资本与互联网技术进入银行业,本意是希望用这些“鲶鱼”来激发传统银行业的创新力及竞争力。
但创新及竞争不能没有边界。只有坚持合规与创新的两条腿走路,被寄予厚望的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新兴机构,才能真正展现出其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