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曾氏宗祠
建筑完全按照山东曾氏祖祠的形状结构建造
与“宗圣”曾子一脉相承
迈德,海口江东历史文化古村,建村于明正统年间,距今500多年,村庄古色古香,古屋、古井、古祠堂散发着幽幽古韵。
曾氏宗祠就是村中建筑艺术的精华,凝聚宗族文化的祠堂。
追源溯本,迈德村曾氏宗族的根源与2000多年前的春秋大儒曾子一脉相承。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天山东武城一带,孔子弟子,儒学大家,七十二贤之一,孔庙的四配之一,尊称“宗圣”。
迈德曾氏宗祠的建筑完全按照山东曾氏祖祠的规格形制建造,延续了曾子儒家风范的古韵遗风。
因建筑的独特与文化的悠久,2015年11月,曾氏宗祠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曾氏宗祠位于迈德村西北部,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整体呈长方形,由三进加东西两廊的建筑布局组成。
宗祠始建于乾隆年间,历代有增建,最后一次为清光绪年间。
山门正前有广阔的庭院,庭院上立有两对长方形带洞的石基,石基为竖立杆子所用,设计巧妙与山门有一定的间隔。
山门为宗祠的门面之作,门口镶嵌着一幅正楷大字楹联“武城世族,鲁国家风”。宣示着迈德曾氏宗族与先贤曾子一脉相承的风范。
门楣上的石匾题刻“曾氏宗祠”四个大字,时间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宗祠重建时。
山门两侧置一对抱鼓石,这也是彰显高规格宗祠的必备配置。
二进为前堂,也就是经学堂,迈德村教书育人的私塾学堂就设在前堂,并命名:经学堂;学堂始于清乾隆年间开设。
前堂正门前悬挂“优元”牌匾,清嘉庆十三年为曾氏学子曾敬亭考得优贡第一名而立。
光绪年间题写的“经学堂”三字的木制牌匾悬挂于正厅之中。正厅两侧悬挂“大雅扶轮”、“翰苑储英”,两块金字牌匾,为表彰迈德村的精英而立。
除此之外,经学堂里还走出了清末海南最后的解元曾对颜,院士曾德超等著名人物。
雕琢精妙的前堂大厅配以金色的牌匾,相映生辉,让百年古朴学堂,展现了曾氏宗族追远报本、继往开来的宗圣遗风。
庭院中的花草绿意盎然,阳光下迎风招辉,绿茵把肃穆古雅的宗祠点缀,凸现了建筑艺术的美感。
第三进为正殿,也就是宗圣堂,正殿前有一月台,月台上留下了八尊石制柱基,这就是宗祠的拜亭遗址。
解放初,拜亭与东西廊一起,毁于强台风,空余雕刻精美的石基,从留存的石基可看出当时拜亭的大雅气派,也为宗祠整体建筑上留下了不完美的遗憾。
正殿是宗祠的核心建筑,存放先祖灵位的神圣场所,在制作上的用料与工艺
都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宗祠的墙边搁着几通古老的石碑,碑文为记载曾氏先人修建宗祠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