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流感大会线上成功举办
流感季将至,老、幼、慢病人群更需警惕
本报记者 楚超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主持大会 开幕式
天气逐渐转凉,流感的高发季节即将来临。近日,国内多地陆续启动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9月17-18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亚太流感控制联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流感大会在线上举办。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防控新冠的同时,不可放松对流感的警惕,特别是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建议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做好科学预防。
警惕今冬明春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沈洪兵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近两年流感低水平流行导致人群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下降,今冬明春出现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明显增加。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介绍说,相关研究显示,新冠大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呼吸道病毒的正常传播模式,可能会出现流感病毒的反季节性流行、诞生新的毒株等新变化,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目前即将进入流感高峰期,我们需要时刻警惕冬春季节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 九成儿童流感发生在学校、幼儿园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在参加2022世界流感大会“流感知识普及与沟通学术”分会场会议时表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在感染流感病毒之后出现重症和住院的几率更高,死亡风险也较高。 儿童之所以列为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有: 1.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较弱。 2.学校、幼儿园属于人员高度密集场所,一旦出现流感病例,很容易造成传播。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幼儿园。 3.孩子活泼好动,不容易严格遵守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咳嗽时不能完全掩住口鼻、不能勤洗手等,导致疾病传播的几率增加。 流感对于儿童的不利影响不只在于身体方面。有调查发现,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流感导致儿童上学缺课、家长工作缺勤的情况更严重。 老人流感症状不典型,危及心血管 老人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李燕明介绍说,2017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大多数与流感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死亡事件发生在老年人群中。1990—2017年,各年龄段的流感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率下降了29.5%,其中5岁以下儿童下降最快,降幅达到67%。但70岁以上老人下降最慢,降幅只有10%。也就是说,流感对于老年人群的死亡威胁依然很大。 流感的典型症状为高热、肌肉痛、发冷、头痛、咽喉痛等。 而老人感染流感之后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乏力、意识丧失、精神错乱,而发热可能不明显。另外,老人感染流感之后会增加跌倒的风险。曾有一名90岁的老人1天当中3次跌倒,并且丧失意识,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甲型流感。跌倒和意识丧失是这名老年流感患者的首发表现。 老人患流感几天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美国一项涉及8万名住院流感患者的调查显示,其中有11.7%的患者出现了急性的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包括急性心衰和急性缺血性心脏病,这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 流感会给慢病患者“雪上加霜” 慢病患者容易罹患流感,且住院率和重症流感发生率高。李燕明说,常见的是患有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肥胖人群。一项全球分析指出,2013、2014年流感季节期间,北半球40%的流感相关住院患者存在慢性基础疾病。另外,如果是患有哮喘、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或孕妇,那么因流感而住院的几率也会增加。 9—11月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冯子健表示,2022、2023年流感形势可能比以往更严重,接种流感疫苗迫在眉睫。而流感疫苗的免疫保护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最好在流感流行前立即接种流感疫苗。在今年12月份流感高峰到来前的3个月,即9—11月要抓紧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工作。 前不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优先推荐5类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l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l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l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l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l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建议,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国内外专家参与大会报告及圆桌讨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楚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邮箱:wt11390@cnki.net